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象棋中的将军(英语:check)是指一方的王受到另一方棋子的威胁,下一步就要被吃子的情形。被将军的一方需要化解被将军的情形,例如在王和威胁要将军的棋子之间堵塞一个棋子(让王不会在下一步被吃子)、用其他的棋子将威胁要将军的棋子吃掉、或是将王移到不会被将军的位置。若此方无法化解被将军的情形,王即被将死(checkmate),棋局即告负。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
8 | 8 | ||||||||
7 | 7 | ||||||||
6 | 6 | ||||||||
5 | 5 | ||||||||
4 | 4 | ||||||||
3 | 3 | ||||||||
2 | 2 | ||||||||
1 | 1 |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简介
将军是移动棋子之后,使对方的王受到至少一个棋子威胁的情形。若被将军的一方无法化解被将军的情形,王即被将死(checkmate),棋局即告负。
在标准国际象棋规则中,下棋者不能在移动其他棋子后,使己方的王处在受威胁的状态。若已被将军,下棋者可以将王移动到其他位置、设法吃掉要将军的棋子、或是在王和威胁要将军的棋子之间堵塞其他棋子,使其无法吃子[1]。王无法直接将军对方的王,因为此举也会让这一个王处在被对方的王将军的情境下。
有一种情形是在移动王后,使对方的王处于被其他的棋子将军的情形,这称为闪将。
在非正式的比赛中,若将军了对方的王,可以说“将军”(check)。不过在正式比赛中不建议说“将军”(check)提醒对方[2]。
在快棋中,移动自己的王使其被将军,或是让自己的王留在会被将军的位置,都有可能立刻输掉比赛,详细情形视规则而定。
如何化解被将军的情形
|
|
一方将将军时,最多有三种方式可以在下一步化解此一情形:
- 吃掉威胁王的棋子,可能是用王吃掉,或是用其他的子吃掉。若王可以吃掉这个棋子,但这个棋子有被其他棋子保护(王吃掉此棋子后,下一步仍会被将军),王就不可以直接吃掉此一棋子。同样的,若己方的棋子已和王栓连,移动此一棋子会让王下一步就被将军,也不能用这个棋子吃掉威胁王的棋子。
- 将王移到邻近不会被将军的位置。若王已被将军,下一步不能入堡。若其他的棋子没有受到保护,王也可以吃掉其他的棋子,同时移到不会被将军的位置。
- 用其他棋子堵塞。堵塞只适用于威胁王的棋子是后、车、或象,而且此一棋子和王之间至少还有一个空格的情形。堵塞就是将其他棋子移到王和威胁王的棋子之间,使威胁王的棋子不会下一步被将军(而此一棋子也就和王栓连,若移动此一棋子可能又让王被将军)[3]。
以第一图的情形,白方有三种方法可以化解被将军的情形。
- 用马吃掉威胁王的棋子,走法是Nxa2。
- 将王移到其他不受威胁的邻近位置(有标示"x"),走法是Kd6, Ke5或Ke7。
- 用其他棋子堵塞,走法是Rc4或Nd5。
若王被双将(被二个棋子将军),下一步需设法让这些棋子都无法吃掉王。此时无法在下一步吃掉所有威胁王的棋子,也无法下一步堵塞这二个棋子吃掉王的路径,因此只能将王移到其他不会被威胁的位置。而王可以吃掉威胁王的棋子(或其他棋子),让王不会被将军。
若找不到任何一种方式来化解王被将军的情形,则王被将死,比赛结束,王被将死的一方输棋。
将军的种类
最简单的将军就是直接用己方的子攻击王,这也是最常见的方式。不过将军也常常是其他战术的一部分,例如捉双、串击,或是由其他棋子进行的闪将。有些情形下,将军会是一方防御对方战术的方式。
也有一些比较特别的将军方式:
- 闪将:是指己方的棋子在其他己方棋子攻击对方王的攻击在线,将攻击在线的棋子移开,让要攻击王的棋子(可以是后、车及象)可以将军。从攻击在线移开的棋子也可能用其他方式进行攻击王。闪将本身可能就是策略,因为攻击在线移开的棋子可能会威胁其他棋子,甚至也可以攻击王。对手需处理闪将的威胁,可能无法处理移开的棋子对其他棋子的威胁。
- 双将:双将是指在一步之后有二个棋子同时可以将军。这会发生在移动一个棋子进行将军,同时也让另一个棋子闪将。偶尔也会因为吃过路兵造成二行的攻击线同时开放,因此造成双将,但这非常少见。在代数记谱法中,双将有时会用标示++代代替一般的+,不过++也会和#并用,表示将死[5]。双将因为有二个攻击线,无法用堵塞来化解,也无法用其他子吃掉威胁王棋子的方式处理(但王可以吃掉其中一个子,同时离开被将军的位置)。
- 连将:当被将军的一方除了让自己的王不被将军外,也将军另一方的王作为回应,即为连将。
提示将军以及标示
一直到20世纪初期,在要将军另一方时应该都还要说“将军”(check)提示对方,也有一些规则要求要这么做(Hooper & Whyld 1992,第74页)。现在在非正式的国际象棋中还是如此,但在正式国际象棋规则中无此要求,而且正式比赛多半不会提示(Just & Burg 2003,第28页)。
在代数记谱法中,将军和其他棋子的记录方式类似,不过会在后面加上+。
较少见的(而且已废止了),在攻击对方后时会提示garde,这在19世纪废除了(Hooper & Whyld 1992,第74页)。下一个子有可能同时攻击王及后。在后采受目前的走法之前(约1495年),车是最强力的棋子。那时若下一个子同时攻击王及车,要用check-rook提示对方(Hooper & Whyld 1992,第75页)。
在战术及策略中的将军
有时将军对方对己方没有好处,这种将军称为"useless check",会让对方获取先手,可以将王移到较安全的位置(Hooper & Whyld 1992,第437页)。例如1.e4 e6 2.d4 Bb4+? 对黑方没有好处,反而在 3.c3! 之后,让黑方失去先手机会。若持续将军的目的只是为了要延后一个最终仍会出现的输棋,这种将军称为"spite check",可能会被认为没有运动风度(Eade 2005,第65页)。
不过许多时候,将军对方在战术上是有利的,或者是(攻击或是防御)战术的一部分。将军常用在和其他战术的组合中,或只是强迫对方在会将军的情形,因而获取己方的利益。有些攻击过程会包括数个将军,让对方(特别是王)陷于不利的情境中。在强制组合下一个出人意外的将军,或是有计划的一连串将军中,没有注意到对方出现的连将,这可能会是过渡着,使计划挫败。
以下是一些将军的情形:
- 为了避免输掉比赛,因此反复的将军(希望用长将逼和)
- 皇家捉双(马捉双,要吃王及后),或是捉双,吃王或其他的棋子。
- 将军,以强迫换子
- 双将对手格外的不利,因为可以避免被将军的方式更少,较有可能被将死,或是失去其他的棋子。
- 利用将军强迫王移动位置,之后就不能王车易位。
- 有时在移动棋子将军的过程中,也会打开其他棋子的攻击线。对方需化解较将军的情形,可能无法同时处理另一子被吃掉(闪攻)。
- 类似的情形,移动棋子形成闪将的过程,移动的这个棋子也可能会攻击其他棋子,对方可能无法处理。
- 对方为了要让王不要被将死,移动其他棋子到王前面,让发起将军的棋子可以吃到其他棋子(绝对栓连,绝对牵制)
- 王被将军可能让王无法保护其他的棋子(尤其是在国际象棋终局时,无法捕获对方的兵)
- 王被将军也可能是陷阱,会失去其他的棋子。例如对手捉双,其中一个是王,后面会设法解救王,不要被将军,那另一个棋子接下来可能会被吃掉。
历史
在早期Sanskrit棋(约公元500–700年)时,若王被吃掉,则棋局就结束。波斯的版本(约西元 700–800年)加入了在将军时要提醒对方的概念,这可以避免棋局中间就提早结束,或是让棋局意外的结束。之后波斯的版本也加入了不能移动王棋子使王被将军,也不能让王留在会被将军的位置(Davidson 1949,第22页).。
国际象棋中的check和chess都来自阿拉伯文,源自波斯语的“沙阿”(shāh),意思是“王”[6]或“ 君主”(monarch)(Murray 2012,第159页)。
相关条目
参考资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