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里希·奥尔巴赫(德语:Erich Auerbach,1892年11月9日—1957年10月13日)是一位德国语文学比较文学文学评论家。[1]

生平

1892年出生于柏林,父母均为犹太人。先于弗赖堡大学学习法学,又到海德堡大学攻读博士学位,1913年毕业,论文题目为《参与新刑法典的预备工作》(Die Teilnahme in den Vorarbeiten zu einem neuen Strafgesetzbuch)。[2]毕业后于柏林国立图书馆任职。

一战间,曾参军,负伤,获铁十字勋章[3]

出院后,于弗里德里希-威廉姆斯大学(Friedrich-Wilhelms-Universität)学习罗曼语语文学,导师Erhard Lommatzsch,后随导师至格赖夫斯瓦尔德大学,1921年获博士学位,论文题目为《论意大利与法国早期文艺复兴小说的技巧》(Zur Technik der Frührenaissancenovelle in Italien und Frankreich)。

1929年,获Karl Vossler推荐,随Leo Spitzer至马尔堡大学,自柏林国籍图书馆至马尔堡大学图书馆,同年获特许任教资格,论文题目为《但丁之为尘世诗人》(Dante als Dichter der irdischen Welt)。[4]

1930年,Leo Spitzer赴科隆大学任职,奥尔巴赫遂接任其马尔堡大学教席,同年10月28日,正式任命为罗曼语文学讲座教授(Lehrstuhl)。其后纳粹主义大兴,1935年,纳粹德国通过《帝国公民法》德语Reichsbürgergesetz,同年年底,根据法律第三条规定被迫退休。后居家逃往土耳其,任教于伊斯坦布尔大学共十一年。[5] 1940年,其德国籍因纽伦堡法案被纳粹德国剥夺,成为无国籍人,直至1945年盟国管制理事会第一号法律废除纽伦堡法案。[6]

1947年前往美国,获美国籍,先后任教于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耶鲁大学

1957年于康涅狄格州沃灵福德逝世,享年64岁。

著作

身后,有人将其文章集为一帙,名为《罗曼语语文学论文全集》(Gesammelte Aufsätze zur romanischen Philologie),1967年出版,[7]2018年再版[8]

英文翻译有Time, History and Literature

知名著作有《摹仿论》,是对文学中的现实主义的经典研究著作。

此外,对但丁钻研极深,有人誉为同时代最出色的但丁学者。

其《世界文学的语文学》(Philologie der Weltliteratur)一文,有人誉为开创比较文学研究基石。

其他知名作品有 FiguraPassio als Leidenschaft 等等。

还翻译了维柯的著作及克罗齐对其相关研究。

参考来源

外部链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