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戌之变,或称北虏之变,指明世宗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六月鞑靼右翼进攻明朝的事件。此事件是在明世宗拒绝与漠南蒙古进行贸易的背景下,由蒙古土默特部首领俺答汗发动的一场战争。此次战争从大同边塞一直燃烧到明朝首都北京城下,因是庚戌年,史称“庚戌之变”。
![]() |
此条目需要扩充。 (2017年5月17日) |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b/b7/%E5%BA%9A%E6%88%8C%E4%B9%8B%E8%AE%8A%E5%9C%B0%E5%9C%96.jpg/640px-%E5%BA%9A%E6%88%8C%E4%B9%8B%E8%AE%8A%E5%9C%B0%E5%9C%96.jpg)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4/46/%E5%9A%B4%E5%B5%A9.jpg/640px-%E5%9A%B4%E5%B5%A9.jpg)
俺答在多次遣使要求开放朝贡贸易未果后兵临北京,以武力要求明朝政府开放边贸。此时严嵩执政,战备废弛,俺答汗率军由古北口越过长城,达到北京城下。严嵩惧战,不准诸将出击,以待蒙古军掳掠后自行撤退。事后,严嵩以执行他命令的兵部尚书丁汝夔为替罪羊,将丁处死以逃避责任。嘉靖三十年(1551年),明朝开放宣府、大同等地与蒙古右翼诸部互市、交易马匹[1][2]。
参考文献
参见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