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埃律西昂平原(Elysium Planitia),又称极乐平原,是位于火星埃律西昂山南方赤道上的宽阔平原,地势平缓,海拔约-2公里,东西横跨约三千公里。范围为南纬4.9度至北纬9.9度,东经130度至180度。
埃律西昂平原 | |
---|---|
位置 | 埃律西昂南方 |
经纬 | 1.98°N 155°E |
直径 | 3000公里 |
埃律西昂平原是火星最年轻的火山区之一,小火山与地表裂隙喷发出熔岩,堆积出熔岩平原,而熔岩平原在地壳受到压力下被切开形成槽沟,水继而释出造成洪水、刻画河道,而河道又被新喷发的熔岩流覆盖。这些事件发生于中、晚亚马逊纪。[1]
由于此处有一大片暗区:科柏洛斯(Cerberus),埃律西昂平原的中、东部常又称为科柏洛斯平原(Cerberus Plains)或称科柏洛斯。
板流[2](platy flow,或称板状熔岩流(platy lava flow)、筏板(rafted plates)等)遍布此处,尤其位于马尔提谷(Marte Valles),形状有如原本是一整块的板子在碎裂之后漂散开来,每块约数百米宽。2000年以前,火星全球勘测者已观测到此特征,成因尚未有定论,可能是低黏度、高温、快速流动的熔岩流,凝固的表层被下方仍在流动的熔岩流拉开、分离而形成;但亦可能是泥流的遗迹。[3]2005年John B. Murray等人根据火星快车号的照片推测位于阿萨巴斯卡谷末端科柏洛斯平地(Cerberus Palus)[4][5]的板流可能是被沙尘覆盖的冰海,位置为5°N 150°E。[6]但亦有反驳的证据,如火星全球勘测者的照片中,小撞击坑的型态显示下方物质是固态岩石而不是冰[7],不过此撞击坑并非位于冰海假说地点,而是在他处的板流。
2006年火星勘察卫星抵达火星后,更高分辨率的HiRISE照片显示这些曾经有水流过的峡谷,甚至大部分的埃律西昂平原,表面皆被一层熔岩覆盖。[8]借由火星快车号的雷达(MARSIS)与火星勘察卫星的浅地层雷达(SHARAD)对冰海假说地点的地下雷达回波分析,结果不符合冰海假说[9],而符合火山起源,即由熔岩组成。[10]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