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寮位于台湾台南市后壁区东南方,地名由来是因为居民大多祖籍为福建省泉州府安溪县[1]。由于集庄规模颇大,因此又细分成顶寮中寮下寮[2]

Thumb
安溪寮在后壁区大致的范围显示于以下三里颜色区块的位置:
██ 顶安里(顶寮)
██ 长安里(中寮)
██ 福安里(下寮)

沿革

清治时期属下茄苳南保,由于聚落人多,在日明治卅七年(1904年)绘制的《台湾堡图》上已可看到分成顶、下寮,而后顶寮再分出中寮[注 1][2][3]。日治初期仍属下茄苳南堡(“保”字改为“堡”),并将中、下寮各分成两保,与顶寮合计共分成五保[注 2],1901年设安溪藔区,隶属盐水港厅 (1909年改隶嘉义厅)店仔口支厅,管辖下茄苳南堡内之本协庄、乌树林庄、安溪藔庄(以上今属后壁区)、土库庄、卯舍庄(以上今属新营区) ,1920年街庄改正,改隶台南州新营郡后壁庄,而二次大战后则将三寮分成顶安、长安[注 3]、福安[注 4]三村[1],2010年行政区划改制后村更名为里[3]

当地以林为大姓,来自安溪县积德乡,另有来自积德乡山厝土楼的王姓、大多来自安溪县岭头乡的苏姓以及大多来自安溪县唐坑乡买籍里的刘姓[1][2][3]

地理、产业

Thumb
福安车站

安溪寮为府城嘉义之间的要冲,南边有急水溪经过,为当地灌溉用水来源[1]。日治时期因在附近增设乌树林制糖所,所以有不少居民在制糖所工作或种植甘蔗[1]。而除了甘蔗之外,稻米也是当地的重要农作,此外间作有落花生豌豆大豆等农作物[1]。二次大战后稻米依然为当地重要作物,此外在1971年与1981年时也开始种植芭乐洋香瓜[1]

此外过去在顶寮(顶安里)有制造银器与米粉的店铺,所以留有“银店”、“米粉间”等旧地名[3]。而在下寮(福安里)西边,过去在日治时期设有烧瓦的窑场,故有“瓦磘(窑)”的地名[2][3]

交通

  • 铁路
    • 台糖铁道新东线1944年起办理客运,于安溪寮设站。1953年5月1日因位于福安(下寮)而改名福安车站。1979年废止后站房留存迄今,但铁道早已拆除。
  • 公路
    • 二江桥:过去日治时期派出所主管与两名江姓巡查带头修筑的便桥,是连结顶寮与下寮的通道[3]。位置在市道172号与南76线的交叉路口一带,现已不存[3]

建筑、设施

公家机关

宗教

  • 福安寺(1768年)
  • 福安寺土地公庙:民国70年(1981年)祈安建醮后在下寮福安里建土地公庙[4]
  • 天主教圣家堂(1957年)

其他

  • 金紫戏院
  • 空相美术馆:收集展示台湾胶彩画画家施金辉之作品的美术馆。

注释

参考来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