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能力测验(GSAT,General Scholastic Ability Test[3]),简称学测,是在中华民国举行的一种大型考试,用来鉴定学生是否具有进入大学的基本常识。而固定每年七月举办的分科测验则是用于大学分发入学。

114年学科能力测验(2025/1/18~2025/1/20)
中华民国(台湾)——2025年1月18日
距今还有53
以当地时间计算
如发现倒数时间不准确,请点击此处刷新
Quick Facts 缩写, 类型 ...
学科能力测验
General Scholastic Ability Test
2023年木栅高工考场
缩写学测、GSAT
类型入学考试(读写)
主办方大学入学考试中心
测验内容单选、多选、选填(数学AB)、非选
目的申请大学入学
始于1994年,​30年前​(1994
考试时长
  • 国文 (综合/写作):90分钟
  • 英文/数学AB:100分钟
  • 自然/社会:110分钟
分数范围0-15(级分)
分数有效性该学年度
国家与地区 中华民国
语言中文、英文
每年考试人数 116,465(2022年)[1]
考试要求
  • 携带有效证件
  • 关闭电子产品
报名费
  • 集体报名:基本作业费200元、170元/科
  • 个别报名:基本作业费250元、170元/科
成绩接受方各大学[2]
网站www.ceec.edu.tw
Close

有别于过去的联考,学科能力测验用于中华民国的大学多元入学新方案,其成绩仅定位在中华民国各大学校系检定学生的“门槛”:依其特色、需要,先订定学科能力测验的标准,只有通过此一标准的考生,才可以参加中华民国的“大学甄选入学”或“大学考试分发入学”。也就是说,大学校系几乎都是依学科能力测验成绩的高低,作为该考生是否能进入该系就读的唯一依据。

学测作为中华民国大学入学方案中三大考试之一(另两大为四技二专统一入学测验大学入学分科测验),由大学入学考试中心(大考中心)负责统筹举办。报考资格为中华民国高级中等学校之三年级在学学生、毕业生或具同等学力者(如通过高中学力鉴定考试)。报名时间在每年11月;考试时间在次年1月底或2月初。

学测集体报名收费新台币基本作业费200元,考科测验费每科170元。若个别报名则酌收基本作业费250元,考科测验费每科170元。

历史

Thumb
2002年学科能力测验准考证

学测第一次举行的日期是1994年(民国83年),配合当时中华民国的大学多元入学方案所实施。并减低过去学科测验分数为绝对入学标准的比例,让高中生在学成绩和表现比例加大,升学的机会也提高。

日期

现今学测的日期大都订在农历过年之前。

近几年大学学测的日期如下:

  • 2011年1月27、28日(星期四、五)
  • 2012年1月17、18日(星期二、三)
  • 2013年1月27、28日(星期日、一)
  • 2014年1月18、19日(星期六、日)
  • 2015年2月1、2日(星期日、一)
  • 2016年1月22、23日(星期五、六)
  • 2017年1月20、21日(星期五、六)
  • 2018年1月26、27日(星期五、六)
  • 2019年1月25、26日(星期五、六)
  • 2020年1月17、18日(星期五、六)
  • 2021年1月22、23日(星期五、六)

自2022年开始,题型适用108课纲,且考试日程延长为三日。[4]

  • 2022年1月21、22、23日(星期五、六、日)
  • 2023年1月13、14、15日(星期五、六、日)
  • 2024年1月20、21、22日(星期六、日、一)
  • 2025年1月18、19、20日(星期六、日、一)

测验目标

学测主要是为大学校系初步筛选学生而设计,其测验目标为下列四项,用来评量考生:

  1. 是否具备高中生应有的基本学科知能
  2. 是否具备接受大学教育应有的基本知能
  3. 通识导向,结合生活或集成不同领域
  4. 重视理解与应用的能力

自108年学测起,改以科目自由报考的方式(五选四)选择专业人才。

考试科目

国文(分为综合测验和写作)、英文、数学(代数几何)、社会(地理、历史、公民与社会)、自然(生物、物理、化学、地球科学)。

98学年度起,社会考科以“公民与社会”取代“三民主义现代社会”。

108学年度起,大学科系至多采计四科,考生可依照理想大学科系的需求门槛选择科目报考,由五科必考改制为五科选考(大学端最多采计四科)。

111学年度起,考题采用混合题型、并使卷卡合一,考试科目包括国文考科(含国语文综合能力测验与国语文写作能力测验)、英文、数学A、数学B、社会、自然等考科。考生可自由选考科目,各科成绩均采级分制,用于个人申请入学时各科最高为15级分,用于考试分发入学时各科最高为60级分。

历届报考人数

More information 年, 人数 ...
人数
2024年 12万0195
2023年 11万8559
2022年 11万6465
2021年 12万8600
2020年 13万3446
2019年 13万8387
2018年 13万6465
2017年 12万8760
2016年 13万5583
2015年 14万6035
2014年 14万7478
2013年 15万0030
2012年 15万4560
2011年 14万6302
2010年 14万2129
2009年 14万1858
2008年 15万0014
2007年 15万3364
2006年 16万1567
2005年 16万0522
2004年 15万7544
2003年 16万4521
2002年 14万6638
2001年 13万2168
2000年 11万1156
1999年 9万0644
1998年 5万9806
1997年 4万7816
1996年 3万7047
1995年 2万5538
1994年 8224
Close

考试时间

随考招制度变化,学测各科的考试时间有多次变革。以下列出的是一般考生的考试时间,特殊考生另有规定。

107学年度前

国文为120分钟,其余各科均为 100 分钟。[注 1]

More information 时间, 第1节 ...
考试日程表(民国107年以前)
时间 第1节 第2节 第3节
第一天 国文

(09:20-11:20

数学

(13:00-14:40)

社会

(15:20-17:00)

第二天 英文

(09:20-11:00)

自然

(13:00-14:40)

Close

107学年度[注 2]

除国文(选择题)及国写为 80 分钟外,其余各科均为 100 分钟。

More information 时间, 第1节 ...
考试日程表(民国107年)
时间 第1节 第2节 第3节
第一天 社会

(09:20-11:00)

数学

(13:00-14:40)

国文(选择题)

(15:20-16:40)

第二天 英文

(09:20-11:00)

自然

(13:00-14:40)

国写

(15:20-16:40)

Close

108-110学年度

国文(选择题)80 分钟,国语文写作能力测验(国写)90分钟;英文、数学考科各 100 分钟,社会、自然考科各 110 分钟。

More information 时间, 第1节 ...
考试日程表(民国108年、109年)
时间 第1节 第2节 第3节
第一天 英文

(09:20-11:00)

国文(选择题)

(12:50-14:10)

社会

(15:00-16:50)

第二天 数学

(09:20-11:00)

国写

(12:50-14:20)

自然

(15:00-16:50)

Close
More information 时间, 第1节 ...
考试日程表(民国110年)
时间 第1节 第2节 第3节
第一天 英文
(09:20-11:00)
国文
(12:50-14:10)
社会
(15:20-17:10)
第二天 数学
(09:20-11:00)
国写
(12:50-14:20)
自然
(15:20-17:10)
Close

111学年度起

国综90分钟,国写90分钟,英文及数学:100分钟,社会及自然:110分钟。

More information 时间, 第1节 ...
考试日程表(民国111年)
时间 第1节 第2节 第3节
第一天 数学A
(09:20-11:00)
自然
(12:50-14:40)
第二天 英文
(09:20-11:00)
国综
(12:50-14:20)
国写
(15:20-16:50)
第三天 数学B
(09:20-11:00)
社会
(12:50-14:40)
Close

课纲范围

108课纲范围(111年起适用)

More information 考科, 范围 ...
考科 范围
国文综合测验 必修国文(第一册~第五册)
国文写作测验 知性题一题、感性题一题
英文 必修英文(第一册~第五册)
数学A 10 年级必修数学、11 年级必修数学 A 类(第一册~第四册)
数学B 10 年级必修数学、11 年级必修数学 B 类(第一册~第四册)
社会 必修历史、必修地理、必修公民与社会(第一册~第三册)
自然 必修物理、必修化学、必修生物、必修地球科学(含探究与实现)
Close
  • 备注:
  1. 因应108课纲之素养导向,各考科题型分为:选择题(包含单选、多项选择题)、选填题(数学科)、非选择题、混合题
  2. 混合题是由选择、选填和计算(数学科)、填充(数学科以外)、非选择题等题型组合而成的题组。
  3. 数学A为自然组学生、社会组部分学生应考;数学B为社会组学生应考。
  4. 国文考科包括国综与国写,成绩各占50%,分节施测。
  5. 社会考科中的历史、地理、公民与社会三科试题所占比例相当。
  6. 自然考科中的物理、化学、生物与地球科学四科试题所占比例相当,并包括探究与实现的学习内容。

99课纲范围(102年-110年适用)

More information 考科, 范围 ...
考科 范围
国文(选择题) 高一必修科目国文、高二必修科目国文、高三上必修科目国文(107年后适用)
英文 高一必修科目英文、高二必修科目英文、高三上必修科目英文(107年后适用)
数学 高一必修科目数学、高二必修科目数学A
社会 高一必修科目历史、必修科目地理、必修科目公民与社会
高二必修科目历史、必修科目地理、必修科目公民与社会
自然 必修科目基础生物、必修科目基础物理(一)、必修科目基础化学(一)
必修科目基础地球科学、必修科目基础物理二A、必修科目基础化学(二)
国语文写作能力测验 知性题一题、感性题一题
Close
  • 102、103年学测英文听力作为甄选入学审查参酌资料之一;104年起为学测指考必考科目之一。
  • 备注:
  1. 国文、社会考科的历史部分依95课纲的内容命题。(※国文、社会考科的历史部分于104学测起依101课纲命题。)
  2. 数学、物理皆于高二开始分为A版与B版:A版课程为基础单元课程内容;B版课程则包含基础与高级单元课程内容。
  3. 99课纲的学测(102年施测)之自然考科范围:基础物理(一)全、基础物理(二)A、基础化学(一)全、基础化学(二)全、基础生物、基础地球科学
  4. “基础生物”课本书商分成上下两册
  5. “基础地球科学”课本书商分成上下两册
  6. 备注第二点所列“基础物理(二)A”为高二社会组用书,仅有一册,学习时间为一个学期。自然组用书为“基础物理(二)B”课本书商分成上下两册。
  7. 107学测起,原国文考科始拆分为“国文科(选择题)”与“国语文写作能力测验”,并且增加测验题数。两科成绩合并为国文科成绩,计分方式为两科测验分数各占50%。

旧范围(102年起停用)

More information 考科, 范围 ...
考科 范围
国文 高一国文、高二国文
英文 高一英文、高二英文
数学 高一数学、高二数学
社会 高一历史、地理、公民与社会
高二历史、地理、公民与社会
自然 高一基础生物、基础物理、基础化学、基础地球科学(见备注)
高二生物、物理、化学、地球与环境(见备注)
Close
  • 备注:
  1. 99课纲的学测(102年施测)之自然考科范围:基础物理(一)全、基础物理(二)A、基础化学(一)全、基础化学(二)全、基础生物(1)、基础地球科学
  2. 备注第一点所列“基础生物(1)”课本书商简称为“基础生物”并分成上下两册。
  3. 备注第一点所列“基础地球科学”课本书商分成上下两册。
  4. 备注第一点所列“基础物理(二)A”为高二社会组用书,仅有一册,学习时间为一学期。自然组用书为“基础物理(二)B”课本书商分成上下两册。

题型

More information 考科, 题型(110学测前适用) ...
考科 题型(110学测前适用) 备注
单项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注1) 选填题

(注2)

非选择题
国文(选择题) 34题 8题
英文 字汇测验15题、克漏字15题、文意选填10题、阅读测验16题 中译英2题、英文作文1题
数学 共20题 (注2)
社会 72题
自然 68题 注3
国语文写作能力测验 2大题 注4
Close
  • 备注:
  1. 多项选择题之各选项独立计分,答错须倒扣至该小题0分为止。其中自然科之多项选择题会提示各题应选几项,而国文科、数学科之多项选择题不会提示应选几项。
  2. 选择式填充题(选填题)”为数学科的特殊考法。各填充题根据该题应填入之数字或符号数目给予相对应的格子数目,并且格子中只能选择填入数字0~9或符号“-”及“±”,考生须于相对应之题号在答案卡上划记。该题型之目的为方便读卡阅卷。
  3. 自然考科试题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分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综合题(单选、多选混合),试题内容以高一为主,难易度较第二部分简单,该部分占40题,每题2分,满分80分。第二部分为单选、多选混合题型,试题内容以高二为主,命题方向较生活化也较复杂,考生须具备多面向知识方可作答,该部分占28题,每题2分,满分48分,超过48分者以48分计。
  4. 国语文写作能力测验为107学测起新增的考科。两大题的写作题目分别为知性题一题、感性题一题。
More information 考科, 题型(111学测适用) ...
考科 题型(111学测适用) 备注
单项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注1) 选填题

(注2)

混合题(注3)或非选择题
国综 25题 7题 2大题
英文 字汇测验10题、克漏字10题、文意选填10题、篇章结构4题、阅读测验12题 混合题1大题、中译英2题、英文作文1题
数学A 各6题 5题 混合题各1大题3个小题 (注2)
数学B 7题 各5题
社会 46题 混合题共9大题
自然 36题 混合题共6大题
国语文写作能力测验 2大题 注4
Close
  • 备注:
  1. 多项选择题之各选项独立计分,答错须倒扣至该小题0分为止。其中自然科之多项选择题会提示各题应选几项,而国文科、数学科之多项选择题不会提示应选几项。
  2. 选择式填充题(选填题)”为数学科的特殊考法。各填充题根据该题应填入之数字或符号数目给予相对应的格子数目,并且格子中只能选择填入数字0~9或符号“-”及“±”,考生须于相对应之题号在答案卡上划记。该题型之目的为方便读卡阅卷。
  3. 混合题是108新课纲全新题型,是一个由单选、多选、选填(数学科)、填充(数学科以外)、非选组成的题组。
  4. 国语文写作能力测验为107学测起新增的考科。两大题的写作题目分别为知性题一题、感性题一题。

计分

学测为了不要让考生为了几分的成绩差距而计较,于是舍弃传统以原始分数为直接成绩标准的方式,而改用“级分制”,每科最高为15级分(即为满级分)。若原始分数为0分者即为0级分,所以只要有分数则不会是0级分。因为共有五考科,所以学测总级分最高可达75级分(111学年度起数学分为A跟B两考科,因此共有六考科90级分),在五取四的制度实施后基本上满分为60级分。

级分之换算先以该科前面1%考生(取整数小数无条件进位)的平均原始分数除以15(取至小数第二位,第三位四舍五入)作为各该科之级距,原始得分0分者为0级分,每增加一个级距,依次往上得1、2、3、......,最高为15级分,由此得出考生的成绩落在那个区间即为该级分(缺考以0级分计)。

  • 例如某年到考考生为161,567人,而某考科总分为100分
  1. 取前1%的1616人(1615.67小数无条件进位)原始成绩总和,假设为151,497分
  2. 将此分数平均(先不四舍五入)后再除以15得6.25(6.249小数第三位四舍五入),则6.25即为级距(111学年度起级距采用到小数点后五位[5],6.249876小数点第六位四舍五入得到6.24988为级距)
  3. 原始分数0分者为0级分
  4. 0.01~6.25为1级分,6.26~12.50为2级分……依此类推,81.26~87.50为14级分
  5. 15级分是87.51~100(满分)

历届级分换算表[6]

  • 因为表格有限,以下只列出历年级距,级距乘以级分即为该级分最高分数上限。
  • 例如级距5.5,则12级分最高分为66分,加上0.01分则为13级分最低分数下限。
  • 88年度-92年度,级距至小数点后三位,其他年份皆为小数点后二位。
  • 87年度以前只分全均标全后标,各科总级分为10级分。83年度无资料。
  • 91年度起,增加底标,92年度以前总级分的分布无资料。
  • 各年度学测统计资料请参考[7]

级距表

More information 年度, 科目 ...
年度 科目 级距 顶标 前标 均标 后标 底标
113年度 国文 5.29000 13 12 11 9 8
英文 6.19600 13 11 8 5 3
数学A 6.16733 12 10 7 5 3
数学B 6.15000 12 9 6 4 3
社会 8.13667 13 12 10 8 6
自然 8.03933 13 12 9 6 5
总级分 国文+英文+数学A+社会 51 45 36 27 20
总级分 国文+英文+数学B+社会 51 44 35 26 20
总级分 国文+英文+数学A+自然 51 45 35 25 19
112年度 国文 5.21933 13 12 11 9 8
英文 6.11533 13 11 8 5 4
数学A 6.37467 11 9 7 5 4
数学B 6.38067 12 10 7 4 3
社会 7.84333 12 11 9 8 6
自然 7.57200 13 11 9 6 5
总级分 国文+英文+数学A+社会 49 43 35 25 22
总级分 国文+英文+数学B+社会 50 44 35 26 21
总级分 国文+英文+数学A+自然 50 43 35 25 21
111年度 国文 5.34000 13 12 10 9 7
英文 6.20867 13 12 8 5 4
数学A 5.56133 10 8 6 4 3
数学B 6.59867 13 11 8 4 3
社会 8.26200 13 12 11 9 7
自然 8.05133 14 12 10 7 5
总级分 国文+英文+数学A+社会 47 43 36 30 25
总级分 国文+英文+数学B+社会 49 44 36 28 23
总级分 国文+英文+数学A+自然 50 44 34 25 19
110年度 国文 5.38 13 12 11 9 8
英文 6.23 13 12 8 5 4
数学 6.03 11 9 6 4 3
社会 8.33 13 12 10 8 7
自然 8.27 13 12 8 6 5
总级分 国文+英文+数学+社会 47 42 35 28 22
总级分 国文+英文+数学+自然 50 44 34 26 21
109年度 国文 5.47 13 13 11 9 8
英文 6.35 14 12 9 6 4
数学 6.67 14 13 9 5 4
社会 8.82 13 12 10 8 7
自然 8.35 13 11 8 6 5
总级分 国文+英文+数学+社会 51 47 39 30 24
总级分 国文+英文+数学+自然 53 48 38 28 22
108年度 国文 5.63 13 13 11 9 8
英文 6.38 14 13 10 5 4
数学 6.67 14 12 9 5 4
社会 8.16 13 12 10 9 7
自然 8.27 13 11 8 6 5
总级分 国文+英文+数学+社会 51 46 39 30 23
总级分 国文+英文+数学+自然 52 47 37 28 21
107年度 国文 5.28 13 12 11 9 8
英文 6.34 14 13 10 6 4
数学 6.65 12 10 6 4 3
社会 8.88 13 12 10 8 7
自然 8.00 12 10 8 6 5
总级分 63 56 45 35 28
106年度 国文 5.81 13 12 11 9 7
英文 6.28 13 11 8 5 4
数学 6.29 11 9 6 3 2
社会 8.75 14 13 11 9 7
自然 8.28 13 12 9 6 5
总级分 62 55 44 34 27
105年度 国文 5.63 13 12 10 9 7
英文 6.34 14 12 9 6 4
数学 6.48 12 10 7 4 3
社会 8.53 13 12 10 8 7
自然 8.36 13 11 9 6 5
总级分 62 56 45 35 28
104年度 国文 5.90 13 13 11 10 8
英文 6.32 14 12 9 6 4
数学 6.53 12 10 7 4 3
社会 9.06 14 13 11 9 7
自然 8.33 13 11 9 6 5
总级分 63 57 47 36 28
103年度 国文 5.93 13 12 11 9 7
英文 6.31 14 12 10 6 4
数学 6.67 13 11 8 5 3
社会 8.81 14 13 11 9 8
自然 8.39 13 11 9 6 5
总级分 65 59 49 37 28
102年度 国文 5.90 13 12 11 9 7
英文 6.31 14 13 10 6 4
数学 6.42 12 10 7 4 3
社会 8.86 14 13 11 9 7
自然 8.16 13 11 9 6 5
总级分 63 57 47 36 27
101年度 国文 6.15 14 13 11 9 7
英文 6.38 14 12 10 6 4
数学 6.57 13 11 7 4 3
社会 8.55 14 13 11 9 8
自然 8.21 14 12 9 6 5
总级分 65 59 49 37 28
100年度 国文 5.59 13 12 11 9 8
英文 6.36 14 13 10 6 4
数学 6.67 13 11 7 4 3
社会 8.09 13 12 10 8 7
自然 8.37 13 12 9 7 6
总级分 64 58 48 37 28
99年度 国文 5.85 13 12 11 9 7
英文 6.20 13 11 8 5 4
数学 6.32 10 8 5 3 2
社会 8.45 14 13 11 9 8
自然 8.10 13 11 9 7 6
总级分 60 54 45 35 27
98年度 国文 5.94 14 13 11 10 8
英文 6.25 13 11 8 5 4
数学 5.97 11 9 6 4 3
社会 8.56 14 13 11 9 8
自然 7.91 12 11 9 7 6
总级分 60 55 46 37 29
97年度 国文 5.84 13 12 11 9 8
英文 6.36 14 13 10 6 4
数学 6.51 11 9 6 4 2
社会 6.92 13 11 10 8 7
自然 8.02 13 11 9 7 5
总级分 60 54 45 35 27
96年度 国文 5.86 13 13 11 10 8
英文 6.25 13 11 8 5 4
数学 6.27 10 8 6 4 3
社会 7.31 13 12 10 9 7
自然 7.97 13 11 9 7 5
总级分 59 53 45 36 29
95年度 国文 5.63 13 12 10 8 7
英文 6.25 13 11 8 5 4
数学 6.67 12 10 6 4 3
社会 7.77 13 12 10 8 7
自然 8.00 12 10 8 7 5
总级分 60 53 44 34 27
94年度 国文 5.52 13 12 10 8 7
英文 6.13 13 11 8 5 4
数学 6.41 11 9 6 4 2
社会 7.85 13 12 11 9 8
自然 7.98 13 12 9 8 6
总级分 59 53 45 36 28
93年度 国文 5.38 13 12 11 9 8
英文 6.19 12 11 8 5 4
数学 6.51 11 9 6 4 3
社会 7.58 13 12 11 9 8
自然 8.12 13 12 10 8 7
总级分 59 53 45 38 31
92年度 国文 5.313 13 12 10 8 6
英文 6.058 12 10 7 4 3
数学 6.463 10 8 5 2 1
社会 7.903 13 13 11 9 8
自然 7.699 12 11 9 7 6
总级分 58 53 45 36 29
91年度 国文 5.631 13 12 10 8 7
英文 6.075 13 11 8 6 4
数学 6.501 11 9 7 4 2
社会 8.513 14 13 12 10 8
自然 7.887 12 11 9 7 6
90年度 国文 5.650 13 12 10 9
英文 5.890 12 10 7 5
数学 6.366 11 9 6 3
社会 8.933 13 11 9 7
自然 8.166 12 10 8 6
89年度 国文 5.493 13 12 11 9
英文 5.859 12 11 8 6
数学 6.627 12 11 8 5
社会 8.470 12 11 9 8
自然 8.313 12 10 8 6
88年度 国文 5.553 13 12 11 9
英文 5.750 12 10 8 6
数学 6.620 12 10 7 5
社会 8.344 12 11 9 7
自然 7.785 11 10 8 5
87年度 国文 9.20     6 5
英文 9.85     5 4
数学 10.00     4 2
社会 14.60     6 5
自然 13.40     5 4
86年度 国文 8.85     6 5
英文 9.90     4 3
数学 10.00     3 2
社会 15.40     6 5
自然 13.20     5 4
85年度 国文 8.85     7 6
英文 9.65     5 3
数学 10.00     4 3
社会 14.80     6 5
自然 13.00     5 4
84年度 国文 9.10     6 5
英文 9.55     5 4
数学 10.00     5 3
社会 15.50     6 5
自然 9.65     5 4
Close

标准

各学科及总级分各订有五项标准(计算均不含缺考生,总级分不含五科都缺考的考生),计算方式如下:

  • 顶标:成绩位于第88百分位数之考生级分
  • 前标:成绩位于第75百分位数之考生级分
  • 均标:成绩位于第50百分位数之考生级分
  • 后标:成绩位于第25百分位数之考生级分
  • 底标:成绩位于第12百分位数之考生级分

延续上面例子(到考考生为161,567人):

  1. 成绩由低至高排序,取第142,179名考生的成绩为顶标(161,567 × 88% = 142,178.96,取整数,小数无条件进位)
  2. 成绩由低至高排序,第121,176名考生的成绩为前标
  3. 成绩由低至高排序,第80,784名考生成绩为均标
  4. 成绩由低至高排序,第40,392名考生成绩为后标
  5. 成绩由低至高排序,第19,389名考生成绩为底标

成绩使用之主要招生管道

  • 大学甄选入学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分为“繁星推荐”及“个人申请”两管道,原本规定学测其中一科成绩不得为0级分,108年起取消此限制,通常考生在选填志愿时,会先做落点分析,判断成绩对于自己的理想校系是否有利。
    • 检定:校系订定的标准,通过此标准的考生才能获取下一阶段评比的资格。
    • 采计(选用):列入计分的考科,作为录取与否的依据。

除此之外,尚有离岛原住民学生保送甄试、科技校院日间部四年制申请入学(四技申请入学)中央警察大学单独招生、军校申请入学等使用。

五选四制度

108学年度起学科能力测验必考五科改为选考,大学端最多参采四科,旨在鼓励学生多元学习。

参考资料

注解

参见

外部链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