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视(Amblyopia)是指因为眼睛和大脑协同运作问题造成的视力失调,但眼睛本身没有器质性病变,弱视所造成的影响是视力减退[2]。
此条目需要扩充。 (2018年3月31日) |
造成弱视的原因可能是在儿童发育早期,因着疾病影响眼睛的对焦功能[2][6]。可能是眼睛无法对正、眼球形状造成不易对焦、一眼因为近视或是远视使得视力和另外一眼不同,或是受到白内障的影响[2]。因为视力和大脑也有关系,因此若造成弱视的原因去除后,视力不会立刻改善[6][7]。弱视不容易侦测,因此儿童在四到五岁时建议要接受视力测试[1]。
越早检查到弱视,其治疗的成功率越高。有些儿童的治疗只需透过眼镜即可进行[1][4],若是不够,会设法强迫儿童去使用视力较弱的眼睛,做法可以透过在视力较好的眼睛戴眼罩或是点阿托品。若不进行治疗,儿童期的弱视会持续到成年。而有关成年人弱视治疗的资讯仍不充份[2]。
弱视一般会在五岁之前发现[1]。成年人中,有1%至5%有弱视的情形[5]。弱视的治疗可以改善视力,但一般来说,无法让视力恢复到完全正常的程度[1]。最早对于弱视的描述出现在十七世纪[8]。弱视会让人无法成为飞行员或是警察[1]。弱视的英文学名amblyopia源自希腊文的ἀμβλύς(amblys,意思是模糊)以及 ὤψ(ōps,意思是视力)[9]。
分类
- 斜视性弱视:病人有或曾有斜视,大脑皮质(视中枢)为消除或克服斜视所造成的复视和视觉紊乱而选择性地抑制斜视眼传的视觉冲动,斜视眼黄斑功能长期被抑制而形成弱视。
- 屈光参差性弱视:双眼屈光参差2.5D(250度)以上者,由于两眼视网膜成像大小不等,两物像融合困难,致便屈光不正较重的一眼的物象被抑制,日久沦为弱视。
- 视觉剥夺性弱视:在婴幼儿期由于先天性白内障、上睑下垂、角膜混浊等疾病而使黄斑部接受不到光刺激不能成像。在婴幼儿视觉尚未发育到成熟阶段,视网膜没能得到足够的光刺激而未能充分参与视觉发育过程所造成的弱视。
- 屈光不正性弱视:远视+3.0D(+300度)、近视-6.0D(-600度)、散光2.0D(200度)以上的幼儿在儿童期或学龄前未得到矫正者易发生弱视。
- 先天性弱视:由于器质性斜视、眼球震颤、先天性全色盲等引发的弱视。
- 癔病性弱视:同样也是弱视的一种,见于癔病患者。
参考资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