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大格特魯德(1256年1月6日 – 約1302年),或稱赫爾特塔的聖格特魯德 ,羅馬教會公認她為聖徒,並且於羅馬日曆訂下11月16日舉行拉丁儀式慶典。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大格特鲁德(Gertrude the Great,1256年1月6日—1302年11月16日),或称赫尔特塔的圣格特鲁德(Saint Gertrude of Helfta),罗马教会公认她为圣徒,并且于罗马日历订下11月16日举行拉丁仪式庆典。
此条目的引用需要清理,使其符合格式。 (2017年4月8日) |
大格特鲁德是13世纪伟大的神秘主义者之一。1256年1月6日生于德国,约5岁时进入赫尔夫塔(Helfta)的圣玛丽修道院(此修道院的名称另称本笃会或熙笃会)。[1]有推测指她的父母是虔诚教徒,因此将她从小就奉献予神;[2]但亦有可能是她是一个孤儿被送进修道院。[3]当时修道院的院长是哈克伯恩的格特鲁德(Gertrude of Hackerborn),在她治理之下,修道院的精神与知识水平都获相当高的评价。[4]圣米歇尔德(St. Mechtilde)是院长的妹妹,照顾年幼的大格特鲁德,她对大格特鲁德的影响尤深。[5]
于1266年,大格特鲁德受众人认可成为修女。她是一位有天赋的学生、渴求增进知识,在艺术和科学研究方面表现优异,[2]她致力于学业,并接受了许多不同科目的教育。大格特鲁德的写作表明她精通修辞,她的拉丁语非常流利。
1280年,大格特鲁德虽是学识广博,但觉得这一切都毫无意义,失去了修女的意义和目标。她认为自己建立了一个“虚荣和好奇的塔”,而不是专心寻求一切爱上帝的事物,并过与祂联合的生活。[6]
1281年1月27日,大格特鲁德经历了一次深刻的神秘经验,改变了她的生活方向,将她的生命焦点集中于上帝的爱。[7]除了学科知识的追求外,也专注研究圣经和教父知识,包括奥古斯丁的作品。[2]她亦严守圣本笃会的规则生活,她的生活主要就是学习与祷告。[8]
大格特鲁德的神秘经验主题是基督的爱,她知道自己的缺点和罪恶,于是更让上帝的爱拥抱她和她的缺点,故此借着敏锐意识自己的错误,而更了解神慈悲的深度。她个人对上帝的爱体验丰富,并相信若不深切认识上帝的爱,她在修道院中就只是过着一个普通的生活。[9]
大格特鲁德曾与圣米歇尔德一起研究“婚礼神秘主义”(nuptial mysticism),她看自己为基督的新妇,将自己的心灵与耶稣的圣心作一个深切的联合,让基督带领她进入三位一体的生活。[10]她一直追求了解基督的爱是最高的和最根本的事实,并努力按照它生活。[4]
大格特鲁德将自己的个人经验及领受都写出来,出版很多著作,包括“The Herald of Divine Love,” “The Life and Revelations,” 和 “Spiritual Exercises” 等。
随着1291年哈克伯恩的格特鲁德(Gertrude of Hackerborn)及 1298年她亲爱的圣米歇尔德(St. Mechtilde)的去世,大格特鲁德的健康也开始恶化,在1301年11月17日正式去世,至死她也不停止向主表示她的爱。[11]
大格特鲁德是一个聪明非凡的学生。她学会了一切可以学习的三艺(Trivium)和四艺(Quadrivium)。她对知识非常着迷,热情投放精力于学业上,学业成绩优秀,包括语法、修辞、辩证法、音乐、几何学、算术、天文学、文学和哲学等。除了在学术外,礼仪、圣经、圣本笃会规则、修道院传统等也相当熟习。[8]她也热衷于学习写一手流利的德语和拉丁语。[12]虽然学识渊博,但她是一个谦虚学习的人,经常说自己疏忽,又清楚自己的缺点,谦卑地请人为她的转变提出意见和祷告。[13]
大格特鲁德对生活持有非常积极的态度。她相信尽管我们的生命有罪性,神仍是我们的全部。生命的意义是在乎于能在死亡中找到与上帝同在的恩赐,洗礼、圣餐和认信则是重生和更新的源头。她的作品中的一个关键主题是精神之旅或朝圣,其方向就是带着信心在天堂与上帝联合。[14]
大格特鲁德是一个非常受欢迎的精神领袖,不仅是她在圣本笃社区里,并且从外面的人都会接受连绵不断的请求,为他们祈祷,[15]可见她热心于服侍人并十分受人追捧。另外,她的部分作品会被复制并分享给她的修女和平民。[16]
大格特鲁德有很多著作,却只有部分存留至今。历时最长的著作是《神圣之爱的先驱者》(原著:Legatus Memorialis Abundantiae Divinae Pietatis;英文译名:The Herald of Divine Love/The Herald of God's Loving-Kindness)。另外亦有经Preces Gertrudianae编修而成的《灵性操练》(原著:Exercitia Spiritualia;英文译名:Spiritual Exercises)。大格特鲁德亦有可能与哈克伯恩的圣米歇尔德合著了一本《特别恩典》(英文译名:Special Grace)。[17]
《神圣之爱的先驱者》由五本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整套书的简介,可能是由赫尔夫塔的修女写成的;第二部分是由大格特鲁德于1289年写成,属此书的内容核心;而第三、四、五部分则由另一些修女整合大格特鲁德生前的言论写成的。[18]
《灵性操练》迄今仍具有影响力,原因是它适用于教会的礼仪,可用于洗礼、门训、与上帝联合、赞美神等场合,任何想透过祷告和冥想来深化灵性的人皆可使用。[19]
当大格特鲁德26岁时,在1281年1月27日的一个晚上,晚祷后她看到一道强光。那道光是从神而来的,和蔼而又温柔地安抚她从月前开始内心的激动。另一方面,神又透过展示祂的救恩以粉碎她内心骄傲所成的虚荣及世俗。其后,她又在宿舍中遇见一位年长的修女,她鞠躬后抬头时却看到一位约十六岁的年轻少年站在她的后方。那可爱及友善的少年用温柔的言语对她说:“救恩已在你手中了,为何还充满悲伤呢?是否因没有辅导员,以致你被悲伤所淹没?”这时她肉体身处之地没变,但感觉像置身于唱诗席中,置身于她那惯常作奉献祈祷的角落中,同时她又听到:“我会拯救你,不要惧怕。”接着她便见到神捉住她的右手以表认可这承诺。[20]
她又听到神对她说:“你要舔我敌人的灰尘,及吸食荆棘上的蜜糖;但现在回到我身边时,我会欢迎你及使你沉醉于天国愉快的洪流中。”她听后感到灵魂在她当中溶化,并且渴望接近神。但她看见在神与她中间出现了庞大的树篱,看不见它的起头及结尾。而在树篱上长满荆棘以致她不能回到神的那边,神只是安慰她的灵魂。然后,她为着她的缺点及罪行而哭泣,因这毫无疑问是导致树篱把她和神分开的原因。她因着对神强烈的渴望而对神呼求:“仁慈的父呀,祢的慈悲超越一切的工作。”接着祂便把她立即放到祂的身边,实现了当初对她许的诺言。[21]
在11月11日(圣马丁纪念日),大格特鲁德听到神告诉她,将会接她回到祂身边,其后在复活节又时再一次听到神说类似的说话,但却多了一句,就是在她离世之前,祂要求她尽力四处传扬神的荣耀,及会延迟她的死期。及后,在某一个星期日,神又再与她对话,问她想立时死、还是想长期受病痛折磨而延迟死亡,她却把主权交给神决定,而神选择了让她留在地上更多的时日,同时承诺祂会在她的心中创建住处,又会把她藏在祂的心中并带领她得到永远的喜乐。她身患长期病患时,时常听到神与她对话及安慰她(她更试过死后复活)。后来,她问何时才能见主面及有何预兆,而神指出在她将死之时,会有两个最高贵的天使在她耳边说:“看呀,新郎来了,你去迎接祂吧。”,神更会亲自接她到祂的国度里。她知道后便开始为她的离世作预备,每个星期五她都会远离一切事物,更会背诵祷文。这行径维持一段时间后,神向她显现并展示其离世时的画面:她看到她安息在神的手臂上,又在公正年轻的少女下表现极度痛苦,同时看到很多的天使手拿着香炉围绕着她,他们都道出赞颂神的荣耀的祷告。 [22]
在大格特鲁德的观念里,身体是与神圣相遇的所在地,在身体里灵与神与遇。身体是这相遇的重要部分,它透过行动的联合(Union of action)反映了灵魂与基督的联合。当信徒拥有灵性与行动两种联合,就能被转化成为受苦的基督。[23]
大格特鲁德的灵性联合观以人的内心为中心。受圣伯纳德影响,大格特鲁德视心为所有情感、灵魂及意志的所在,也是与神真实、联合之爱的源头。而借着在心里与基督联合,人的身体与灵魂会渐渐转化,变出独有的神圣的色彩。
大格特鲁德认为她的心不单在灵里与基督连结,也与基督人性的心连结。由于基督的神人二性是不可分割的,因此基督的心既是人的心,也代表神完整又神圣的爱。大格特鲁德在灵性的联合上,曾在The Herald of Divine Love写出以下的经历:神将自己的圣心赐给她,成为神与大格特鲁德之间共通的记号。[24]据礼仪神学家Cyprian Vagaggini的说法,这种联合反映大格特鲁德的心已经达到只爱神之所爱的境界,这也意味她拥有对神亲密的知识、联合的喜乐以及最纯洁的爱。[25]
大格特鲁德除了藉灵性的联合被转化成基督,也藉外在行动的联合。属灵的联合是与基督人性的心连结,并藉它通向至圣者,行动的联合则是与历史性的、肉身所生的耶稣连结。大格特鲁德认为人除了要在心志上顺服基督,也必须要有行为。值得留意的是,她并非想模仿耶稣生平中的各种行为。她的想法是,只要是基于爱与敬拜,所有无论多琐碎的行动,都能连结于基督,[26]并借此得到属灵的好处。[27]这些行动本身并不能赚得恩典,也不是为了物质或属灵的奖赏而做,而是单单为了“神的荣耀和爱”。任何的行动都可以是因神的爱 而被激发,以致最终经历神的爱,因此行动本身也可以是一种赞美神的方式。在这些行动背后,必需与神的爱的连结, 神借此得着荣耀。[28]可见行动的联合不能独立于灵性的联合,行动的联合与灵性的联合同样重要。[29]
大格特鲁德认为行动与灵性的联合是互补的。当人在其中一种联合里经历受苦或喜悦,另一方也同样,就如大格特鲁德内心的圣痕使她能同时感受基督的痛苦哀愁和喜乐。[30]外在的行动是灵性的联合的具体表现,当两者都具备,人的内在和外在都会被转化成基督。[31][32]
大格特鲁德一直致力平衡这两种联合。她认为圣经教导信徒积极事奉,[33]她又重视蒙召服事社区的人应拥有行动的联合。[34] 纵使两者的程度未必对等,但行动及灵性的联合是同时存在的。正如Maria Teresa Porcile Santiso 形容,外在的行动其实是反映人内心所经历的那种爱的联合。外在行动必然与内在的联合一致,因此平衡事奉与灵性对于与基督联合非常重要。然而,如何达致平衡则因人而异,按各人独特的呼召而有所不同。 [35]
所有研究过大格特鲁德的学者(包括: Cyprian Vagaggini, Jean Leclercq, Pierre Doyere, Charles-André Bernard等) 都一致认同礼仪(Liturgy)是大格特鲁德一生中最重要的部分。大格特鲁德认为没有什么比礼仪更能够转化人的内心,使其能够装载神“满溢而神圣的柔情”。她也认为礼仪是重要的途径,用以验证信徒的个人灵修体验,以免偏离了正轨。[36]
对大格特鲁德而言,礼仪是追求与神深切联合的关键,借着礼仪,人能表达爱及祟拜。[37] 大格特鲁德的属灵观最主要的特色,是追求与受苦的基督联合,这正是礼仪的目标: 无论是灵性上、行动上的联合,目标都是将信徒彻底地转化成受苦的基督。大格特鲁德认为转化的最高境界是实质地变成基督,以致于双手有基督的伤口,[38]方法是透过冥想、沉思与那位在客西马利园里痛苦地祈祷的基督连结。那时的基督虽没有承受肉身的伤害,内心却因爱的缘故承受巨大的痛苦。[39]
礼仪对大格特鲁德有重大意义。第一,礼仪使她的灵性更丰富,对灵性有更深广的经历和理解。她效法先知以西结,准确地按礼仪历法记录她的异象,全部异象都是在弥撒里、时辰礼仪或个人灵修时发生。她通常不会直接引用圣经的经文,而是用礼仪化的武加大译本经文,这反映她不是被动地经历礼仪,而是容让礼仪塑造她的生命。[40] 对大格特鲁德而言,她在礼仪里所见、所了解、所触、所呼吸乃至所尝都使她的信心增强。她曾指没有其它方式比参与一场弥撒更能预备她与基督连结。[41]
第二,礼仪是大格特鲁德信仰的具体呈现,是她活现信仰的最直接途径。她认为礼仪的目标是联合全宇宙去作内在与外在的敬拜。而弥撒是礼仪的最中心。所有祭司与信徒联合一起并用相同的语言及行动敬拜,天使与圣徒也一起敬拜。大格特鲁德想像天上与地下同时发生敬拜,每个人都在圣体圣事中与基督连结,而又在敬拜中彼此连结,而且不单人类如此,所有受造物都一起参与敬拜。[42]正如一般家庭以习俗和互相了解来维系关系,大格特鲁德也视礼仪为属灵的家庭维系关系的方式。[43] 即使是万物中最差的部分,也能成为敬拜的方式。例如她碰见饥饿或是捱冷的小动物,她出于怜悯的将牠们的哀求转达上主,化为永恒的赞美,呼求上主怜恤祂的创造物并满足牠们的需要。[44]借此,大自然将灵魂提升至上主所在之处并发出赞美。[45]大自然不单是敬拜的平台,透过上主的行动,所有受造物都一起敬拜。大格特鲁德甚至认为,弥撒的影响是遍及整个世界—连时间空间都在敬拜。[43] 每一个时刻都有机会藉灵性与实质的行动达致与主的联合,每一个时刻都是整个神圣礼仪的一部分。每个人的一生都有其礼仪的重要性,即便是死亡也成为成圣的仪式。从Exercitia Spiritualia可见,每一个操练都代表人生的一个阶段。[46]
大格特鲁德认为圣体圣事是"sentire cum ecclesia" (与教会一起经历), 圣体圣事是为了基督的伴侣的好处,而庆祝是为了相交。但其实还有更深层的原因,致使圣体圣事对大格特鲁德的信心有那么大的影响。虽然她没有明显提到“真实存在”,但她确实相信基督的身体实质地存在于圣体里,[47]她认为在圣体圣事中,谦卑更胜于装饰的准备。她有如此经历,在圣体圣事中感到自己未完全预备好,但上主认为她的谦卑—朴实无修饰的样式更加蒙悦纳。[48]
这个灵性操练不单上给修士、修女使用,更容让所有信徒使用,圣灵于当中动工。操练是按著圣礼仪式来设计,透过不断默想及祈祷,与神更亲近。
第一步,想像自己正在进行浸礼。大格特鲁德指示操练者按著浸礼流程来默想﹕阅读教义、读出驱魔的语句、十字架手势……浸在浸池中…….等,但大格特鲁德省略了当中一些程序而又于操练加入了其他步骤,如邀请守护天使、拿着耶稣的受难像。大格特鲁德指出第一步的重点是要操练者灵里重生(new beginning in the Spirit),因此第一步的默想内容包含大量重生、重造、恢复等类似字眼,期望重生给操练者带来完全的信心、得胜的生命、坚忍的生命及灵里自由。第二步,主题是与神结婚,操练者渴求与神享受休闲,渴求永远与上帝面对面。第三步,圣餐礼是重生主题的另一个重要圣礼,所以第三步就是操练者默想自己领圣餐,透过默想获得重生的力量。
操练内容是基于修女的纪念转衣礼(Clothing of the nun)的习俗,修女服象征信徒愿意分别为圣,一生修道。信徒按著习俗的每一步来默想、祈祷,灵性得以转化。大格特鲁德指出,转化意指信徒愿意拒绝世上一切事物,心里只有基督,过程目标是信徒能够信仰成长、有爱的增长、成圣及清心。大格特鲁德要求操练者在祷告中想像:“我们一班信徒作为神的仆人雄伟地向神国的道路奔跑着”的图像,作为操练的结束。
操练内容是庆祝修院奉献礼(monastic consecration)的周年纪念。奉献礼中有三个重点部分﹕庄严的列队进场、祝福及祈祷。操练中,大格特鲁德按著原本奉献礼的程序(进场、反复念祷、授职包括加面纱和加冠和套介指、主教祝福、主教训勉、唱诗等等)作出小小的修改及省略了诅咒?(anathema)程序,以致操练者能够有效地默想。例如把主教训勉改为上帝训勉。然而,操练主题是属灵婚姻。基督是新郎,操练者是新娘。属灵婚姻是彼此盟约,誓约合二为一,再不分开,存在纯洁的爱,一同享受丰盛的生命。操练者最后要想像一场婚礼,在天国里欢欣鼓舞的图画。
操练内容是基于想像自己进行修士初愿礼(ceremony of monastic profession)。初愿礼是人对上帝回应的誓约声明,12岁或以上可以进行初愿礼;而奉献礼是神对立誓者的祝福(divine blessing for a person’s vow),25岁或以上才可以进行奉献礼。初愿礼包括进场、反复念祷、表白、接受修士条例、穿衣礼等等。最后,以圣餐及颂唱圣母玛利亚颂作结。操练目标是让操练者成为真正的基督跟随者,基督是生命的兄弟、引导者及同行者,所以操练过程中要按句子重复祈祷﹕“教我如何敬畏祢”、“指示我如何去爱祢”、“引导我如何跟随祢”、“神能够将黑暗变成光明”,让上帝取得操练者的心。
透过一堆形容与神合一的神秘经验的字词,让心灵与这些句子结合。大格特鲁德指出这个是象征圣婚神秘主义的操练。操练者与神立下婚约,与神合二为一,成为一灵,享受完全的爱。大格特鲁德利用灵性的感应(spiritual senses),透过尝味、触感、看见神,使操练者投入。神与操练者同在,心灵完全浸淫在上帝的爱里。操练加插了祈祷及圣婚神秘主义的内容,大格特鲁德利用修道生活的时辰颂祷时间(seven canonical hours),让操练者灵性增长,达到与神合一的效果。她改了祈祷的内容,定了七次祈祷如下:
有别于其他操练,内容并不是按仪式规例或经文来设计,而重点是结合了新郎的图像及音乐。唱歌及奏乐在这个操练里扮演重要的角色。操练者会更替地诵读“赞美神”的句子及唱赞美诗,目的不单是向上帝发出赞美,亦感谢神为我们所作的美好事情。过程中,大格特鲁德号召天与地来赞美,她会拨走灰麈、抬高自己、歌颂上帝,训勉操练者。她希望所有受造之物在神的荣耀中能够联合起来。
这个操练主题是死亡,大格特鲁德再次利用修道生活的时辰颂祷时间(seven canonical hours),更改当中内容主题(耶稣十架苦路),操练者按此内容默想,七次祈祷默想如下﹕
这七个阶段的默想让操练者纪念耶稣为着我们得生命而死亡,反思自己如何回应神的拯教。透过默想、想像、祈祷,大格特鲁德期望操练者最后能够自己的心单单向神,享受与神合一的完全爱,完美的婚姻恋爱。
大格特鲁德可以称得上是修道院的女儿,她对弥撒书和每日颂祷的掌握,前人无出其右; 她深黯这两种操练,知道如何利用它们帮助自己的灵命成长。她的一生完全、有力地活出圣本笃精神,堪称众圣之首。[49]
大格特鲁德虽然没有正式地被封为圣徒,但在1606年罗马教廷为记念她,设立了祷告、阅读及颂唱赞美诗的礼仪职事。教宗克勉十二世(Clement XII)把大格特鲁德的庆典延伸到普世教会。直至现在,每逢11月16日(她死亡的日子),仍然会为她庆祝。另外,教宗本笃十四世给了她“大”(Great) 的称号,以区分她与修道院院长哈克伯恩的格特鲁德(Gertrude of Hackeborn),并借此来认可大格特鲁德对灵性及神学的深度见解。[19]
大格特鲁德对炼狱里的灵魂表现了温柔的同情,并推动人为他们祷告。[50]因此,她为炼狱灵魂祈求。以下是圣大格特鲁德的祷文﹕“永恒的天父,我奉献给祢圣子耶稣最宝贵的血,联合今日世界各地的弥撒;为炼狱中所有神圣的灵魂、普世的罪人、普世教会中的罪人、 以及我自己家庭中的罪人, 虔诚祈求。阿门。”
也许因为这个原因,她的名与一个祷文有关联,就是据说(一个没有确定的来源、日期、在圣大格特鲁德的启示中也没有提到的传说):基督曾对她许诺,每次虔诚热心诵念这祷文一遍,就能够解救 1000 个炼灵,脱离炼狱。然而教宗李奥十三世(Leo XIII)却禁止这些关于据称能够通过祈祷而使灵魂脱离炼狱的操练。[51]
根据西班牙国王菲利普四世的请愿,大格特鲁德被宣布为西印度群岛的守护者。在秘鲁的信徒会为记念她举行盛大的筵席。另外,在新墨西哥的其中一个镇( Santa Gertrudis de lo de Mora)是以她的名命名,以此给予她荣誉。[52]
目前有大约1000位全职修女在位于爱达苛州的棉花市的圣大格特鲁德修道院学习。[53]在美国维珍尼亚州的列治文省,有一所以大格特鲁德命名的天主教日校,教授9-12年级的学生。[54]在美国密苏里州的华盛顿、[55]俄亥俄州的辛辛那提、[56]德萨斯州的金斯维尔、[57]伊利诺伊州的芝加哥等市,及加拿大新不伦瑞克省的胡士托市的教区,都已奉献予大格特鲁德。在爱尔兰凯里郡的基拉尼镇的法理村里有一所圣大格特鲁德教会。在美国加州的贝尔花园教区有一所以大格特鲁德命名的初中暨幼稚园。[58]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