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孙文成,正黄旗包衣人。康熙雍正年间官员,曾官内务府正黄旗包衣管领、内务府郎中、苏州织造、粤海关监督、杭州织造。2018年时,以上奏专发废文在中国大陆获得网络知名度[1]。
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23年6月8日) |
![]() |
孙文成曾任内务府正黄旗包衣第二叅领第一管领(系顺治十一年分立)、正黄旗包衣第四叅领第一旗鼓佐领(系国初编立),后任内务府郎中兼苏州织造(据《钦定八旗通志》)。康熙四十二年(1703),广东巡盐御史(载《广东通志:职官》卷29)。四十五年(1706年),任杭州织造(载《浙江通志:织造府》)。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奉诏同曹宜护送内造自在观音一尊、救度佛母一尊到普陀,分供普济、法雨两寺。翌年,奉旨办理准运大米出海,供全山僧众斋粮事宜。五十三年,捐银百两建法华楼,为北京正音老和尚卓锡处,撰〈补陀法华楼记〉。(g009p0222;渊四.浙江通志.卷一百二十一:12)清代档案奏折显示孙文成和李煦、曹寅、曹𫖯、高士奇、仇兆鳌等皆有交集。
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孙文成由江宁织造曹寅(曹雪芹祖父)推荐给康熙帝,任命为杭州织造。雍正五年(1727年),雍正帝以孙文成年老体弱为由撤掉了其杭州织造的职务[1]。有当代研究者认为,孙文成是李煦、曹寅的附庸,在任为“碌碌守官,其所上密奏甚少,也缺乏有分量的内容,备员而已。”[2]:44
孙文成和曹家、李煦、仇兆鳌有密切联系。此孙氏曾分居丰润、辽阳等地,更早实际出自山东。孙文成家老人曹寅母孙氏和夫君曹玺皆是多尔衮及其兄英亲王阿济格门下包衣,原属内务府。后阿济格被罢黜宗室。康熙年间,一支随阿济格后裔辅国公绰克都平反分封改入镶红旗包衣,即乾隆朝尚书托恩多一族,服侍的正是曹雪芹好友敦诚、敦敏祖上,乾隆二十四年,此孙氏一族(祖上典仪孙齐,与豪格家有姻亲)抬入镶红旗满洲,改称孙佳氏,讬恩多其父为长寿老人色恒额,其孙为嘉庆朝护军桂明,后官至提督。同在康熙年间,此孙氏一支入内务府正黄旗包衣,即杭州织造孙文成一族,与李煦、曹寅关系密切,后抬入正黄旗满洲。
民间误传编造曹寅母亲孙氏名叫孙梅,孙文成家的,来自山西大同,是镶白旗(正白旗)男爵孙得功之子三等男爵孙有光的女儿。孙有光在山西大同曾为曹振彦手下,所以嫁曹家。误传猜测原因一是此支孙氏在清代最为显赫,有名人孙思克等,和皇室宗族联姻,后人攀附较多;二是此支孙氏和曹雪芹祖上同属正白旗,故有网民根据孙得功之孙名叫孙兰、孙桂;将曹寅母亲孙氏的名字猜测为孙梅,说曹寅母孙氏是孙得功孙女、孙有光女,这是不对的。民间亦称孙文成儿子为孙普福是不对的,实际孙氏族人多改满名,孙文成的儿子杭州织造司库普福,改满名,清代缙绅录中不再冠以孙姓。
雍正三年,孙文成和其子普福陛见雍正帝。孙文成在康熙雍正年间满文奏折较多,雍正朝请安折较多。
孙文成子普福,内务府正黄旗满洲人,和父孙文成觐见雍正 雍正3年 故宫011646 雍正五年孙文成奏:奴才自前年冬叩见皇上时,父子瞻仰...主子面谕,奴才父子不敢...。雍正十三年十月初一日奏称:据杭州织造司库普福呈称:普福之故父孙文成在杭州织造任内,蒙奉大行皇帝朱批训旨遵即陆续恭缴)(红楼梦学刊 - Issues 78-79 - Page 250)。孙文成家仆:《清宫内务府活计档案》数据库搜索:孙文成家仆名叫好生、普福家仆有王全章、王国章、王信、王陞(或王昇、汪昇)、王林、李忠、李志、李贵、陈荣、陈存、永兴等。第一历史档案馆奏折,杭州织造司库普福呈称:普福之故父孙文成在杭州织造任内。又有司库普福护理杭州织造等奏折。乾隆十三年,官杭州织造乌林大加一级(司库),见缙绅录。
缙绅录显示为内务府正黄旗满洲人,和孙文成子普福同旗同名同时期,雍正末乾隆初在内务府官职相似。八旗通谱显示,祖上为正黄旗包衣徐正。
根据乾隆二十五年庚辰恩科顺天乡试同年齿录祥庆词条和台湾故宫文献资料库普福奏折、第一历史档案和缙绅资料库普福奏折确定以下资料。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