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坌坑文化(台湾话:Tuā-hun-khinn bûn-huà)是台湾新石器时代的文化中最早的一层,名称来自大坌坑遗址。该文化的分布地区,包括东亚大陆东南沿海和附近岛屿一带。从各遗址或研究所得的推测年代不一,大致上约距今7,000年至4,700年之间。
因出土的文物于陶器口有绳纹,又称为绳纹陶文化。
与南岛语族的关系
大坌坑文化可能涉及南岛语族起源,是可能的原南岛语族人群。
地方类型
此文化在各地与不同时间有所差异,可以分成:大坌坑、八甲、凤鼻头(菓叶)、月眉等地方类型。
遗址
可见大坌坑文化的遗址包括:新北市的大坌坑遗址;台北市的芝山岩遗址;台中市的安和遗址;台南市的南关里遗址与八甲遗址;澎湖县的菓叶遗址;高雄市的凤鼻头遗址;以及台东县的长光遗址等。
参考来源
- 刘益昌. 大坌坑文化. 台湾大百科全书
- 臧振华. 再论南岛语族的起源与扩散问题. 南岛研究学报. 2012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