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奥斯曼帝国苏丹列表
维基媒体列表条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这是一个奥斯曼帝国历代苏丹的列表,其中从塞利姆一世开始的苏丹还拥有伊斯兰教哈里发的称号。



奥斯曼王朝的诸位苏丹在1299年至1922年的六百多年时间里统治着一个庞大的帝国。在奥斯曼帝国鼎盛时期,地跨亚、非、欧三大洲,苏丹统治着北自匈牙利、南至索马里、西起阿尔及利亚、东到伊拉克的广袤土地。帝国首都最初在安纳托利亚的布尔萨,1366年迁都巴尔干的埃迪尔内,1453年占领拜占庭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后迁都于此,一直到帝国灭亡[1]。由于史实和传说难以区分,帝国的早期历史众说纷纭,但现代大多数学者都同意如下观点:奥斯曼帝国在约1299年时建立,它的第一位统治者是乌古思突厥人卡耶部落的首领(汗)奥斯曼一世[2]。奥斯曼一世建立的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王朝和帝国延续了六个多世纪,共有36位苏丹执掌政权。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奥斯曼帝国加入了同盟国,结果战败,帝国随即土崩瓦解。战胜的协约国对奥斯曼帝国的瓜分和随即爆发的土耳其独立战争导致了现代土耳其共和国的诞生[3]。
Remove ads
奥斯曼帝国国家机关
奥斯曼帝国在其存在的大部分时间里都是一个君主专制帝国。苏丹处于帝国统治阶级的顶点,以各种不同的头衔在政治、军事、司法、社会和宗教等诸多作用发挥领袖角色[a]。苏丹理论上只对真主和真主的法律即沙里亚法(土耳其语:şeriat,阿拉伯语:شريعة)负责,他同时也是最高执法者。苏丹的天命反映在一系列伊斯兰教头衔上,如:“真主在大地上的影子”(土耳其语:zill Allah fi'l-alem)、“大地上的哈里发”(土耳其语:halife-i ru-yi zemin)等[4]。所有的统治机构都体现出苏丹的权威,每条法律都是由苏丹以诏令(土耳其语:ferman)的形式发布的。苏丹是最高军事统帅,而且在帝国所有土地上都享有这一头衔带来的权威[5]。1453年法蒂赫苏丹穆罕默德二世占领君士坦丁堡后,苏丹们开始宣称自己是古罗马帝国的合法继承人,他们偶尔会使用凯撒(土耳其语:kaysar)和皇帝的头衔[4][6][7]。1517年亚武兹苏丹塞利姆一世征服埃及后,原马木留克王朝拥戴的阿拔斯王朝傀儡哈里发穆塔瓦基勒三世将哈里发头衔让给苏丹及其后裔,从此苏丹成为伊斯兰世界的领袖[b]。新即位的苏丹们都要佩戴奥斯曼之剑,这是与欧洲君主加冕同样的重要典礼[8]。如有苏丹不佩戴奥斯曼之剑,他的子嗣是无法继承皇位的[9]。
尽管在理论和原则上,苏丹是帝国世俗和神权的最高首脑,但实际上他的权力是受到制约的。苏丹在做重大的政治决定前需要考虑包括文臣、武将和宗教领袖在内的帝国统治集团的意见和态度[5]。17世纪以降,帝国进入了一个很长的停滞时期,苏丹们大权旁落,很多苏丹被掌权的禁卫军所废黜。虽然不能继承皇位[10],但帝国后宫的妇女们——尤其是苏丹的母亲,即皇太后(土耳其语:Valide Sultan)——在帝国的政治生活中扮演了重要的幕后角色,她们在苏丹年幼时是帝国的实际统治者,这一时期被称作妇女当政时期[11]。
苏丹权力的消长也体现于在位时间的短长:16世纪帝国极盛时期的苏丹苏莱曼大帝在位46年,是在位时间最长的苏丹;19世纪后期帝国衰败时期的苏丹穆拉德五世是在位时间最短的苏丹,他在位93天便被废黜。穆拉德五世的继承者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在位期间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因此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成为帝国最后一位专制君主和第一位立宪君主[12]。土耳其共和国成立后,苏丹制和哈里发制相继被废除,奥斯曼皇室成员流亡海外,定居于法国巴黎的苏丹阿卜杜勒-迈吉德一世之曾孙巴耶塞特·奥斯曼皇子是现任皇室首领和苏丹位及哈里发位的觊觎者,称(奥斯曼)巴耶塞特三世[13]。
Remove ads
苏丹列表
以下的表格以时间顺序列出所有的奥斯曼帝国苏丹,最后附带列出最后一位奥斯曼王朝哈里发阿卜杜勒-迈吉德二世。“苏丹”一栏依次列出苏丹名称的中文译名、奥斯曼土耳其文名和现代土耳其文名,有些苏丹还有绰号,也用小字号一并列出。花押又称图格拉(Tuğra),是苏丹们手写的图章或签名,它们被印在所有的公文和硬币上,是比苏丹本人肖像更重要的确认标志。“备注”一栏列出了每位苏丹的双亲和最终命运,除病故以外非正常死亡或任期非正常结束的苏丹以粗体标明其死因或任期结束原因。在帝国的早期,一位苏丹驾崩之后、其继任者继位之前往往有一段空位时期,这是因为当时帝国的皇位继承制度像史学家描述的那样,是“适者生存,而不是长子继承”:当一位苏丹驾崩后,他的儿子们不得不为了皇位兄弟相残,最终胜利者方能继任苏丹,并可任意处决兄弟。因为儿子们的内讧和兄弟相残的发生,苏丹驾崩和其继任者继位经常不在同一天[14]。
1603年穆罕默德三世驾崩后,只有两个儿子13岁的艾哈迈德一世和12岁的穆斯塔法。如仍按先例处决穆斯塔法,则一旦艾哈迈德无后而亡皇室就将绝嗣,加上艾哈迈德对弟弟的喜爱,穆斯塔法仅被囚禁而免于一死,新苏丹杀光兄弟的先例被打破(改为将有可能继位的男性后代关给后宫等待即位)。
1617年艾哈迈德一世死后,帝国的皇位继承法由适者生存改为以长男继承制(ekberiyet)为基础的继承体系,自此以后皇位由皇室中最年长的男性成员继承,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从17世纪开始已故苏丹的皇位鲜由其儿子继承,而多数情况下由其叔父或者兄弟继承了[15]。尽管19世纪曾有以长子继承制代之的不成功的尝试,但长男继承制一直保持到苏丹制覆灭[16]。
被废、遇刺等粗体字 → 苏丹非正常死亡或其任期非正常结束。
Remove ads
注释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参见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