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执型人格障碍paranoid personality disorder),简称偏执型人格,是以猜疑和偏执为特点的一种人格障碍[1],多始于成年早期[2]。盛行率在0.4%~5.1%之间,男性多于女性。偏执性人格主要受遗传因素影响,遗传度约0.50,且更常见于有精神分裂症家族史的个体;此外,心理与社会因素也对此障碍形成有作用。

Quick Facts 偏执型人格障碍, 类型 ...
Close

偏执型人格障碍主要由美国精神医学学会在《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最新版为DSM-5-TR,2022)中定义,属A类群人格障碍。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疾病分类》第十次修订本(ICD-10)也曾定义了偏执型人格障碍等8种具体的人格障碍类型[3],但在最新的ICD-11(2022)中已不再定义所有具体人格障碍。不过,ICD-11另用维度的方式描述了六大人格特征或模式,其中如“负性情感”的人格特征的一种表现“不信任”(Mistrustfulness)等与DSM定义的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的人格特征有相似之处。

名称

“偏执型人格障碍”(简称“偏执型人格”)又可称“妄想型人格障碍”(简称“妄想型人格”)[4]

症状与诊断标准

DSM-5-TR中,偏执型人格障碍属于A类群(奇异或古怪型)人格障碍(该类群为症状类似于精神分裂症的人格障碍)。具体诊断标准为[5][6][7][1][8]

A. 对他人普遍不信任和猜疑,以至于将别人的动机解释为有恶意的,从成年早期开始,在多种环境下都有体现,表现出下列至少四项症状:

  1. 没有根据地怀疑他人剥削、伤害、欺骗自己。
  2. 固着于没有必要的怀疑,担心其朋友或共事者的忠诚和可信度。
  3. 由于莫名地害怕别人会恶意或不公正地利用自己的信息,不会轻易相信他人,对他人吐露心事。
  4. 在别人无害的点评或举动中,读出潜在的侮辱或威胁。
  5. 对别人的侮辱、伤害或忽视等,长期耿耿于怀。
  6. 相信他人损害自己的名誉或地位,即使在他人看来不是事实,并迅速做出愤怒的反击。
  7. 不断无理由地怀疑其配偶或性伴侣有不轨行为。

B. 不在精神分裂症、双相障碍抑郁障碍,或其他精神病性障碍的病程中出现,也不是由其他躯体疾病所致。

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生性多疑,常将自己的恐惧投射为他人的恶意动机,将他人无意乃至友好的行为理解为敌意,认为对方对自己不公平、不重视、不信任、不忠诚等,如将适度幽默视作严重人身攻击,将他人帮助解读为看不起自己等等。他们甚至无端认为他人在酝酿对自己的“阴谋”,常注意到常人注意不到的如吞吐舌头之类的细节,并将这些细节视为反映他人恶意图谋的线索;他们常能将任何情形/线索都往既有猜疑上解释,若遇到他人的合理反对,可能将对方也视作“阴谋”的一部分;当朋友表示忠诚与支持时,他们会非常惊讶乃至于无法相信。他们通常拒绝回答任何可能涉及个人的问题,称这些信息为“隐私”、“与他人无关”。他们通常执拗主观、自视甚高,一方面表现出“自我援引”的态度,另一方面对挫折与拒绝十分敏感,对自认为受到的轻视、批评等有强烈的报复心;他们固执地追求自认为应得的权利,且总将过错和责任推卸于他人或环境。很多患者对配偶或性伴侣有着病态嫉妒,对对方与异性的交往表现出极大的不快[5][6][1][9][4][2]

由于无时无刻不在的敌意,也为“保护自己”,一些患者表现为沉默但显然带有敌意的疏远(极端情况下可能将自己完全与社会隔离开来[8]),一些人则相反,变得充满进攻性,喜欢争辩、抱怨,认为自己的世界观是更正确和优越的。他们可能会表现得“客观”“理性”“非情绪化”,但更多时候仍不免情绪不稳,表达出敌意、固执和嘲讽的言语。他们的好斗多疑很容易招致他人的敌意回应,而这却被他们反过来应证自己初始的对他人不信任的预期。可以预料,由于偏执性人格患者缺乏信任与亲密,他们需要强烈的安全感,常对周围人有高度的控制欲,故缺乏灵活性,难以合作;他们可能经常为一点小事提起诉讼。他们可能是某种信念的“狂热者”,与其他同有偏执信念体系的人组成邪教团体[5][6][9]

偏执型人格可能在儿童和青少年期开始发展,表现为孤僻、社交焦虑、学校成绩差、过度敏感、奇特想法/言语、怪异幻想等,常招致取笑[5][6]

偏执型人格会使职业功能受损[10]。也常与其他心理障碍共病,如重度抑郁症焦虑障碍药物滥用乃至精神病发作等[11][12];患上广场恐怖症强迫症的风险也较高;最常共病的人格障碍类型有分裂型分裂样自恋型回避型边缘型[5][6]。在一些情况下,偏执型人格可能出现在妄想性障碍或精神分裂症发生之前[5][6]

流行病学

调查偏执性人格障碍的盛行率并不容易,因为患者常不认为自己的偏执是不正常的[2]。一些研究表明偏执型人格在人群中的盛行率大致在0.4%~5.1%之间,且男性多于女性[13][5][6][8]

病因

遗传因素

偏执型人格障碍受遗传影响,一项研究认为偏执型人格障碍的遗传度约为0.50[14]。此外,此障碍在有精神分裂症家族史的个体中更常见,意味着它可能属于精神分裂症谱系障碍的一部分[9]

心理因素

从认知角度分析,一些偏执型人格患者拥有一种潜意识信念,既认为他人都是怀有恶意、善于欺骗的,又对保护自己免遭他人伤害缺乏自信[15][16]

社会因素

受歧视与偏见的社会环境、儿童期创伤,以及尤其是低社会经济地位可能促使个体养成怀疑与不信任的习惯,进而称为偏执性人格的诱发因素之一[17]

治疗

治疗偏执型人格非常困难[18]。患者往往只有在重度抑郁、重度焦虑等危机状况下才会求医,且仍不认为偏执本身需要治疗;患者不信任的特点也显然会阻碍治疗过程的开展[9]认知行为疗法可能有一点效果,主要集中在帮助患者提高处理问题的自我效能感上,以推动他们减少对其他人的敌意和防备。另外还有帮助患者形成针对恼怒情绪的合理应对策略等[9]

预后

偏执性人格预后不佳。并且,患者处于压力状况下症状会加剧,有时出现短暂精神病发作[9]。尽管如此,随着年龄增长和心智成熟,大部分人格障碍都可能有所缓和[1]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