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商品拜物教(英语:Commodity fetishism)是资本主义市场社会中的社会关系的一种意识形态,其中社会关系体现为一种基于商品或货币的客体关系,主要表现为劳动商品化和异化。“商品拜物教”一词由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1867年)中首创。
马克思之所以用拜物教一词,可以解释为对工业社会“理性”、“科学”心态的嘲讽。在马克思的时代,这个词主要是用来形容原始宗教。商品拜物教意谓著如此的原始信仰体系其实还留在现代社会的核心。依他的见解,商品拜物教是私有制在资本主义的社会关系中造成的幻影,它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中占据中心地位。
马克思的论证
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章“商品的拜物教性质及其秘密”中,马克思如此阐述他的论点:
“ | 最初一看,商品好像是一种很简单很平凡的东西。对商品的分析表明,它却是一种很古怪的东西,充满形而上学的微妙和神学的怪诞。商品就它是使用价值来说,不论从它靠自己的属性来满足人的需要这个角度来考察,或者从它作为人类劳动的产品才具有这些属性这个角度来考察,都没有什么神秘的地方。很明显,人通过自己的活动按照对自己有用的方式来改变自然物质的形态。例如,用木头做桌子,木头的形状就改变了。可是桌子还是木头,还是一个普通的可以感觉的物。但是桌子一旦作为商品出现,就变成一个可感觉而又超感觉的物了。它不仅用它的脚站在地上,而且在对其他一切商品的关系上用头倒立着,从它的木脑袋里生出比它自动跳舞还奇怪得多的狂想。
可见,商品的神秘性质不是来源于商品的使用价值。同样,这种神秘性质也不是来源于价值规定的内容。因为,第一,不管有用劳动或生产活动怎样不同,它们都是人体的机能,而每一种这样的机能不管内容和形式如何,实质上都是人的脑、神经、肌肉、感官等等的耗费。这是一个生理学上的真理。第二,说到作为决定价值量的基础的东西,即这种耗费的持续时间或劳动量,那么,劳动的量可以十分明显地同劳动的质区别开来。在一切社会状态下,人们对生产生活资料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必然是关心的,虽然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上关心的程度不同。最后,一旦人们以某种方式彼此为对方劳动,他们的劳动也就取得社会的形式。 可是,劳动产品一采取商品形式就具有的谜一般的性质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呢?显然是从这种形式本身来的。人类劳动的等同性,取得了劳动产品的等同的价值对象性这种物的形式;用劳动的持续时间来计量的人类劳动力的耗费,取得了劳动产品的价值量的形式;最后,劳动的那些社会规定借以实现的生产者的关系,取得了劳动产品的社会关系的形式。 可见,商品形式的奥秘不过在于:商品形式在人们面前把人们本身劳动的社会性质反映成劳动产品本身的物的性质,反映成这些物的天然的社会属性,从而把生产者同总劳动的社会关系反映成存在于生产者之外的物与物之间的社会关系。由于这种转换,劳动产品成了商品,成了可感觉而又超感觉的物或社会的物。正如一物在视神经中留下的光的印象,不是表现为视神经本身的主观兴奋,而是表现为眼睛外面的物的客观形式。但是在视觉活动中,光确实从一物射到另一物,即从外界对象射入眼睛。这是物理的物之间的物理关系。相反,商品形式和它借以得到表现的劳动产品的价值关系,是同劳动产品的物理性质以及由此产生的物的关系完全无关的。这只是人们自己的一定的社会关系,但它在人们面前采取了物与物的关系的虚幻形式。因此,要找一个比喻,我们就得逃到宗教世界的幻境中去。在那里,人脑的产物表现为赋有生命的、彼此发生关系并同人发生关系的独立存在的东西。在商品世界里,人手的产物也是这样。我把这叫做拜物教。劳动产品一旦作为商品来生产,就带上拜物教性质,因此拜物教是同商品生产分不开的。 商品世界的这种拜物教性质,象以上分析已经表明的,是来源于生产商品的劳动所特有的社会性质。 使用物品成为商品,只是因为它们是彼此独立进行的私人劳动的产品。这种私人劳动的总和形成社会总劳动。由于生产者只有通过交换他们的劳动产品才发生社会接触,因此,他们的私人劳动的特殊的社会性质也只有在这种交换中才表现出来。换句话说,私人劳动在事实上证实为社会总劳动的一部分,只是由于交换使劳动产品之间、从而使生产者之间发生了关系。因此,在生产者面前,他们的私人劳动的社会关系就表现为现在这个样子,就是说,不是表现为人们在自己劳动中的直接的社会关系,而是表现为人们之间的物的关系和物之间的社会关系。 |
” |
换言之,由于市场在资本主义下的作用,社会关系体现为其中介,即商品。人及社会的力量体现为商品的力量。由于这种现象,社会上的种种关系,特别是剥削的关系都被遮盖了。一如哲学家斯拉沃热·齐泽克指出的,商品拜物教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一个具体单元,它不像其它信仰可以靠着批判的自觉来克服。马克思在《资本论》采用的办法是从商品的抽象面向──价值出发,一步步追踪到现实的社会生产及生活形式,这种分析方法源自黑格尔。
后续发展
商品拜物教是许多学者关切的课题。佛洛伊德的性拜物教虽然与之无关,却引发了对商品拜物教的其它诠释,例如将之解释为个人对商品的带有性欲的关系。
乔治·卢卡奇基于他的《历史与阶级意识》与马克思的概念,发展了他自己的物化理论,并视之为阶级意识的关键阻碍。卢卡奇的著作对后来的哲学家如居伊·德博及布希亚等颇具影响。德博提出“景观”的概念:景观在人与人之间造成的关系一如影像,反之亦然。一旦文化生产的工具彻底商品化并进入流通,社会便采取了景观的形式,这可以被视为商品拜物教对主体之间的关系造成的扭曲。符号学家尚·布希亚以商品拜物教解释“流通王国”(即消费者间)面对消费品的主观感觉。布希亚特别关注广告赋予对象的文化迷思,这鼓励了消费者为了建构个人认同而购买商品。在《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中,布希亚建立了与马克思商品理论平行的符号理论。
参考资料
- 《资本论》第一卷
参见
外部链接
- (英文)Capital, Chapter 1, Section 4 - The Fetishism of Commodities and the Secret Thereof(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简体中文)《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篇,第一章,第四部分、商品的拜物教性质及其秘密(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英文)All of Chapter One - Marx's logical presentation(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简体中文)《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篇,第一章全部内容 - 马克思的逻辑介绍(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英文)(Isaac Rubin's commentary on Marx)(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英文)"The Reality behind Commodity Fetishism"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