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热带风暴玛娃(英语:Severe Tropical Storm Mawar,国际编号:1716,联合台风警报中心:WP182017)为2017年太平洋台风季第16个被命名的风暴。此名由马来西亚提供,是马来西亚高地品种的玫瑰花,花瓣比较大,常见于花园内[1][2]。玛娃活跃于八月下旬至九月初,最后在广东汕尾沿海登陆并以西北方向移入内陆。
强热带风暴玛娃 Severe Tropical Storm Mawar(英文) | |||||||||||||||||||
---|---|---|---|---|---|---|---|---|---|---|---|---|---|---|---|---|---|---|---|
![]() | |||||||||||||||||||
| |||||||||||||||||||
| |||||||||||||||||||
| |||||||||||||||||||
| |||||||||||||||||||
概况 | |||||||||||||||||||
形成日期 | 2017年8月30日 | ||||||||||||||||||
消散日期 | 2017年9月4日 | ||||||||||||||||||
最低气压 | 990 hPa | ||||||||||||||||||
瞬间最大阵风 | 130 km/h | ||||||||||||||||||
影响 | |||||||||||||||||||
财产损失 | 153万美元 | ||||||||||||||||||
影响地区 | 中国大陆(广东)、香港、澳门 | ||||||||||||||||||
2017年太平洋台风季的一部分 |
发展过程
玛娃的形成可追溯到8月26日,当时热带气旋帕卡正吹袭广东沿岸,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的数值预报显示在9月3日会有热带气旋影响珠江口[3]。其后,位于吕宋以东的海域形成了一低压区。8月28日下午6时,日本气象厅把其升格为热带低压,甚至一度发出烈风警报。只不过所经海域的环境不利其发展,在8月29日下午6时降回低压区。随着条件逐渐有利发展,日本气象厅在8月30日下午3时重新升格为热带低压,台湾中央气象局在9月1日凌晨2时已经先将它升为轻度台风。日本气象厅则在9月1日的凌晨3时升格为热带风暴,并给予国际编号1716,命名为玛娃[注 1]。但由于玛娃位于两个高压脊之间,引导气流互相抵销,导致其路径飘忽不定且移动缓慢[4]。当日玛娃缓慢北移,至9月2日凌晨又改向西移,徘徊南中国海东北部。同时玛娃逐渐巩固其环流,并发展出中心密集云团[注 2],日本气象厅等部门依序把它升格为强热带风暴。
9月3日,玛娃采取较偏西北路径,以时速6公里缓慢朝向广东东部沿岸。由于玛娃停留过久,加上北面环流同时受更强的垂直风切变和陆地摩擦所摧残,因此玛娃开始有迹象转趋减弱,香港天文台至下午5时45分把玛娃降为热带风暴。中国国家气象中心表示玛娃于晚上9时30分在广东汕尾陆丰市沿海登陆。登陆后,玛娃持续减弱,最后在9月4日消散。
日本气象厅在事后发布的最佳路径中,把玛娃的强度向下修订,接近中心最高持续风速从50节(每小时95公里)下调为48节(每小时90公里)[6]。
影响
- 当地发布之最高台风预警信号:
台风黄色预警信号
随者玛娃的接近,国家气象中心在9月1日上午6时发出台风蓝色预警信号,当时玛娃位于广东省深圳市东南方590公里。[7]9月4日,随者玛娃的减弱,加上其环流中心已很难确定,中央气象台于上午10时对其停止编号[8]。
- 当地发布之最高台风预警信号:
台风橙色预警信号
玛娃于9月3日晚上在广东汕尾陆丰市沿海登陆后,缓慢地穿过汕尾,于4日凌晨2时减弱为热带低压。受玛娃影响,9月2日-3日,广东东部海面和沿海市县出现了7~10级大风,其中汕头南澳南澎岛录得最大平均风24.7米/秒、最大阵风30.2米/秒;粤东和珠江口两侧市县出现了暴雨,局部大暴雨,其中珠海市2日20时至4日8时录得最大累积雨量219.6毫米[9]。玛娃的登陆不仅给珠三角地区带来强降雨,还导致多条江河出现水位上涨。为做好强降雨及次生灾害防御工作,广东省防总启动防汛IV级应急响应,于9月4日晚上8时结束。而广州、中山分别启动了防暴雨I级应急响应,珠海市启动了防汛I级应急响应,汕尾、东莞市均启动防汛IV级应急响应。不仅如此,广州、深圳、东莞、中山、珠海等多市还采取了中小学、幼儿园停课措施[10]。
- 当地发出之最高热带气旋警告信号:
三号强风信号
香港天文台在8月31日发出“特别天气提示”,表示翌日日间会考虑发出热带气旋警告信号[11]。但由于玛娃移动速度缓慢,天文台在9月1日上午10时15分表示延后至当日稍后时间考虑发出热带气旋警告信号[12]。由于玛娃的路径比预期中偏北且移动缓慢,当日对香港的威胁相对降低,天文台在下午4时半表示延后至9月2日考虑发出一号信号[13]。玛娃于晚上增强为热带风暴,天文台在9月2日凌晨2时20分发出一号戒备信号[14],当时玛娃集结在香港之东南偏东约400公里[15]。天文台表示,由于玛娃移动较为缓慢,预料香港日间风势不会显著增强,当日发出三号信号的机会不大[16],其后表示在9月3日早上发出三号信号的机会不大[17]。天文台于9月3日下午4时45分表示玛娃采取较西北的方向移动,会进一步接近香港,当晚考虑发出三号热带气旋警告信号[18]。玛娃于登陆前减弱为热带风暴,但预计登陆后将西移靠近。天文台在晚上10时40分发出三号强风信号[19],当时玛娃集结在香港之东北偏东约190公里[15]。天文台表示玛娃翌晨会在香港东北面100公里外掠过,香港会转吹西南强风,三号信号会在翌晨维持一段时间。并指除非玛娃更接近香港,否则发出八号信号机会不大[20]。玛娃于9月4日早上8时最接近香港,在香港之东北偏北约120公里掠过[15]。香港在当日早上受玛娃中心西南面的雨区影响,有狂风骤雨,且雨势有时颇大。随着玛娃减弱,天文台于9月4日上午10时20分改发一号戒备信号[21],当时玛娃集结在香港以北约140公里。天文台表示当风势进一步减弱时,会取消所有热带气旋警告信号[22]。天文台在下午1时45分指玛娃已减弱为低压区,即将取消所有热带气旋警告信号[23]。最终天文台在下午2时10分取消所有热带气旋警告信号[24]。
风暴期间,天文台测风网络8个参考自动气象站有3个测得强风[25],三号信号只欠1站便达标。长洲和流浮山测得之最高10分钟平均风速为每小时50公里,而机场则为每小时49公里。玛娃最终在距离香港100公里范围外掠过,天文台无需发出八号信号,令该年连续4个热带气旋均正面袭港和带来八号或以上信号的空前纪录暂告一段落。
- 当地悬挂之最高热带气旋信号:
一号风球
地球物理暨气象局于8月31日下午7时悬挂一号风球,当时玛娃集结在澳门之东南偏东约620公里,表示维持一段时间,并预计在9月2日晚间改挂三号风球机会甚高[26]。一号风球悬挂超过一日,气象局于9月1日下午4时表示,热带风暴玛娃现时距离本澳东南偏东560公里,移动非常缓慢,气象局最新预计,玛娃开始对澳门影响的时间将略为推迟,亦调低本澳需要悬挂八号风球的几率至偏低,即机会在2成以下,气象局代局长梁嘉静预料,玛娃将于9月3日下午2时至8时在本澳以东200-250公里范围内的珠江口以东广东省沿岸登陆,登陆时最接近本澳,预计9月3日凌晨前后悬挂三号风球的几率仍然偏高,有 6-8成。由于玛娃登陆地点较原先预计更为偏东,因此较低机会造成澳门淹水,需要发出黄色风暴潮警告的机会亦甚低,但预计玛娃登陆后本澳会转吹西南风,伴随玛娃的雨带将为澳门带来大骤雨,不排除令低洼地区出现短时间的淹水现象,玛娃会以强热带风暴级别登陆,与上一影响澳门的风暴帕卡相同,玛娃对本澳的影响会较帕卡略低,但梁嘉静提醒市民不要掉以轻心,因强热带风暴亦具有一定威力。[27]晚上表示预料9月3日凌晨前后改挂三号风球机会甚高,但改挂八号风球机会偏低。[28]气象局其后表示玛娃采取较远离澳门的路径移动,9月3日日间改挂三号风球机会不大,至该晚10时指未来数小时视乎情况考虑是否改挂三号风球。受玛娃南面的雨带影响,气象局在9月4日凌晨3时半发出暴雨警告信号,为澳门带来连场暴雨,并造成多处地区出现淹水,直至上午10时15分取消。气象局在凌晨4时表示改挂更高风球机会不大,并在上午10时表示一号风球会维持一段时间;随后在下午2时10分表示未来数小时将除下所有风球。气象局于下午3时半除下所有风球。
热带气旋警告使用纪录
注释
参考来源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