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雷迪犹太教(希伯来语:יהדות חֲרֵדִית,罗马化:Yahadut Ḥaredit),又称极端正统犹太教,是犹太教正统派中最保守的一支。哈雷迪教徒认为他们的信仰和宗教常规是直接传承自摩西[1] ,他们对于从德国展开的哈斯卡拉运动的拒绝使哈雷迪教不同于现代正统犹太教。
哈雷迪最大的组织为哈巴德[2] ,尽管为同一教派在各地仍有各种不同意识形态、生活常规的心灵上或文化上的派别,从各种哈西迪派别、东欧的立陶宛犹太人一直到来自西方的赛法迪哈雷迪皆算是哈雷迪。
哈雷迪教徒主要分布在以色列、北美洲和西欧,并由于高出生率以致人数成长非常快,每隔12至20年人数便成长一倍;由于教徒的定义并不明确和缺乏完善的资料,确切人数相当难估计,2011年有一份报纸估计全世界有130万哈雷迪教徒。近来世界各地的媒体也开始对哈雷迪产生浓厚的兴趣,起因于在以色列和纽约哈雷迪所采行的男女隔离方式。
常规和信仰
哈雷迪代表了犹太基本主义的保守或狂热形式,与Gush Emunim的激进基本主义有所不同,强调对世俗世界的撤退和鄙视,以及创造一个替代世界,使托拉和其规定的生活不受外部影响。[3][4]
哈雷迪犹太教并非一个机构上凝聚一致或同质的群体,而是包括一系列精神和文化取向的多样性,通常分为来自东欧的广泛的哈西德派法庭和立陶宛-叶史韦犹太传统派流以及东方的西班牙裔哈雷迪犹太人。这些群体在特定的意识形态、生活方式、宗教实践的严格程度、宗教哲学的刚性以及他们保持的与一般文化的隔离程度方面经常有很大的差异。[来源请求]
一些学者,包括一些世俗派和改革派犹太人,将哈雷迪犹太教描述为“激进的基本主义”。[5][6][7][8][9][10][11][12]
哈雷迪的生活强调以家庭为核心。在13岁至18岁(各地有不同的常规),男孩和女孩分别进入不同的学校修习摩西五经(男孩就读叶史瓦,女孩则是seminary)。
哈雷迪教徒男子不可与非哈雷迪教徒女子谈话。哈雷迪教徒女子亦不可与非哈雷迪教徒男子谈话。而通常哈雷迪教徒不与非哈雷迪教徒交谈,若是刻意接近哈雷迪教徒他们通常会快步离去。
哈雷迪女子成年礼在12岁,哈雷迪男子在14岁,女孩与男孩生活严格的分开,没有接触机会,哈雷迪教徒的婚配对象通常由家长介绍认识,或由哈雷迪宗教会介绍认识,婚前见面次数少于5次即结婚,结婚年龄女子约18岁,男子约20岁,哈雷迪男子在14岁起每天到宗教学校(torah 或 kolel)研读犹太经典,婚后依然如此,且不从事工作,妇女为家庭主妇,由于教义禁止节育、推崇生养大批孩子,每个家庭约有6~15个孩子[13],以致大多数哈雷迪家庭生活困苦,经济来源多为妇女打零工与仰赖政府发放福利金来维持生活(以色列政府每月给予$250至$370以色列新谢克尔(NIS)[14]),即使如此生活仍非常困苦,甚至缺乏换洗衣物,2~3天才换洗一套衣服。1990年代起越来越多的哈雷迪妇女自愿外出工作,成为家中经济支柱,使哈雷迪妇女的家庭地位转而提高,2006年以来许多哈雷迪女子期待接受外界的高等教育并进入一般社会生活,而大多数哈雷迪男子成年后仍选择到宗教学校研读传统经典不事生产,哈雷迪生活目前缓慢转变中。
哈雷迪的祭司(拉比)强烈反对哈雷迪看电视或电影、阅读非哈雷迪律法认可的报纸和使用未经过滤掉色情内容的互联网;哈雷迪家中通常无电视、电脑,并严格禁止孩子接触网络,但哈雷迪教徒并不拒绝某些现代科技产品与家电,如手机、冰箱、微波炉。也因此在以色列,有手机公司专门出产无法上网和其他遵循律法的手机给哈雷迪教徒使用,亦有电脑公司客制遵循犹太律法功能的电脑,如;可收发电子邮件、但无法上网、无法开启影片、无法开启音乐的电脑给哈雷迪的拉比使用。然而有越来越多的哈雷迪开始使用网络,证据之一便是网络上哈雷迪聊天室的人数越来越多[15][16]。2012年5月在纽约花旗球场聚集了4万名哈雷迪教徒讨论网络的危险[17]。
部分哈雷迪出版单位拒绝刊登女性的照片或图片;2009年4月以色列一份遵循哈雷迪常规的报纸《Yated Ne'eman》刊登了新任以色列内阁照片,却更改图片将两位女性阁员从照片上去除,另外一家报纸则直接将女性阁员涂黑。
许多哈雷迪教徒认为衣着相当重要,因为能够表现他们的认同和区别于其他教派者。
女性穿着长裙、长袖和高领衣,因经典中规定已婚女子不可露出小腿、手肘以及锁骨。
男性在祷告和外出时身穿及膝黑衣外套、白衬衫、黑长裤、头戴宽扁帽,或戴基帕,蓄长胡,经典中规定男子不可修剪胡子的两边及鬓发,所以男子两鬓通常各有一搓螺旋状卷曲且摇曳的鬓发。[18]
人口分布和与外界的关系
估计哈雷迪的人数相当困难,且许多研究可能都严重低估人口总数,这是因为哈雷迪教徒普遍相当不愿或不情愿接受研究和人口普查。但是所有的研究都指出哈雷迪人口的成长率极高,且有非常多的年轻人口。
以色列是拥有最多哈雷迪人口的国家,约70万人(全国犹太人总数约为600万人);主要族群来自于中欧犹太人,另外约有20%则是来自于亚系犹太人。在以国主要的聚集地则是耶路撒冷、伯尼布莱克、莫迪因伊利特、贝特伊利特、贝特谢梅什、阿什杜德、采法特和埃尔阿德。另外在南部建立两座哈雷迪城市(Kasif和Harish)也正在计划中。
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正当鼓吹犹太复国的锡安主义正兴盛时,许多哈雷迪教徒却反对锡安主义;主要理由便是他们深信犹太人在政治上独立的达成会是借由上帝的介入,也就是救世主弥赛亚的到来,也因此任何干涉历史进程的举动都是违背犹太律法的。虽然大多数哈雷迪教徒反对建立以色列国,并且大多数哈雷迪教徒也不庆祝独立日或任何其他以色列当局规定的节日,但仍有许多人支持以色列。[21][22]
2019冠状病毒疾病在以色列的感染中有一半的确诊病人是这些教徒,被认为是他们无视政府规定的结果,但是有为数不少的哈雷迪教派拉比,都立即公开呼吁信徒务必遵守政府防疫命令,并关闭宗教学校[23][24],包括总理在内的许多以色列高阶官员至少两次因为接触了被感染的哈雷迪犹太教徒而必须隔离,其中一次被感染的教徒是应该负责领导防疫的卫生部长[24],该次疫情更凸显了哈雷迪教派的争议,也可从上述描述中理解为何以色列疫情会扩大。
在现代以色列,哈雷迪教徒的教育体制(Mamlachti dati)是与一般以色列人分离的,哈雷迪学校极其强调研读犹太经典。哈雷迪学校受到以色列政府的支持,但是教育部却无权干涉老师的聘用与解雇和学生的注册;学校的经费主要来自于外界的捐款,尤其是来自于美国。自14岁起,许多哈雷迪男孩便不再学习任何世俗的科目(科学、数学、外语),转而专注在犹太律法的研读。由于哈雷迪教育与主流社会完全脱节(许多学校甚至连电脑都没有),并导致许多成年的哈雷迪教徒并不具备专业能力以面临社会和经济的需求,政府甚至会发放津贴给予哈雷迪,造成以色列政府沉重的负担,因此在国内有许多人士要求立法强制规定哈雷迪学校应教导学生核心科目(如数学、英语、科学和公民等),但目前仍碍于哈雷迪社群保守势力庞大而未进展。[25]
哈雷迪拉比也反对哈雷迪青年服兵役,2002年塔尔法案(Tal Law)允许信仰哈雷迪的犹太人可以因为要研究犹太律法而豁免兵役,如此才能确保他们能够专心研读;不过该法案在2012年遭最高法院宣告违宪;同年12月以色列内阁通过提案,允许哈雷迪教徒选择社区服务以替代兵役(替代兵役半年,以色列公民服兵役3年),包括在警察局、消防局、救护车或社福机构服务,但仍然形同免除哈雷迪教徒兵役,引起反对党和社会反弹。目前至少有1000名哈雷迪自愿入伍。
2024年6月25日,以色列最高法院作出裁决,要求政府将极端正统派的犹太经学院学生纳入征兵范围。11月17日,以色列国防军发起对极端正统派犹太人的征兵令[26]。
哈雷迪坚守男女分离也在以色列造成很大的争议,部分公车(קו מהדרין)甚至遵循哈雷迪律法,规定男性坐在前面的位置,而女性只能坐在后面的座位。近来屡次传出有哈雷迪教徒向其他信仰现代犹太教的女性丢掷物品、抗议、怒骂她们的穿着不得体,对象甚至只是小学女生[27],这些事项引爆2012年以色列各地民众游行抗议反对哈雷迪歧视女性[28],群众甚至故意搭上坚守哈雷迪常律的公车以示抗议[29]。
哈雷迪教徒非常关切政治上的权益,长期以团结投票方式促成有益哈雷迪的社会福利法通过。
目前以色列国内主要由哈雷迪社群所支持的政党主要有夏斯党、以色列联盟(אגודת ישראל)、摩西五经旗帜(דגל התורה),这三个极端保守的政党在以色列国会都占有席次,其中夏斯党更在2006年选举追平主要左翼政党以色列工党的席次,2009年以色列议会选举更超越该党,目前仍是国会里第四大党,并长期参与执政联盟。
美国拥有第二多的哈雷迪教徒;在2010年约有36万人(占总犹太人口的7.2%),曼彻斯特大学则在2006年估计有46万8000人。1988年另一个研究则指出,纽约市布鲁克林威廉斯堡约4万至5万7千的哈雷迪教徒;该区的自治市公园附近几乎都是哈雷迪教徒,其中多数是哈西迪。纽约州还拥有两个主要以哈雷迪组成的村庄齐亚斯乔伊尔和新广场,在此两地主要语言皆是使用意第绪语,交通标志也都以意英双语标示。
拥有较大的哈雷迪社区的地区包括纽约州(纽约市布鲁克林和Monsey)、新泽西州(莱克伍德和巴赛克)、加州洛杉矶、伊利诺伊州芝加哥、俄亥俄州克里夫兰、马里兰州巴尔的摩。
约有25,000人分布于法国,大多数是来自米兹拉希非洲后裔,主要的哈雷迪社群分布在巴黎、斯特拉斯堡和里昂。在比利时安特卫普亦有相当重要的哈雷迪社群,主要是中欧犹太人后裔。其他拥有一定规模的哈雷迪社区的西欧城市包括瑞士苏黎世和巴塞尔、荷兰阿姆斯特丹;另外在奥地利维也纳也有一个哈雷迪社区。
延伸阅读
- Batnitzky, Leora. How Judaism Became a Religion: An Introduction to Modern Jewish Thought.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11. ISBN 9781400839711.
- anonymous (BBC). Papers alter Israel cabinet photo. BBC. 2009-04-03 [2013-08-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4-07).
- Ben-Yehuda, Nachman. Theocratic Democracy: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Religious and Secular Extremis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0. ISBN 9780199813230.
- Brown, Mick. Inside the private world of London's ultra-Orthodox Jews. The Daily Telegraph. 2011-02-25 [2013-08-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29).
- Bryant, Clifton D. D. The Handbook of Deviant Behavior. Routledge International Handbooks. CRC Press. 2012. ISBN 978-1134015573.
- Chavkin, Sasha; Nathan-Kazis, Josh. Outside New York City, Sexes Separated on State-Funded Bus. New York World and the Jewish Daily Forward. 2011-11-04 [2013-08-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3).
- Cohen, Asher; Susser, Bernard. Israel and the Politics of Jewish Identity: The Secular-Religious Impasse. JHU Press. 2000. ISBN 978-0801863455.
- Cohen, Yoel. Mikva News. God, Jews and the Media: Religion and Israel's Media. Routledge Jewish Studies Series. Routledge. 2012: 77–95. ISBN 978-1136338588.
- Dashefsk, Arnold; Sheskin, Ira M. American Jewish Year Book 2012. Springer. 2012. ISBN 9789400752047.
- Ettinger, Yair. Four surveys yield different totals for Haredi population. Haaretz. 2011-04-21 [2013-08-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1-24).
- Ettinger, Yair. Israel's Dead Sea to get its first gender-divided beach. Haaretz. 2011-09-23 [2013-08-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1-24).
- Graham, David; Vulkan, Daniel. Population Trends among Britain's Strictly Orthodox Jews (PDF). Board of Deputies. June 2008 [2013-08-09].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3-10-23).
- Graham, David; Vulkan, Daniel. Synagogue Membership in the United Kingdom in 2010 (PDF). Institute for Jewish Policy Research & Board of Deputies. May 2010 [2013-08-09].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1-07-18).
- Harris, Ian Charles. Contemporary Religions: A World Guide. Longman Current Affairs. 1992 [2020-10-03]. ISBN 978-0-582-08695-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4-22).
- Haughney, Christine. At Front of Brooklyn Bus, a Clash of Religious and Women's Rights. New York Times. 2011-10-19 [2013-08-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14).
- Heller, Moshe. Beit Shemesh: Signs excluding women still up. Yedioth Ahronoth. 2012-08-06 [2013-08-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2).
- Hoffman, Seymour. "Two Are Better Than One": Case Studies of Brief Effective Therapy. Mondial. 2011. ISBN 9781595691965.
- Melman, Yossi. The new Israelis: an intimate view of a changing people. Carol Pub. Co. 1992. ISBN 9781559721295.
- Heilman, Samuel C. Haredim and the Public Square. Mittleman, Alan L.; Licht, Robert A.; Sarna, Jonathan D. (编). Jewish Polity and American Civil Society: Communal Agencies and Religious Movements in the American Public Sphere. Rowman & Littlefield. 2002. ISBN 978-0742521223.
- Ilan, Shahar. The myth of Haredi moral authority: Haredi Judaism isn't our forefathers' religion, but a radical and dangerous new cult. Haaretz. 2012-07-12 [2013-08-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16).
- Landau, David. Piety and Power: The World of Jewish Fundamentalism. Secker & Warburg. 1993. ISBN 9780436241567.
- Pinter, Abraham. Alderman should face facts. The Jewish Chronicle. 2010-06-24 [2013-08-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2).
- Rosenberg, Oz. Israel High Court upholds ban on Sukkot gender segregation in Jerusalem. Haaretz. 2011-10-16 [2013-08-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23).
- Sharkansky, Ira. Religion and Public Policy. Rituals of Conflict: Religion, Politics, and Public Policy in Israel. Lynne Rienner. 1996. ISBN 9781555876784.
- Sharon, Jeremy. 'Mea She'arim not enforcing gender separation'. Jerusalem Post. 2012-04-10 [2013-08-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5).
- Stadler, Nurit. Yeshiva Fundamentalism: Piety, Gender, and Resistance in the Ultra-Orthodox World. NYU Press. 2009: 4. ISBN 9780814740491.
- Starr Sered, Susan. Replaying the Rape of Dinah: Women's Bodies in Israeli Cultural Discourse. Frankel, Jonathan (编). Jews and Gender: The Challenge to Hierarch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ISBN 978-0195349771.
- Tessler, Yitzhak. Haredi weekly censors female Holocaust victims. Yedioth Ahronoth. 2013-03-28 [2013-08-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1).
- Weintraub, Aviva. Poultry in Motion: The Jewish Atonement Ritual of Kapores. Abramovitch, Ilana; Galvin, Seán (编). Jews of Brooklyn. Brandeis series in American Jewish history, culture, and life. UPNE. 2002. ISBN 9781584650034.
- Wise, Yaakov. Majority of Jews will be Ultra-Orthodox by 2050.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 2007-07-23 [2013-08-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17).
- Wynne-Jones, Jonathan. Is this the last generation of British Jews?. Daily Telegraph. 2006-11-26 [2013-08-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1-08).
- Zeveloff, Naomi. Sex-Segregation Spreads Among Orthodox: Buses, Public Sidewalks and Streets Split Between Men and Women. The Jewish Daily Forward. 2011-10-28 [2013-08-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08).
- Hirshman, Yechezkel. One Above and Seven Below: A Consumer's Guide to Orthodox Judais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Chareidim. MAZO PUBLISHERS. 2007. ISBN 9789657344385.
参考文献
参见
外部链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