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西

香港電影及電視編劇和電影導演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岸西(Ivy Ho,1958年8月15日),原名何碧雯香港著名编剧、导演,曾两次获得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编剧。

事实速览 岸西, 编剧 ...
岸西
编剧
本名何碧雯
英文名
Ivy Ho
出生 (1958-08-15) 1958年8月15日66岁)
职业编剧、导演
儿女周澄(二女)
出道作品听不到的说话
代表作品甜蜜蜜》《男人四十
互联网电影数据库(IMDb)信息
奖项
香港电影金像奖
最佳编剧
1997年甜蜜蜜
2002年男人四十
香港电影金紫荆奖
最佳编剧
1997年 《甜蜜蜜
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
最佳编剧
2008年《亲密
2010年《月满轩尼诗
金马奖
最佳原著剧本
2002年男人四十
关闭

简介

岸西生于澳门,自幼来香港后,跟姑姐住在元朗,就读该区名校天主教崇德英文书院,会考成绩优异,转到拔萃女书院升读预科,开始“出城”上学的生涯。[1][2]中学毕业后进入佳艺电视,任训练班主任助理[3],不久后转投无线电视,担任助理编导,同时亦担任过一段时间的客串演员。

1980年代离开电视圈从事公关及广告,业余时间为香港电台电视部编写不少电视剧本。《听不到的说话》是岸西挂名编剧的第一部电影。后来在业内人推荐下,与陈可辛的电影人制作公司(UFO)签下部头约,为电影《嫲嫲帆帆》修改剧本。1996年,与陈可辛合作,编写了电影《甜蜜蜜》的剧本,获得巨大成功,并凭该片夺得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编剧奖,从此转任全职电影编剧。2002年,凭许鞍华导演的《男人四十》第二次获得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编剧奖项。

2008年,首次尝试自编自导电影,首部作品是由林嘉欣郑伊健许志安所主演的《亲密》。翌年,第二部作品《月满轩尼诗》上映。两部电影均获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最佳编剧奖。

个人生活

岸西结过两次婚,与前夫育有长女童谣(Eugenie Tung),现为旅居纽约艺术家,后与现任丈夫诞下周澄及幼女。

作品列表

电视编剧

  • 七女性:岸西》(1976年,无线电视)
  • 甄妮特辑:岸西》(1977年,无线电视)
  • 追族》(1978年,丽的电视)
  • 第三类房客》(1978年,无线电视)
  • 《百合花:再接再厉》(1980年,香港电台)
  • 《百合花:未婚妈妈》(1980年,香港电台)
  • 《城市故事:大少奶》(1981年,香港电台)
  • 《好时光:妹妹病了》(1981年,香港电台)
  • 《好时光:四眼波牛》(1982年,香港电台)
  • 《左邻右里:两个够晒数》(1982年,香港电台)
  • 《左邻右里:投票选贤能》(1982年,香港电台)
  • 《左邻右里:有车阶级》(1982年,香港电台)
  • 《临歧:零用钱》(1983年,香港电台)
  • 《香港香港:涟漪》(1983年,香港电台)
  • 《香港香港:下半生》(1983年,香港电台)
  • 《阳光下的孩子:一盘下不完的棋》(1984年,香港电台)
  • 《温馨集:亲情》(1984年,香港电台)
  • 《左邻右里:初来埗到伙记仔》(1984年,香港电台)
  • 《左邻右里:死性难改》(1985年,香港电台)
  • 《左邻右里:比下有余》(1985年,香港电台)
  • 《阳光下的孩子:我的愿望》(1985年,香港电台)
  • 《阳光下的孩子:车上》(1985年,香港电台)
  • 《性本善:家在温哥华》(1992年,香港电台)
  • 狮子山下:青春小鸟》(2006年,香港电台)
  • 狮子山下2014:夜同行》(兼任导演)(2014年,香港电台)

电视制作统筹

  • 抉择》(1979年,无线电视)
  • 轮流传》(1980年,无线电视)

电影故事

电影编剧

导演

个人荣誉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