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回答》是诗人北岛创作的一首朦胧诗,1978年12月发表在《今天》杂志创刊号,并在1979年由《诗刊》转载。[1] 此诗是朦胧诗的重要杰作,表达了北岛对文革时期黑暗、荒谬的社会现实的质疑,在当时青年中影响深远。[2]
根据北岛的女友齐简(史保嘉)保存的手稿,《回答》最初创作于1973年3月15日,原题名为《告诉你吧,世界》。[1][3] 初稿几经修改,至1977年9月第三稿时改为现标题《回答》。根据北岛自己的说法:“《回答》最初写于1973年,1976年做了修改,1978年首先发表在《今天》创刊号上,第二年春天被《诗刊》转载。由于过于鲜明的政治反抗色彩,为安全起见,发表时标的创作时间是1976年。”[4]
诗歌发表于1978年,彼时文化大革命结束不久。面对全新的社会环境,有人将此诗的发表视为“新的启蒙运动的先声”,并借助诗中诸如“镀金的天空”、“冰川纪过去了”、“被判决了的声音”、“五千年的象形文字”等字句,勾画出这首诗与历史的某种关联。[3] 此外,充满怀疑主义的诗句“我——不——相——信”中所蕴含的理性精神也被格外强调。[3]
全诗以第一人称写成,首节以两个对比开篇:“卑鄙者”借卑鄙而畅通无阻,“高尚者”因高尚而遭受摧残;虚假的“镀金天空”粉饰了“死者”的冤屈。第二节借助两个反问句,再次表达了对于这个世界的质疑。接着,诗人以“我”的身份,“只带着纸、绳索和身影”出现,充满愤怒与怀疑的向世界宣告:“我——不——相——信”。诗人表达自己对一切事物的怀疑,他不相信“天是蓝的”,不相信“雷的回声”,不相信“梦是假的”,不相信“死无报应”。诗人并未将个人情感限于批判与怀疑,而进一步表达了主动承担责任的意愿:他愿让决堤的海水注入内心,愿意重新选择生存的峰顶。最后一节,诗人将夜空繁星比作“五千年的象形文字”,又比作“未来人们凝视的眼睛”,籍此将厚重的历史与未来的希望置于同一画面,展示了一个广阔无比的时空结构。[1][2]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社会的话语权开始转变,年轻人从诗歌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表达方式。[a]于是,一批全新的青年诗人出现在了社会舞台,北岛正是其中重要一员。他期望借助诗句冲破官方话语的禁锢,表达反思历史和重估人的价值的意愿。[b][6] 这种以理性精神为基础,对彼时荒谬现实的思索反映了那个时代青年的迷惘、觉醒和期望,他也由此获得了巨大的诗名。[6]《回答》无疑是这个阶段的代表作,以至于人们谈及北岛就会联想到这首诗。其中诗句代表了许多人的心声,因此也成为了彼时年轻人口口相传的“格言”。[7]不过,后来北岛本人对此诗所用的语言也有反思[c],他在2002年的访谈中表示:
现在如果有人向我提起《回答》,我会觉得惭愧,我对那类的诗基本持否定态度。在某种意义上,它是官方话语的一种回声。那时候我们的写作和革命诗歌关系密切,多是高音调的,用很大的词,带有语言的暴力倾向。我们是从那个时代过来的,没法不受影响,这些年来,我一直在写作中反省,设法摆脱那种话语的影响。对于我们这代人来说,这是一辈子的事。[8]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