成功大学旧总图书馆

歷史建築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成功大學舊總圖書館map

原台湾省立成功大学总图书馆,俗称旧总图K馆旧K馆,台湾国立成功大学胜利校区的一栋建筑,于1959年完工。落成时作为校内总图书馆使用,并在1975年增建后栋;2001年位于成功校区的新总图书馆启用,原阅览室改为自修空间,因而被称为K馆。前栋在2016年被登录为台南市历史建筑,修复后更名“成大未来馆”,至于后栋则拆除改建为“旺宏”。

Quick Facts 原台湾省立成功大学总图书馆, 位置 ...
原台湾省立成功大学总图书馆
Thumb
图书馆北向正面
位置台南市东区大学路1号(胜利校区)
坐标22.995496°N 120.219532°E / 22.995496; 120.219532
建成时间1959年
所有者国立成功大学
网站www.future.ncku.edu.tw/space
官方名称原台湾省立成功大学总图书馆
类型登录等级:历史建筑
登录种类:其他设施-图书馆
评定时间2016年12月1日
详细登录资料
Close

历史沿革

兴建

  • 1950年,先后购得成功校区南方民用土地与获美援补助款[1]
  • 1956年6月2日,在台湾省立工学院院务会议中提案兴建新图书馆[2]
  • 1956年,“台湾省立工学院”升格改制为“台湾省立成功大学”,总图书馆的建筑计划于同年开始。
  • 1957年6月17日,举行破土典礼(连同当年度毕业典礼一并进行,同年8月,总图书馆正式动工。[2]
  • 1958年11月,主体工程大致完成。
  • 1959年1月19日完成验收后,开始分区开放给读者使用。[3]
  • 1959年4月26日,旧总图连同学生第十二宿舍、学生第三餐厅、医务室、建筑系馆、水利系馆一同举行落成典礼[3],阅览室有900席次。[4]

改建

Thumb
成大未来馆为红球计划在台南的展览场地之一
  • 1975年,进行两期的扩建工程,在总图书馆南侧增建后馆。完工后,后馆作为图书馆,前馆则是阅览室,有1,600席次。[4]
  • 1991年,打通前、后馆二楼,前馆加装防盗纱窗[5]
  • 1991年起,由于藏书空间不足,须将部分阅览室作为藏书处。同时因经费不足,须将K馆移至成功校区的数学馆二楼。[6]后馆因长期承重产生多处裂缝,同年被判定为危楼。[4]
  • 1992年,因需满足学生自修需求,将普通阅览室(后称“K馆”)设置在现今成大博物馆二楼。[7]
  • 1992年-1993年,进行结构补强。[4]
  • 1995年,“K馆”迁至现今成大博物馆一楼。[7]
  • 2000年11月8日,新总图书馆完工[8]
  • 2001年6月9日,新总图书馆正式落成启用[8],“K馆”迁回旧总图前栋二、三楼,有656席次。[4]
  • 2012年3月,后栋阿婆文具部歇业。
  • 2013年,在旧总图及成大博物馆之间的广场间进行景观改造工程,其广场的命名引发了国立成功大学南榕广场命名争议
  • 2015年,建筑防震系数于921地震后调高后,需进行结构补强工程,导致K馆分散至各学生宿舍。[4]
  • 2017年
    • 4月,新K馆于敬业校区第三宿舍一楼启用。
    • 9月,旧总图前栋作为“台湾设计展”主展场[9]
  • 2018年底,后栋设施全数迁出。
  • 2019年11月,“成功大学未来馆”开幕。

建筑特色

具有底层挑空、自由平立面、水平开窗、平屋顶等元素,为战后现代主义风格国际式样之现代建筑。在1950年代的美援时期,成功大学与普渡大学进行合作计划,获得近亿台币的援助[4],在校园内也兴建起各式设施。旧总图为其中具规模与代表性的一栋,由王济昌、吴梅兴设计,普渡大学的顾问傅立尔教授担任工程指导。总楼地版面积为3808平方米,书库及阅览室分别占总面积23.8%及36.9%[10]。建筑设计为平屋顶,并因应图书馆机能,呈现不对称的T字形。北向为正面,有大面积水平开窗,借此引入自然光线;南向立面则有水平铝框遮阳板;T字形短轴东西向立面设有垂直混凝土遮阳板,避免阳光直射建筑物,使其中书库可保持干燥[11];而主入口偏向东侧。5层楼的长轴配置阅览室、陈列室,3层楼的短轴配置书库[12]。图书馆在1976年后馆扩建完成后,总面积增加至9510.78平方米。

曾经馆内设施

1957年12月

当时可收藏20余万册图书,设有500个座位。在一楼设有教授研究室(能容纳40人)、新闻杂志阅览室(能容纳60人)、陈列室、馆长室、装订室、办公室(内设18张办公桌)。二楼设有参考阅览室、普通阅览室、演讲室、借书处、目录部(设在大厅内)。三楼设有幻灯室、电视材料室、管理室、珍贵书书库、文商科研究阅览室。在二楼、二楼夹层、三楼、三楼夹层都设有书库(四个书库都有不同呎吋)[13]

1975年后馆扩建第一期完工后

原图书馆改称图书馆前馆。主要改变用途的地方为:原设在一楼的教授研究室改作阅报室、新闻杂志阅览室改作普通阅览室、三楼整层改作普通阅览室。新建设的后馆设有四层,一楼设有采录组办公室。二楼设有中文期刊室。三楼设有古籍室。四楼设有理工科图书及西文期刊室。[13][14]

1976年后馆扩建第二期完工后

新建设的长轴与1975年后馆扩建第一期的书库均设有出入口互相连通,但实际上因楼高关系,一楼以外的楼层都无法与前馆连接。新兴建的长轴一楼西侧为参考室(内设馆长室),东侧为西文期刊室,短轴一楼改设校史室;长轴二楼增设自然及应用科学阅览室。采录组办公室迁至前馆东侧,其余空间均为普通阅览室,提供地方作学生温习之用。

参考来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