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许风雨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几许风雨》,香港歌手罗文加盟华星唱片公司后第三张音乐专辑,于1986年推出。
音乐
罗文花了一年多的时间筹备此专辑[1],监制是无线电视御用音乐家顾嘉煇,罗文说他主动要求当监制[2]。这也成为罗文首张由顾嘉煇担任全碟监制的专辑。[来源请求]
填词人有六位,资历较新的是小美和陈嘉国;较老的是向雪怀、林振强、潘伟源和郑国江。
专辑除了《几许风雨》、《春天的角落》和《夜行人》均为香港本地作曲家的原创作品。一半为情歌,如《变》和《此刻的你》等;一半为自白式的歌曲,包括《几许风雨》、《浪淘沙》(由罗文率领多位华星新秀合唱,被视为罗文身为前辈歌手面对后起之秀的心声[3])、与《激光中》一样林振强为罗文度身定造的《付出过》[4],以及《韵律的梦想》(罗文经常演唱的题材,颁赞歌唱之美)[5],并以第一首最受注目。
全碟制作人:顾嘉煇 第1至第6首为A面,第7至第11首为B面。
黑胶唱片(唱片编号:CAL-06-1033) | ||||||
---|---|---|---|---|---|---|
曲序 | 曲目 | 作词 | 作曲 | 编曲 | 备注 | 时长 |
1. | 几许风雨 | 小美 | 秋世镐 | 杜自持 | 原曲为韩国歌手具昌谟(구창모)主唱、秋世镐所写的《白色百合》(희나리)。国语版见于罗文1988年的专辑〈朋友一个〉(滚石版)[6]。 | 4:13 |
2. | 浪淘沙 | 郑国江 | 赵文海 | 赵文海 | 合唱者为欧阳德勋、张卫健、林楚麒、莫镇贤、苏永康、戴蕴慧和杜德伟 | 4:31 |
3. | The Night Is Lonely | 林振强 | 徐日勤 | 徐日勤 | 国语版〈为什么寂寞〉收录于罗文1988年的专辑〈朋友一个〉(滚石版)中[6]。 | 3:26 |
4. | 变 | 潘伟源 | 顾嘉煇 | 顾嘉煇 | 3:56 | |
5. | 付出过 | 林振强 | 顾嘉煇 | 罗迪 | 3:57 | |
6. | 星宿可引路 | 陈嘉国 | 祖儿(Joey Villamuera) | 祖儿 | 3:17 | |
7. | 春天的角落 | 郑国江 | 喜多郎 | 杜自持 | 原曲为《Theme From Silk Road》 | 4:57 |
8. | 此刻的你 | 郑国江 | 顾嘉煇 | 顾嘉煇 | 4:18 | |
9. | 夜行人 | 向雪怀 | 小田和正 | 罗迪 | 原曲为小田和正的《绿の日々》。国语版收录于罗文1988年的专辑〈朋友一个〉(滚石版)中[6]。 | 4:32 |
10. | 解开爱锁 | 向雪怀 | 罗迪 | 罗迪 | 4:00 | |
11. | 韵律的梦想 | 潘伟源 | 黎学斌 | 奥金宝 | 3:49 |
镭射唱片版本加入部分旧歌曲,并删去大部分新曲,变成一张精选辑。此外,CD版封面亦与黑胶唱片版不同。
镭射唱片(CD-06-1002S) | ||||||
---|---|---|---|---|---|---|
曲序 | 曲目 | 作词 | 作曲 | 编曲 | 备注 | 时长 |
1. | 中国梦 | 黄霑 | 赵文海 | 赵文海 | 4:18 | |
2. | 成败也不问 | 邓伟雄 | 黎小田 | 黎小田 | 无线电视剧《薛刚反唐》主题曲 | 2:40 |
3. | 为明天歌唱 | 郑国江 | 宇崎龙童 | 奥金宝 | 4:30 | |
4. | 春天的角落 | 郑国江 | 喜多郎 | 杜自持 | 4:57 | |
5. | 报春鸟 | 潘伟源 | 罗文 | 锺肇峰 | 3:19 | |
6. | 同途万里人 | 黄霑 | 喜多郎 | 赵文海 | 改编自喜多郎的《Caravansary》 | 5:00 |
7. | 笑踏河山 | 邓伟雄 | 黎小田 | 黎小田 | 无线电视剧《楚留香之蝙蝠传奇》主题曲 | 3:29 |
8. | 魔域桃源 | 邓伟雄 | 顾嘉煇 | 顾嘉煇 | 无线电视剧《魔域桃源》主题曲 | 3:30 |
9. | 爱的幻想 | 郑国江 | 赵文海 | 赵文海 | 5:33 | |
10. | 夜行人 | 向雪怀 | 小田和正 | 罗迪 | 4:32 | |
11. | 几许风雨 | 小美 | 秋世镐 | 杜自持 | 4:13 | |
12. | 故乡 | 林敏骢 | 王福龄 | 奥金宝 | 4:11 | |
13. | 在我生命里 | 郑国江 | 罗文 | 赵文海 | 4:14 | |
14. | 韵律的梦想 | 潘伟源 | 黎学斌 | 奥金宝 | 3:49 |
视觉
罗文按专辑美术指导刘培基的建议,一改过往夸张的形象,以简约为主[7]
两首主打曲《几许风雨》和《浪淘沙》均拍摄了音乐录影带,前者由小美拍摄[8],在浅水湾和天星码头取景。后者的取景地是石澳,合唱者均参与演出[3]。
香港派台成绩
派台成绩 | ||||||
---|---|---|---|---|---|---|
专辑 | 903 | RTHK | 997 | TVB | ||
1986年 | ||||||
几许风雨 | 1[9] | 1(5周冠军) | ||||
浪淘沙 | 6 |
奖项
- 《几许风雨》、《浪淘沙》[10]
1986年度十大劲歌金曲颁奖典礼 - 十大劲歌金曲
- 《几许风雨》
1986年度十大中文金曲颁奖典礼 - 十大中文金曲、最佳中文(流行)歌词奖
- 《几许风雨》
第八届中文歌曲擂台奖颁奖礼 - 大碟奖
- 《几许风雨》[11]
同名主打曲
“……只要是有站在舞台演出的歌唱艺人,对于我这首《几许风雨》的词意,都会深深的被感动,因为这是一首让观众们真正了解一个艺人投身于这圈子的奋斗史的写照。”[12]
—罗文撰文谈此曲1986年一夜,无线电视音乐节目《劲歌金曲》急于录制罗文特辑的主题歌,但一位“前辈”词人交不出歌词,监制杨健恩便向罗文推荐小美。当时小美还是无线电视的助导、填词界的新人,她曾表示歌词不仅是为罗文设身处地所写,亦暗暗写进个人的经历和心声──自己小学中学成绩优异却考不上大学的挫折感和以后的人生转折──并用了一日写完歌词,罗文只字都没有更改便采纳了。另外手稿上的歌名原是《风雨的加冕》,后来依劲歌总选司仪俞琤的建议改为《几许风雨》[8]。 [13] [14] [15]
罗文于该年1月的《十大劲歌金曲颁奖典礼》获颁荣誉大奖后首唱此曲,而前一年徐小凤领取同一个奖项时亦演唱过同一类型的歌曲《顺流逆流》[16]。
此曲派台成绩不俗,并获得该年度乐坛颁奖礼多个奖项,所属专辑亦获得本地白金唱片[17],使罗文登上事业又一高峰。词人林夕认为罗文当时正处于事业瓶颈期,“摸索不到准确切合的路线”,《几许风雨》则“反璞归真”,走回强调自身优势的唱功路线[5]。多年后,歌手陈洁灵称其为最喜欢的罗文歌曲:“因为比起其他歌曲的刚强,《几许风雨》有一丝的仓皇,多了对人生的细味。”[18]
小美在填词界崭露头角。词评人黄志华评歌词:“从自然界的风雨起兴,转而联系至人世间的风风雨雨,而时空也在现在与过去之间穿梭往返,转接是十分自然的,也有景深。”[15]乐坛亦掀起了自传式歌曲的热潮[19][20],当中小美填词的有《浓妆舞台》、《无言感激》、《一串问号》和《有谁共鸣》。
- 同年获香港电影《英雄本色》引为插曲,搭配李马克忆述旧日英雄事迹的场景[21]。
- 香港谐星卢海鹏曾于金像奖歌曲颁奖典礼1986,化身“罗人”翻唱此曲并演出MV。这首《几许疯语》是无线新人编剧吴连惠和黄国辉[22]以精神病流浪汉的角度重新填词,被坊间誉为经典的恶搞作[23][24]。2016年毛记电视颁奖典礼上,卢海鹏再度翻唱此曲,名为《几好相与》,内容改为油站员工的所见所闻[25]。
- 据报导,罗文身故后,多家唱片公司掀起了一场歌曲版权争夺战,当中此曲的竞争最为剧烈,最终EMI以六十多万港元购得[26]。
- 本曲与张国荣《默默向上游》、徐小凤《顺流逆流》成为香港历史学家郑宝鸿《香港社会影像史》三部曲系列书名。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