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中華民國(臺灣)國立圖書館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国立台湾图书馆(简称:国台图、国台图、台图,旧称:国立中央图书馆台湾分馆、央图台分馆,因位于中和四号公园,俗称为四号公园图书馆),是台湾三所国立图书馆之一,负责台湾学资料之研究及推广[2](另两所为负责出版物法定送存的国家图书馆,和辅导地方公共图书馆的国立公共资讯图书馆),隶属于中华民国教育部,前身为日治时期的台湾总督府图书馆。
国立台湾图书馆 | |
---|---|
National Taiwan Library | |
国家/地区 | 中华民国(台湾) |
地址 | 23574新北市中和区中安街85号 |
坐标 | 25°00′05″N 121°30′46″E |
类型 | 公共图书馆 |
建立 | 1915年台湾总督府图书馆(博爱特区) 1945年台省公署图书馆(台博馆一楼) 1947年更名台湾省立台北图书馆 1955年迁馆至今北科大旁 1973年更名国立中央图书馆台湾分馆 2004年迁馆至中和现址 2013年更名为国立台湾图书馆 |
授权法源 | 《图书馆法》 《国立台湾图书馆组织法》 《国立台湾图书馆处务规程》 |
隶属 | 中华民国教育部 |
收藏 | |
藏品 | 图书、期刊、报纸、杂志、电子数据库、数位学习 |
规模 | 208万余册[1] |
法定送存 | 依《图书馆法》第15条及《政府出版品管理要点》由文化部选定为政府出版品寄存图书馆 |
使用 | |
借阅凭证 | 开放予任何需要使用馆藏与服务者 |
其他信息 | |
馆长 | 曹翠英 |
员工 | 108人 |
网站 | www |
地图 | |
国立台湾图书馆的馆址位于新北市中和区,是一所兼具大众与学术取向的公共图书馆。在面向大众方面,设有为儿童服务的“亲子资料中心”,促进亲子共学和绘本推广,针对视障者有“视障资料中心”,该馆同时也是身心障碍者数位图书资源服务的专责图书馆。此外,对老人、青少年、新住民,亦分别规划有“乐龄资源区”、“青少年悦读区”、“多元文化资源区”[3][4]。
在学术研究方面,由于保存了丰富的清治和日治时期台湾文献,设有“台湾学研究中心”,除了台湾文献外,亦包含涉及日本当时南洋政策的“南方资料”馆藏,并建置或管理与此相关的数位资源,如“台湾学数位电子书数据库”、“台湾政经数据库”、“台湾方志网”、“地图数据库”,数个馆藏资料的影像系统,以及涉及台湾研究的文献目录、期刊索引、剪报资料的检索数据库,另外也会举办台湾学研讨会、讲座、书展,发行期刊等[3][4]。
该馆还设有修复图书文献的“台湾图书医院”,以及支援学校发展乡土教育的“本土教育资源中心”[3][5][4],并对108课纲高中学生的自主学习项目推出“自主资源学习网”[6]。
阳明山的中式宫殿建筑古迹兼多功能会议设施中山楼在2012年5月20日移交中央图书馆台湾分馆(国立台湾图书馆的旧名)管理。
图书馆馆藏由来可上溯至日本人于淡水馆(清代登瀛书院址)所设立的“台湾文库”。
日本大正三年(1914)四月十三日,以敕令第六十二号公布“台湾总督府图书馆”官制,而于同年十一月在艋舺(万华)清水祖师庙内,设置临时事务所,筹备开馆事宜。1915年六月,迁馆至台北市书院町,台湾总督府厅舍西北侧,原彩票局厅舍 (即博爱路与宝庆路口,今博爱大楼)。八月九日正式对外开放阅览。该馆是台湾第一所现代化图书馆,亦是日治时期台湾馆藏最丰富、规模最大的图书馆,具有辅导台湾全岛图书馆事业发展的职责。到战时为止,馆藏已达中日西文图书约20万册。二战时馆舍遭美军轰炸损毁;幸当时馆长山中樵疏散得宜,大部分馆藏皆躲过战火的摧残而留存至今。
1945年中华民国政府接收日本台湾总督府辖区后,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将其与南方资料馆合并改制为“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图书馆”(简称台湾省图书馆),借台湾省立博物馆(今国立台湾博物馆)一楼,位于台北市馆前路、襄阳路口,提供阅览服务。
1947年改为“台湾省立台北图书馆”,隶属台湾省政府教育厅。由于馆舍空间不足,1955年台湾省立台北图书馆迁至新生南路台北工专(今国立台北科技大学)旁,并陆续将原分藏于新店槟榔坑、木栅马明潭等处的图书运回典藏。1967年7月1日,台北市升格为直辖市,省属机关陆续迁往省治中兴新村或台中市;各界人士都期待台湾省立台北图书馆留在台北市,以便于利用其馆藏和服务。当时,国立中央图书馆已在台北市南海学园复馆,而该馆组织条例中提到可设立分馆(抗战时期成立过重庆分馆[7]);最终决定,台湾省立台北图书馆由中华民国教育部接管。
1973年10月22日,台湾省立台北图书馆改名为“国立中央图书馆台湾分馆”。
1996年,国立中央图书馆更名为国家图书馆;但国立中央图书馆台湾分馆有独立的组织条例,并未随之更名,形成国立中央图书馆只有分馆却无总馆的状况。
2004年,国立中央图书馆台湾分馆中和新馆开馆,馆舍面积15,000坪,为全台湾建筑总面积最大的图书馆;原预定在迁馆后同时改为现名,馆内设备已采用该名称,但其相关组织法未及修改。2012年2月3日,总统令公布《国立台湾图书馆组织法》。
2013年元旦,《国立台湾图书馆组织法》施行,国立中央图书馆台湾分馆更名为“国立台湾图书馆”,为台湾最大的国立公共图书馆建筑,楼板面积约有六万平方米,馆藏约170万册[8]。5月20日,原教育部所辖国立国父纪念馆改隶文化部;国父纪念馆下辖阳明山中山楼续留教育部管辖,由本馆接管。
任次 | 姓名 | 任期 | 隶属 | 备注 |
---|---|---|---|---|
台湾日治时期 | ||||
1 | 隈本繁吉 | 1915年8月-1916年5月 | 台湾总督府 | |
2 | 太田为三郎 | 1916年5月-1921年7月 | ||
3 | 并河直广 | 1921年7月-1927年7月 | ||
4 | 若槻道隆 | 1927年7月-1927年8月 | ||
5 | 山中樵 | 1927年8月-1945年8月 | ||
台湾战后时期 | ||||
6 | 范寿康 | 1945年11月-1946年10月 | 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 | 台湾总督府图书馆→ 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图书馆 |
7 | 吴克刚 | 1946年10月-1955年4月 | 台湾省政府教育厅 | 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图书馆→ 台湾省立台北图书馆 |
8 | 蒋复璁 | 1955年5月-1955年10月 | ||
9 | 王省吾 | 1955年10月-1965年8月 | ||
10 | 刘效骞 | 1965年8月-1967年2月 | ||
11 | 韩宝鉴 | 1967年2月-1969年9月 | ||
12 | 袁金书 | 1969年10月-1973年10月 | 国立中央图书馆 | 台湾省立台北图书馆→ 国立中央图书馆台湾分馆 |
13 | 胡安彝 | 1973年10月-1978年8月 | ||
代理 | 章以鼎 | 1978年8月-1978年11月 | ||
14 | 刘昌博 | 1978年11月-1985年6月 | ||
15 | 朱大松 | 1985年6月-1988年7月 | ||
16 | 孙德彪 | 1988年7月-1992年7月 | ||
17 | 林文睿 | 1992年7月-2004年10月 | 中华民国教育部 | |
18 | 廖又生 | 2004年10月-2006年9月 | ||
代理 | 王国隆 | 2006年10月-2006年12月 | ||
19 | 苏德祥 | 2006年12月-2007年9月 | ||
20 | 黄雯玲 | 2007年9月-2012年8月 | ||
21 | 陈雪玉 | 2012年8月-2015年2月 | 国立中央图书馆台湾分馆→ 国立台湾图书馆 | |
代理 | 吴明珏 | 2015年2月-2015年4月 | ||
22 | 杨玉惠 | 2015年4月-2015年9月 | ||
23 | 郑来长[9] | 2015年9月-2021年9月 | ||
24 | 李秀凤 | 2021年9月-2022年9月 | ||
25 | 曹翠英 | 2022年9月-迄今 |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