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西非内陸國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尼日尔共和国(法语:République du Niger),通称尼日尔(法语:Niger),是西非内陆国家之一,因尼日尔河而得名,首都尼亚美。东临乍得,南界尼日利亚、贝宁,西部与布基纳法索和马里毗邻,北部与阿尔及利亚接壤,东北与利比亚交界。边境总长5,500公里。面积126.76万平方公里,是西非最大的国家。其土地面积有80%位于撒哈拉沙漠。人口约2,200万,其中大多数聚居在该国的最南部和西部。尼日尔的首都和最大城市为尼亚美,位于尼日尔西南角。
尼日尔共和国 République du Niger(法语) | |
---|---|
格言:Fraternité, Travail, Progrès (法语) “友爱、工作、进步” | |
国歌:《祖国的荣誉》 L'Honneur de la Patrie | |
首都 暨最大城市 | 尼亚美 |
官方语言 | 法语 |
官方文字 | 法语 |
族群 | 豪萨族、哲尔马-桑海族、富拉尼族、图阿雷格族、卡努里族 |
宗教 | 伊斯兰教 |
政治体制 | 单一制 军政府、半总统制 |
法律体系 | 大陆法系 |
国家宪法 | 《尼日尔共和国宪法》 |
政府 | 尼日尔议会 |
阿卜杜拉赫曼·奇亚尼 | |
面积 | |
• 总计 | 1,267,000平方公里(第21名) |
• 水域率 | 0.02% |
人口 | |
• 2019年估计 | 22,840,000(第57名) |
• 密度 | 13/平方公里(第174名) |
GDP(PPP) | 2022年估计 |
• 总计 | 374.23亿美元[1](第138名) |
• 人均 | 1,434美元[1](第181名) |
GDP(国际汇率) | 2022年估计 |
• 总计 | 156.20亿美元[1](第141名) |
• 人均 | 598美元[1](第180名) |
货币 | 西非法郎(XOF) |
时区 | UTC+1 |
行驶方位 | 靠右行驶 |
电话区号 | +227 |
ISO 3166码 | NE |
主要节日 | 独立日(1960年8月3日) |
中央银行 | 西非国家中央银行 |
人类发展指数 | ▲0.377[3](第189名) |
互联网顶级域 | .ne |
自独立以来,尼日尔人生活在五部宪法和三个时期的军事统治之下。2010年发生军事政变后,尼日尔成为一个民主的多党制国家。[可能过时?]其大多数人口生活在农村地区,几乎没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
尼日尔的国名取自于西非最大的河流尼日尔河。该河名字的起源众说纷纭,其中有种流行说法认为该词源自图阿雷格语n'eghirren,,意思是流动之水。[5]
公元8至16世纪,在尼日尔河中上游地区先后出现过三个强大国家:加纳帝国、马里帝国和桑海帝国。11至18世纪在乍得湖地区兴起了博尔努帝国。加纳王国和马里帝国的统治中心虽然不在尼日尔,但通过贸易往来而对该地区产生了很大影响。而尼日尔的西部和中部都曾经是桑海帝国的一部分。
1897年~1900年被法国占领,1904年成为法国殖民地(法属尼日尔军管地),1940年代并入法属西非。
1960年8月3日独立,哈马尼·迪奥里成为首任总统。1974年4月,武装部队参谋长赛义尼·孔切发动政变夺权。孔切一直掌权至1987年11月去世,由阿里·赛义布继任。1993年3月,马哈曼·奥斯曼在该国首次民主总统选举中胜出,不过他的政府在1996年1月被军人发动政变推翻。坦贾·马马杜在1999年11月当选总统,2004年12月成功连任,后于2010年2月18日被军队发动政变推翻。[6]
随后穆罕默杜·优素福在2011年总统选举后上台,2021年宣布辞任总统。2021年3月30日晚上至31日,新一任总统穆罕默德·巴祖姆宣誓就职前夕,军方发动军事政变,但被挫败。
曾经实行半总统制。总统为国家元首、行政首脑和武装部队统帅,通过两轮多数选举产生,任期5年,可连选连任一次。坦贾·马马杜曾于2009年提出修改宪法,更改连任限制,引起争议。
总理为政府首脑,由总统根据议会多数党团的提名人选任命,对议会负责。
自2023年尼日尔政变后,该国被军事独裁统治,尼日尔国家宪法被暂停实施,尼日尔政变军人领袖奇亚尼,以保卫祖国国家委员会主席之名行使全部司法及行政权力,并以委员会主席奇亚尼为国家元首,代表尼日尔处理国际事务[8]。
尼日尔领土面积126.7万平方公里。国土纵横的范围,从北纬11°37′延伸到23°33′,经度上东经0°6′伸展到16°。
尼日尔全境地势呈北高南低。按地形特征大致可分为三部分:
北部是艾尔高原及周围群山,地势较高,海拔700~1,000米。其中位于塔泽尔扎伊特山区的格雷本山海拔1,997米,是尼日尔的最高点。
尼日尔河是最主要的河流,另东部还有一条科马杜古-约贝河,流入乍得湖。此外还有一些时令河。总体来说,尼日尔水资源较为贫乏。
尼日尔气候属于干旱热带性,终年炎热少雨。平均气温摄氏30 °C。雨季从6月到9月,旱季从10月到第二年5月。降水量由西往东逐渐递减。
2011年估计尼日尔全国人口1574万。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5人。人口主要集中在尼亚美及其周边地区。人口结构相对年轻,65岁以上的老人占总人口的2%。
全国有5个主要部族:豪萨人(占全国人口56%)、哲尔马-桑海人(22%)、富拉尼人(8.5%)、图阿雷格人(8%)和卡努里人(4%)。
尼日尔是一个世俗国家,施行政教分离制度,该制度由2010年的宪法所保障,并且规定未来的修订不得改变尼日尔是世俗国家的状态。同时,宪法也保障宗教自由。从10世纪开始广泛传播的伊斯兰教深刻影响了尼日尔的文化和人群。超过99%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当中约90%是逊尼派,约5%是什叶派;其余居民信奉原始宗教、基督教等。
农业是尼日尔最基本的经济生产部门。但由于长期干旱,粮食长时间不能自给。畜牧业是尼日尔的经济支柱之一,在出口贸易中仅次于铀矿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40%,占外汇收入的50%。此外尼日尔是铀元素出口国之一,尼日尔的铀矿发现于1950年代。现已探明储量为21万吨,占世界总储量的11%,居世界第五位。1992年,尼日尔成为仅次于加拿大、澳大利亚和美国的世界第四大产铀国。此外尼日尔的采金业近年来发展迅速。主要产金地是萨米拉(Samira)和利比里(Libiri)。并且尼日尔有比较丰富的磷酸盐,储量达12.5亿吨,居世界第四位。此外,尼日尔的煤炭和石油资源也比较重要。
尼日尔的发展十分落后,甚至比其他非洲国家还要落后。根据联合国发布的2017年人类发展指数,尼日尔排行最后,而人均收入亦十分低,在2018年尼日尔人均收入只有约1,200美元(购买力平价)。有超过40%的人口每日生活费低于1.9美元。
尼日尔行政区划,全国一级有7个大区(Regions)和1个首都区(capital district),二级36个省(départements)[10],三级265区(communes)。
尼日尔1963年7月7日与中华民国政府建交,1974年7月20日改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建交,1992年7月30日尼日尔再同中华民国政府复交四年,直至1996年8月19日尼日尔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二度复交,并与中华民国断交。
2024年1月2日法国关闭驻尼日尔使馆,直至“另行通知”为止[11]。
尼日尔2024年8月6日宣布与乌克兰断交[12]。
截至2020年2月,尼日尔已与107个国家建交。
多国在尼日尔驻军打击萨赫勒地区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法国曾在尼日尔有1,500名军人[13],美国曾在尼日尔派驻近千名军人[14],有两个无人机基地。意大利在尼日尔的驻军约有300人。欧盟在尼日尔有大约50至100名军人。[15]
但自尼日尔总统巴祖姆2023年被军政府推翻,此后切断与前殖民国家法国的军事和外交关系,并撤销与美国及德国的合作协议[16],故德国联邦国防军于2024年8月30日自尼日尔撤军[17]。
马里、尼日尔与布基纳法索三国军政府代表,在2023年09月16日签署名为《萨赫勒国家联盟》协议,宣布三国只要其中一国遭受袭击,其他两国就会提供包括军事援助在内等各项援助[18]。
《BBC》2024年4月报导,数十名俄罗斯军官携带最先进的防空系统抵达尼日尔,预计将进行安装并教导尼日尔军队如何使用。作为双方政府达成的新协议,尼日尔军政府发言人2024年4月12日证实,俄罗斯军队正在该国训练士兵[19]。
尼日尔教育水平十分落后,成人识字率只有16.5%,妇女更仅有7%。
目前尼日尔有两所大学,一所是尼亚美阿卜杜·穆穆尼大学,另一所是设在萨伊地区的萨伊伊斯兰大学。前者是国立大学,后者是伊斯兰会议组织开设的。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