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图像志[1][2][3](德语:Ikonographie;英语:Iconography),又叫图像演变学、图像学,是艺术史的一个方法学。图像志早在希腊罗马时代的学术研究中意指“肖像学”,十六世纪以来则以“基督图像志”为主,直到1840年代,“基督图像志”仍是艺术研究的重要主题,在德国与法国皆有丰富的研究成果。二十世纪初,德国学界对图像志研究不再局限于基督宗教主题,在艺术史学科创立的同时,将图像志开辟成今日艺术史学中的一种方法学,也成为图像学(Iconology)方法应用的一个重要原则。图像志主要是研究同一类型图像的外在形象和内在意象,类型与范围无所不包,可以是色彩、轮廓、材料、结构、故事、意识形态、象征意义等等。主要是同一类型或针对同一主题,在不同的历史中所呈现的意义作探讨,包括起源、发展、转变、新加元素在不同时空的演变。相对于图像学,图像志更强调历史时间轴纵向的理解,图像学则强调当时代全面性、多元背景的深入研究,两种方法学的结合才能理解艺术作品的完整时代意义。现代艺术史学科创立的重要推手阿比·瓦尔堡,在1912年提出图像学这项重要艺术史研究理论时,便将图像志纳入其中。而今日具有指标性的图像学理论模型建构者潘诺夫斯基(Erwin Panofsky, 1892-1968),更将图像志明确纳入方法与原则之中。[4]
图像志研究画面内容所传达的身份认证、描述、内涵等信息,比如:画面中的角色、构图、细节等。当人们研究电影的图像志时,便立刻能够弄明白电影所属的的种类。[5]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