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缪尔·B·罗伯茨号护航驱逐舰(英语:USS Samuel B. Roberts DE-413)是二战期间美国海军的一艘约翰·C·巴特勒级护航驱逐舰,以瓜达康纳尔岛战役阵亡的美国海军登陆艇舵手塞缪尔·布克·罗伯茨(Samuel Booker Roberts)为名,并于1944年1月20日下水。
塞缪尔·B·罗伯茨 USS Samuel B. Roberts (DE-413) | |
---|---|
概观 | |
舰种 | 护航驱逐舰 |
拥有国 | 美国 |
舰级 | 约翰·C·巴特勒级护航驱逐舰 |
制造厂 | 德克萨斯州休士顿布朗造船厂 |
动工 | 1943年12月6日 |
下水 | 1944年1月20日 |
服役 | 1944年4月28日 |
结局 | 1944年10月25日在萨马岛海战中战沉 |
除籍 | 1944年11月27日 |
技术数据 | |
空载排水量 | 1350吨 |
满载排水量 | 1745吨 |
全长 | 306呎(93米) |
吃水 | 13.4米(44呎) |
锅炉 | D型快速锅炉2座 |
动力 | 齿轮式蒸汽涡轮发动机2座,2轴推进 |
功率 | 12,000匹轴马力(8,900千瓦特) |
最高速度 | 24节 |
续航距离 | 6000浬@12节 |
武器装备 | 2座Mk12 5吋38倍径炮 2座波佛斯40毫米高射炮 10座厄利孔20毫米机炮 3座21吋鱼雷发射管 8座深水炸弹发射器 1座迫击炮投掷器,使用刺猬炮 2条深水炸弹投轨 |
塞缪尔·B·罗伯茨号于马努斯岛加入了呼号“塔菲3”(Taffy 3)的第七舰队第77.4特遣舰队第三分队后,便马上爆发萨马岛海战,塞缪尔·B·罗伯茨号于1944年10月25日于这场战役中战沉后,其英勇的战斗表现被誉为“像战舰般战斗的护航驱逐舰”。[1]
2022年6月22日,由美国探险家维克多·维斯科沃(Victor Vescovo)所率领的深海探险船在菲律宾海6,895米深的海床上发现了罗伯茨号的残骸,打破了先前6,469米深的纪录,成为世界上最深的已发现沉船[2]。
介绍
塞缪尔·B·罗伯茨号的舰名,是来自一位名为塞缪尔·布克·罗伯茨(Samuel Booker Roberts)的美式步兵登陆艇舵手,1942年9月27日罗伯茨在瓜岛自愿参加了一场救援任务,任务目的是用登陆艇撤回被日军包围的一个美军海军陆战队连队,不过过程中却被日军强大的炮火所阻击,罗伯茨决定自愿驾驶登陆艇驶向日军的战线借此吸引敌军火力,直到所有海军陆战队连队撤离为止。
罗伯茨在美军陆战队员撤离的过程中,被日军的炮火重创,身受重伤,第二天便撒手人寰,罗伯茨逝世之后,因为其英勇的表现而被授予海军十字勋章。
为了纪念罗伯茨的壮举,美国海军决定用他的名字为1944年下水的约翰·C·巴特勒级护航驱逐舰(DE-413)命名。[1]
舰历
1943年12月6日,塞缪尔·B·罗伯茨号在德克萨斯州休士顿的布朗造船公司铺设龙骨动工。
1944年1月20日,塞缪尔·B·罗伯茨号下水,并由塞缪尔·布克·罗伯茨夫人命名。
1944年4月28日,正式服役。[1]
塞缪尔·B·罗伯茨号加入了昵称“塔菲3”的第七舰队第77.4任务部队第三小队后,便马上爆发了萨马岛海战,1944年10月25日上午,塞缪尔·B·罗伯茨号正在为护航航空母舰护航,当时这小队正在为陆军提供空中支援,突然一支由32艘日本舰艇组成的日本中央舰队从海平面袭来,并发起攻击,7点35分,塞缪尔·B·罗伯茨号驶向了交火区,并冲向了重巡洋舰鸟海号,舰长柯普兰(Copeland)利用舰上广播说:“本舰将进行鱼雷突击,我知道这恐怕是杯水车薪,但我们仍将忠于职守。”(We're making a torpedo run. I know the outcome is doubtful, but we will do our duty.)之后塞缪尔·B·罗伯茨号在烟幕下接近鸟海号至距离4.6公里处,在接近鱼雷射程后发射了三枚鱼雷,其中一枚击中了鸟海号的舰艉。之后塞缪尔·B·罗伯茨号与日军舰队周旋了一个小时,发射了600枚以上的5吋(13厘米)炮弹,8点51分,塞缪尔·B·罗伯茨号被两发炮弹射中,一发击毁了后部的5吋(13厘米)火炮,另一发则击毁了一座锅炉,速度被降到只剩17节。之后塞缪尔·B·罗伯茨号使用了仅存的5吋(13厘米)火炮对筑摩号造成重创,并摧毁她的三号炮塔。
塞缪尔·B·罗伯茨号最终被金刚号的3枚14吋(36厘米)炮弹击中,摧毁了最后一座锅炉。9点35分,舰上官兵销毁了所有舰上声纳和密码本等设备后,舰长便下达了弃舰命令,30分钟后,塞缪尔·B·罗伯茨号带着90名乘员葬身海底,有120位乘员幸免于难。[1]
荣誉
塞缪尔·B·罗伯茨号的壮举在军中传开,并被誉为“像战舰般战斗的护航驱逐舰”。该舰与“塔菲3”的成员也获得了战斗星章和美国总统部队嘉许奖。[1]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