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地球地幔中上升的異常熾熱岩石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地幔热柱(英语:Mantle plume)或热柱或地幔柱是地球等行星地幔热对流的一种方式。较热的岩石由地幔底部一路上升至地幔顶部,此时岩石顶部会部分熔融,岩浆进而喷出地表,而这可能是热点或洪流玄武岩的产生机制。
此条目可参照英语维基百科相应条目来扩充。 (2020年12月23日) |
与板块构造学说一样,都涉及地幔中的热对流,但不同的是,板块构造学说讨论地幔最外层——软流圈的对流与板块移动的关系;而热柱则牵涉到整层2900公里深的地幔的热对流。因此有些科学家认为板块构造释放地幔的热,地幔热柱则释放地核的热。
1971年威廉·杰森·摩根发表了地幔热柱理论。理论中,地幔中的对流缓慢地将热从地核携带至地表。现在我们知道,有两种对流过程负责地球内部的热交换:板块构造与地幔热柱。前者由冷却的岩石圈地壳沉入软流圈来驱动,当海洋地壳隐没,软流圈会被动地于中洋脊涌升而达平衡。后者由地核、地幔热交换来驱动,热物质沿细柱上升,并将热带离地核。地幔热柱通常独立于板块运动。
1970年代早期模拟地幔热柱的流体力学模型显示[2],热柱由两个部分组成:呈长细柱状,底端连至地幔底部,顶端则膨大成球状并随上升而膨胀,整体就像有着细长柄的蘑菇。顶端呈蕈状是因为细柱的热物质上升速度较热柱本体快,使物质累积于顶端所致。1980年代晚期至1990年代早期的模型显示,球状顶上升膨胀时可能会挟带入周围的软流圈物质。
当热柱顶抵达岩石圈底,会开始摊平并因减压而大规模熔融形成玄武岩岩浆。这些岩浆可能会于短时间内大量喷发至地表(短于一百万年),于大陆地壳形成洪流玄武岩,于海洋地壳则形成海底高原。洪流玄武岩的例子如印度的德干玄武岩与拉杰默哈尔暗色岩,亚洲的西伯利亚玄武岩、峨嵋山玄武岩,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卡尔马森层,南非的卡露玄武岩(Karoo basalts),南极洲的费勒粗玄岩(Ferrar dolerite)(原与卡露连接),南美洲的巴拉那玄武岩(Parana basalts)与非洲的艾坦德卡玄武岩(Etendeka basalts)(此两者在南大西洋形成前为一个玄武岩区),北美洲的哥伦比亚河玄武岩。和热柱有关联的海底高原包括西南太平洋的昂东爪哇高原,印度洋的曼尼海根高原(Maniheken plateau)。
热柱尾端的细柱仍会继续上升,并于固定位置不断地提供岩浆,也就是热点。当上方岩石圈移动,热点喷发会形成火山链,方向平行于板块移动。[3]经典例子为太平洋的夏威夷-帝王岛链。
大陆的洪流玄武岩喷发常与大陆张裂、分离有关(如埃塞俄比亚玄武岩与东非大裂谷),因而产生了地幔热柱在大陆张裂与海盆形成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的假说。因此亦可见一些自洋脊两侧延伸的火山链(如在南大西洋、冰岛)或对称的玄武岩区(如东南格陵兰玄武岩)。
此章节尚无任何内容,需要扩充。 (2019年7月4日) |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