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头龙属(学名:Dinocephalosaurus)是种已灭绝爬行动物,属于原龙目的长颈龙科,生存于三叠纪中期的海洋,约2亿4500万年前。恐头龙身长2.7米,其中1.7米是颈部与头部。
模式种是东方恐头龙(D. orientalis),是在2003年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和古人类研究所的李淳等人所叙述、命名。牠的属名意为“有恐怖头的蜥蜴”。恐头龙目前仅发现两个标本,正模标本(编号IVPP V 13767)包含头颅骨与前三节颈椎,是在2002年发现于中国东南部贵州省盘县的关岭组(Guanling Formation)地层,并在2004年九月份的《科学》杂志中被叙述。第二个标本(编号IVPP V 13898)则包含头部、大部分颅后骨骼,只缺少尾巴。恐头龙是第一个发现于中国的三叠纪中期的原龙类动物[1][2]。
2017年发现的体内胚胎化石表示恐头龙具有卵胎生特征[3]。
叙述
恐头龙的外表非常类似长颈龙,具有极长的颈部,两者都被归类于原龙目的长颈龙科。长颈龙的身长约6米,颈部长3米;而恐头龙的身长约2.7米,颈部长1.7米。长颈龙的颈部有12节长颈椎,而恐头龙的颈部则由至少25节颈椎构成。长颈龙、恐头龙的长颈部,被推测是平行演化的结果。长颈龙的长颈部功能,目前还没有定论;而长颈龙的长颈部功能,被推测是在海中捕抓猎物。恐头龙与其他原蜥形类不同,是种完全水生动物,但被推测仍会返回陆地产卵。最新研究表明其可能是卵胎生。根据大部分原蜥形类的四肢结构,显示牠们生存于陆地上;而成年恐头龙的四肢骨化程度低,构造简单,类似许多水生四足动物,显示牠们可能已适应水生活[4]。
古生物学
根据恐头龙化石发现处的海相沉积层,恐头龙应该是生存于浅海环境。恐头龙的牙齿锐利而交错,显示牠们可能以鱼类为食。恐头龙可能利用长颈部搜寻、并捕抓猎物,在搜寻的过程中,长颈部可避免猎物看到恐头龙的完整身体而逃走。恐头龙的颈椎有明显的横突(Transverse processes),增加颈部肌肉的附着面积;而颈部肋骨与颈椎的关节连接处,接近前一节颈椎的后缘。李淳等研究人员根据这些特征推测,恐头龙的颈部动作不灵活,但能够借由颈部肌肉的收缩、扩张,扩张颈部的食道,将猎物吸入嘴中。综合上述特征,恐头龙可能生存在浅海中,以长颈部搜寻、捕抓鱼类,并将猎物吸入嘴中
在2005年,大卫·彼德斯(David Peters)等人提出不同结果的理论,认为恐头龙的颈部无法做出收缩、扩张食道的动作,而且能做出灵活的颈部动作。根据大卫·彼德斯等人的重建图,他们认为恐头龙的胸部宽而平坦,眼睛、鼻孔位于头颅骨顶端、上颌前端弯曲。大卫·彼德斯等人推测恐头龙的游泳能力有限,而认为牠们应该是生存在浅海底层,以灵活的长颈部捕抓游经其上方的鱼类[5]。
分类
恐头龙被归类于主龙形下纲的原龙目,但其详细分类位置仍未确定。恐头龙、长颈龙具有许多类似的特征,例如:极长的颈椎、颈椎与颈部肋骨的连结方式[6]。在身体外形部分,恐头龙则较类似巨踝足龙的大型标本。此外,恐头龙、巨踝足龙都具有长而低矮头颅骨,头颅骨的眼眶后部分呈短而狭窄[6]。
相关条目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