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澳文物酒店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大澳文物酒店(英语:Tai O Heritage Hotel)前身为大澳警署,位于香港大屿山大澳石仔埗街渡轮码头旁的小丘上,于1902年兴建,于1961年至1962年增建宿舍,于1996年更改为大澳警岗,及于同年12月关闭。及后被改建为酒店,于2012年2月27日开幕。
建筑特点
整个建筑群用地面积约为981平方米,由两座独立的建筑物组成,分别是两层高的主楼,以及部分为两层高、部分为一层高的附属建筑。主楼前面有一个炮台、一支柱杆及一个水池,大楼的中式方筒瓦顶,飞檐及拱顶阳台,具有典型殖民地风格及意大利文艺复兴的色彩。根据于1903年刊登的《香港政府宪报》,当时大澳警署设有1间捕房、两个囚室、警务人员宿舍、3个浴室及1个贮物室;附属建筑与主楼之间建有一条有盖天桥,附属建筑设有厨房、干衣室、贮物室、供予摩罗差使用的浴室、传译员房间以及工人宿舍和厕所。
历史

大澳警署落成前,香港警队于1899年5月18日以一座中国建筑作为临时警署,称为衙门。至1902年,警队于邻近大澳码头之一处高地,依山而建了一座永久性的警署,以打击沿海海盗及加强大屿山的警察力量;为其中一座最早建设的离岛警署。1903年,被派遣驻守于大澳警署的人员共15人。至1918年,警队以钢筋水泥重建大澳警署主楼的上层。
亦是香港其中一个最早期建设的离岛警署。不过,当地警察的主要职责并非单是打击罪恶,更要兼任“和事佬”的角色,为村内的居民排解家庭纠纷及平息争执。
1918年7月17日,大澳警署发生警察开枪谋杀及自杀案,印籍警员德加星(Teja Singh)连开数枪击毙当时大澳警署澳洲籍署长嘉年宁(Glendinning),嘉年宁妻子在宿舍听到枪声便走到报案室查看,德加星开枪打中她的左眼及拖她入报案室,其他警员见状纷纷逃走,嘉年宁妻苦苦哀求不要将她杀死,德加星不作反应,但没有再开枪,后来嘉妻乘德加星埋头书写逃走,跑回宿舍抱着数月大婴儿逃出警署,德加星放火烧警署后自杀,现时大澳文物酒店仍可见当时德加星所持的长枪子弹打穿防盗铁板的九个子弹孔,七个由屋内射出屋外,两个由外面打入。

1925年3月25日,大澳村发生了一宗严重劫案。约60名强盗洗劫了35间房屋和商店。强盗离开后,村民才有机会报告警察。根据一些年老村民忆述,大澳警署当时亦被强盗侵占。
1933年,警队建造主楼和附属建筑之间的混凝土楼梯。
1950年代初期,被派遣驻守于大澳警署的人员共14名警务人员,以及翻译员和助理各一。1952年,时任警务处处长麦景陶建议扩建大澳警署,以解决过于拥挤及卫生欠佳的情况。
1957年,警务处实施重建大澳警署部分建筑物的计划,建议清拆附属建筑,腾出空间兴建一幢楼高3层的构筑,以提供康乐设施予人员使用。至1961年,出现另外一项建议,为兴建一座楼高两层的建筑物,并且提升生活设施。最终的设计是清拆附属建筑仅一层的部分,并且兴建一座一层高的增建部分,以连接两层高的附属建筑。
1988年,大澳警署获评定为三级历史建筑。
后来由于香港治安持续改善,大澳的犯罪率亦不断地下降,大澳警署于1996年被改为大澳警岗,大部分原来驻守于此处的警务人员被调配至龙田邨报案中心。同年12月,大澳警岗关闭。
香港回归前,所有进出大澳的货物均需要向香港海关申报,旅客在大澳码头上岸亦需要先行接受海关人员的查问。
此条目需要扩充。 (2015年1月11日) |



2009年2月,经过评选,旧大澳警署经营权落入信和集团成立的非牟利机构香港历史文物保育建设有限公司手上,计划将其活化成为一间精品酒店,楼面面积约12,600平方呎,设有9间富有特色的套房、一间位于顶层的咖啡座、一间图书馆及一个展示旧大澳警署历史的展览场地。涉及翻新装修的6,490万港元由香港政府全数支付。同年12月18日,古物古迹办事处确定旧大澳警署为二级历史建筑[2]。
2010年6月17日,旧大澳警署的活化工程启动,内外尽量保留,旧有的报案室改建为文物探知中心,展出纪念当年警署运作的收藏品、珍贵图片及影片,天台设有玻璃顶的咖啡厅及餐厅,毗邻的守护塔则会变为多用途室,而部分未租出的酒店套房则会免费开放予公众参观[3]。酒店同时与大澳社区推出多项特色活动及导赏团,包括旧大澳警署文物古迹游、地道美食展及自然生态旅游等,并且协助区内的非牟利机构推广大澳的节庆活动、晚间捕鱼游及中华白海豚游等活动[4]。
大澳文物酒店于2012年2月底竣工,于3月27日开幕。活化后的建筑物楼高两层,除了一间原为署长室的200呎海景套房外,另外设有8间海景房间。全部以警察职级、大澳地标或者警轮命名。酒店顶层设有玻璃屋顶定的餐厅“Tai O Lookout”。报案室则改建成文物探知中心,展出警署的收藏品等。[5][6]。
-
活化中的旧大澳警署,左方为石仔埗街渡轮码头(2011年8月)
-
酒店花园
-
酒店外设升降机方便游人上落
-
大澳文物酒店内的餐厅“Tai O Lookout”,桌椅由中环毕打街的“ China Tee Club”捐赠
酒店房间命名

资料来源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