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隋朝设置的州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隋朝开皇九年(589年),改扬州(治寿春)为寿州,隶寿州总管府,治寿春(今安徽省寿县),领四县:寿春、安丰、小黄、长平。开皇十九年(599年),析置霍丘县。大业元年(605年),废总管府。大业三年(607年),改寿州为淮南郡。后省长平县。[1]
唐朝武德二年(619年),平杜伏威,改淮南郡(领寿春、安丰、霍丘、小黄四县)复置寿州,隶和州总管府。武德三年(620年),寿州改隶寿州总管府。武德四年(621年),析置松滋、肥陵二县,松滋、霍丘二县改属蓼州。武德七年(624年),改总管府为都督府;废蓼州,其所领霍丘县改属寿州;省小黄、肥陵二县。贞观元年(627年),寿州直隶于扬州大都督府;废霍州,其所领霍山县改属寿州。至此,寿州领四县:寿春、安丰、霍丘、霍山。贞观十年(636年),寿州直属淮南道。武周神功元年(697年),改霍山县为武昌县。
唐朝神龙元年(705年),复武昌县为霍山县。开元二十七年(739年),改霍山县为盛唐县。天宝元年(742年),改寿州为寿春郡,析置霍山县。天宝十五载(756年),寿春郡隶淮南节度使(驻扬州)。乾元元年(758年),复寿春郡为寿州。至此,寿州领五县:寿春、安丰、霍丘、盛唐、霍山。乾元二年(759年),寿州改隶淮南西道节度使(驻寿州)。上元二年(761年),寿州还隶淮南节度使,又改隶舒庐寿都团练使(驻寿州),又还隶淮南节度使。兴元元年(784年),寿州改隶濠寿庐都团练观察使(驻寿州)。贞元四年(788年),寿州还隶淮南节度使。[2]
五代十国时期,寿州先后为南吴(907年-937年)、南唐(937年-957年)、后周(957年-960年)的领土。南吴天祐十四年(917年),寿州改隶清淮军节度使(驻濠州)。乾贞元年(927年),清淮军节度使移驻寿州。后周显德四年(957年),改清淮军节度使为忠正军节度使,寿州仍隶之;颍州下蔡县改属寿州,寿州移治下蔡(今安徽省凤台县)。至此,寿州领六县:下蔡、安丰、霍丘、寿春、盛唐、霍山。[7]
北宋时,寿州属淮南路。开宝元年(968年),霍山县并入盛唐县。开宝四年(971年),改盛唐县为六安县。至此,寿州领五县:下蔡、安丰、霍丘、寿春、六安。熙宁五年(1072年),分淮南路为两路,寿州属淮南西路。政和六年(1116年),升寿州为寿春府。[8]
金朝天会七年(1129年),占领南宋寿春府淮北的下蔡县,亳州蒙城县改属寿春府。刘齐阜昌元年(1130年),得金之寿春府,降为寿州。金朝天会十五年(1137年),废刘齐,得寿州。天眷二年(1139年),归还寿州予南宋,废州,领县并入寿春府(治下蔡)。皇统元年(1141年),占领南宋寿春府下蔡、蒙城、安丰、霍丘四县。同年议和,归还淮南的安丰、霍丘二县(置安丰军)。
皇统二年(1142年),降寿春府为寿州(刺史州),隶山东西路武宁军节度使(驻徐州),领二县:下蔡、蒙城。贞元元年(1153年),寿州改隶南京路宣武军节度使(驻归德府)。正隆六年(1161年),寿州陷于南宋,升为寿春府。大定二年(1162年),夺回寿春府,复为寿州。泰和六年(1206年),升寿州为防御州,同年陷于南宋后又夺回。天兴元年(1232年),下蔡陷于大蒙古国,不久被弃。天兴二年(1233年),下蔡陷于南宋,州治迁至蒙城,不久蒙城亦陷于南宋,南宋改寿州为寿春府。[9]
吴元年(1367年),降寿春府复置寿州,属江南行中书省临濠府,治寿春(今安徽省寿县),领五县:寿春、安丰、下蔡、霍丘、蒙城。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寿州直隶于中书省。洪武四年(1371年),寿州还属临濠府,省附郭寿春县及安丰、下蔡二县入本州。至此,寿州领二县:霍丘、蒙城。洪武六年(1373年),改临濠府为中立府,寿州仍属之。洪武七年(1374年),改中立府为凤阳府,寿州仍属之。[10]
清朝顺治二年(1645年),占领寿州。雍正三年(1725年),霍丘县改属颍州,蒙城县改属亳州,寿州不再领县。雍正十一年(1733年),分寿州置凤台县。[11]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