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尔巴尼
美國紐約州首府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奥尔巴尼(英语:Albany)是美国纽约州首府,1686年取得特许状,1797年成为州府。奥尔巴尼位于哈德逊河畔,距纽约、波士顿的路程几乎成一个等边三角形,乘巴士旅行的时间约二至三个多小时左右。
奥尔巴尼 | |
---|---|
州首府 | |
奥尔巴尼市 | |
图片依序为伦斯勒、奥尔巴尼的中产阶级房屋、宫殿剧院、帝国广场、北珍珠街以及纽约州立大学奥本尼分校 | |
词源:源自奥尔巴尼公爵,该头衔的词源则可追溯至奥尔巴一词 | |
绰号:
| |
格言:Assiduity | |
奥尔巴尼的主要干道 | |
在奥尔巴尼郡及纽约州的位置 | |
坐标:42°39′09″N 073°45′26″W | |
国家 | 美国 |
州 | 纽约州 |
郡 | 奥尔巴尼郡 |
地区 | 首府特区 |
设立 | 1614年 |
建制 | 1686年 |
政府 | |
• 类型 | 市长-议会制政府 |
• 市长 | 凯西·什翰 (民主党) |
面积[1] | |
• 州首府 | 21.94 平方英里(56.81 平方公里) |
• 陆地 | 21.40 平方英里(55.44 平方公里) |
• 水域 | 0.53 平方英里(1.38 平方公里) |
• 都会区 | 2,811.6 平方英里(7,000 平方公里) |
海拔[2] | 141 英尺(43 米) |
最高海拔 (多尔莫希干城堡) | 378 英尺(115 米) |
最低海拔 (哈德逊河) | 2 英尺(0.6 米) |
人口(2020) | |
• 州首府 | 99,224人 |
• 密度 | 4,635.77人/平方英里(1,789.90人/平方公里) |
• 市区 | 593,142 (全美第73) |
• 市区密度 | 2,186.3人/平方英里(844.1人/平方公里) |
• 都会区 | 1,170,483 (全美第63) |
• 都会区密度 | 416.3人/平方英里(160.7人/平方公里) |
居民称谓 | Albanian |
时区 | EST(UTC−5) |
• 夏时制 | EDT(UTC−4) |
邮递区号 | 12201–12212, 12214, 12220, 12222–12232 |
电话区号 | 518, 838 |
地理坐标 | 977310, 978659 |
ISO 3166码 | 36-01000 |
FIPS代码 | 36-01000 |
GNIS ID | 978659 |
网站 | www |
历史
早于1614年该市已经有欧洲移民聚居之记载,是美国立国前十三个殖民地之一;至1686年该市正式成立;1797年成为纽约州的首府。
最先在奥尔巴尼聚居的是荷兰商人,主要是从事皮毛贸易。1664年英国人接管了此城,正式称作“Albany”。1754年,北美英属殖民地在此地召开奥尔巴尼会议。
奥尔巴尼是全美国最早有公共水管和下水道的城市之一。同时它也是世界最早建设天然气管和电力输送网的城市。这些种种建设皆为奥尔巴尼带来了大量的工业。当时奥尔巴尼的出口商品主要是啤酒、木材、印刷品和钢铁等等。1908年又建设成世界第一个民用机场(奥尔巴尼国际机场)。
在1960年代,市政府大规模进行资助推动大型建设项目。其中的代表是帝国广场,此一容纳数个纽约州政府机关的复合设施,总投资达20亿美元,结果其建设所引起的政府债务,直到2004年才还清。
奥尔巴尼分别于1991年及2009年获得全美城市奖殊荣。
地理
奥尔巴尼是位处哈得逊河上游河畔,属山谷地区。城市最高位置为海拔99米,但最低则只为0.61米。
市内有多个湖泊,同时有一大片的松树群。
属于温带大陆性湿润气候,[5]四季分明。冬季寒冷,潮湿,日照少,日最高气温低于或等于0 °C(32 °F)的平均日数为41天,日最低气温低于或等于−10 °C(14 °F)的平均日数为35天,低于或等于−20 °C(−4 °F)的有3.6天;夏季相对潮湿,日最高气温达30 °C(86 °F)的日数年均只有28天,35 °C(95 °F)以上的气温罕见。[6]最冷月(1月)均温−4.2 °C(24.4 °F),极端最低气温−33 °C(−28 °F)(1971年1月19日)。[6]最热月(7月)均温22.8 °C(73.1 °F),极端最高气温40 °C(104 °F)(1911年7月4日)。[6]无霜期平均为163天(5月1日至10月11日)。[6]年均降水量约1,030毫米(40.7英寸),年均降雪量为1.50米(59.2英寸);1912–13年的降雪量最少,积累降雪量只有35厘米(13.8英寸),1992–93年的降雪量最多,积累降雪量为286厘米(112.5英寸)。[6]
纽约州奥尔巴尼国际机场(1991–2020年正常值,1874年至今极端数据) | |||||||||||||
---|---|---|---|---|---|---|---|---|---|---|---|---|---|
月份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全年 |
历史最高温 °C(°F) | 22 (71) |
23 (74) |
32 (89) |
34 (93) |
36 (97) |
38 (100) |
40 (104) |
39 (102) |
38 (100) |
33 (91) |
28 (82) |
22 (72) |
40 (104) |
平均最高温 °C(°F) | 12.5 (54.5) |
12.5 (54.5) |
18.8 (65.9) |
27.2 (80.9) |
31.0 (87.8) |
33.3 (92.0) |
33.7 (92.7) |
32.6 (90.6) |
30.6 (87.0) |
25.4 (77.8) |
19.8 (67.7) |
13.6 (56.4) |
34.7 (94.5) |
平均高温 °C(°F) | 0.4 (32.8) |
2.2 (36.0) |
7.4 (45.3) |
15.1 (59.2) |
21.8 (71.2) |
26.3 (79.4) |
28.8 (83.9) |
27.8 (82.0) |
23.6 (74.4) |
16.4 (61.6) |
9.6 (49.3) |
3.4 (38.2) |
15.2 (59.4) |
平均低温 °C(°F) | −8.9 (15.9) |
−8.0 (17.6) |
−3.3 (26.1) |
2.7 (36.9) |
8.9 (48.1) |
14.1 (57.4) |
16.9 (62.4) |
15.9 (60.7) |
11.4 (52.6) |
5.1 (41.1) |
−0.2 (31.6) |
−5.2 (22.7) |
4.1 (39.4) |
平均最低温 °C(°F) | −21.1 (−6.0) |
−19.1 (−2.4) |
−13.4 (7.8) |
−4.6 (23.7) |
1.0 (33.8) |
6.3 (43.3) |
10.8 (51.5) |
9.4 (48.9) |
3.1 (37.6) |
−2.8 (27.0) |
−8.9 (16.0) |
−15.2 (4.6) |
−22.4 (−8.4) |
历史最低温 °C(°F) | −33 (−28) |
−30 (−22) |
−29 (−21) |
−13 (9) |
−3 (26) |
2 (35) |
4 (40) |
1 (34) |
−4 (24) |
−9 (16) |
−24 (−11) |
−30 (−22) |
−33 (−28) |
平均降水量 mm(吋) | 66 (2.60) |
58 (2.28) |
78 (3.09) |
79 (3.11) |
87 (3.41) |
103 (4.05) |
116 (4.55) |
96 (3.76) |
95 (3.73) |
98 (3.85) |
76 (2.99) |
83 (3.26) |
1,033 (40.68) |
平均降雪量 cm(吋) | 40 (15.6) |
35 (13.7) |
30 (12.0) |
4.1 (1.6) |
0.25 (0.1) |
0.0 (0.0) |
0.0 (0.0) |
0.0 (0.0) |
0.0 (0.0) |
0.76 (0.3) |
6.6 (2.6) |
34 (13.3) |
150 (59.2) |
平均降水天数(≥ 0.01 in) | 12.7 | 10.6 | 11.8 | 12.2 | 12.7 | 12.2 | 11.4 | 11.0 | 9.7 | 11.2 | 11.1 | 12.6 | 139.2 |
平均降雪天数(≥ 0.1 in) | 10.1 | 7.8 | 5.7 | 1.3 | 0.0 | 0.0 | 0.0 | 0.0 | 0.0 | 0.2 | 2.4 | 7.0 | 34.5 |
平均相对湿度(%) | 72 | 69 | 66 | 62 | 67 | 70 | 72 | 75 | 78 | 75 | 74 | 74 | 71 |
月均日照时数 | 141.1 | 158.5 | 200.3 | 218.9 | 248.9 | 262.2 | 289.2 | 253.2 | 210.5 | 168.8 | 100.7 | 108.3 | 2,360.6 |
可照百分比 | 48 | 54 | 54 | 54 | 55 | 57 | 62 | 59 | 56 | 49 | 34 | 38 | 53 |
数据来源:NOAA(1981–2010年相对湿度;1961–1990年日照)[7][6][8][9] 奥尔巴尼国际交换站,1874年1月–1938年5月在市中心,1938年6月起在奥尔巴尼国际机场。[10] |
人口
自建市以来奥尔巴尼的居民都是以白人为主。由于历史原因,这些白人都是以荷兰和英国人居多。自二次大战后奥尔巴尼的黑人所占比例正不断增大,由1950年的3%升至1960年的6%;1970年有12%,而2010年则为30.8%。
按2010年全美人口普查,市中心人口为97,856人,奥尔巴尼都会区人口为1,168,485人,为纽约第四大都会区、全美第52大都会区,仅次于纽约市(全美第一大都会区)、布法罗(全美第50大都会区)及罗切斯特都会区(全美第51大都会区)。居民以白色人种为主(占57%);约有30.8%为黑人或非洲裔,而0.3%是美洲原住民或阿拉斯加人;至于亚裔人则为5%。
而根据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奥尔巴尼人口中,有18.1%的人祖先是爱尔兰人,12.4%为意大利人后裔,德裔则为10.4%,至于英国则仅为5.2%。
经济
奥尔巴尼在二次大战前是一个工业城市。当地的啤酒酿造、印刷、钢铁和木材均曾享誉一时。但自从二次大战后,制造业衰微,这些产业都业已迁离至其他地方。
由于拥有州首府的地位,奥尔巴尼的就业岗位一般与政府职位有关。这些工作岗位包括了医疗和教育。整个城市的人口,超过25%是公务员,一般外国人很难在这个公务员城市生活,因为公务职只有当地人可以担任。
教育
- 纽约州立大学奥尔巴尼分校(University at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 Albany Law School
- Albany Medical College
- College of Saint Rose
- Excelsior College
- Maria College of Albany
- Sage College of Albany
- Albany College of Pharmacy
图片
姐妹城市
参见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