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挥者(英语:conductor,法语:chef d'orchestre,德语:Dirigent)指以手势操纵器乐、合唱、歌剧或圣乐等各种表演形式的人,这种操纵包括打拍子,保证声部正确的进入演奏以及个别乐句的分句处理等等,其专业学门则被称为“指挥学”(英语:conducting)。

Thumb
奥地利指挥家卡拉扬

音乐史进行至19世纪初期,指挥者逐渐成为最重要和最受尊崇的音乐家,而且开始在作曲家的意图上建立起自己的个人风格,这种发展与音乐中的表情、以及浪漫主义因素的增加是呈现正相关的[1]。指挥学则是指导管弦乐团、合唱队、歌剧团、舞剧团或其他音乐小组的演出或解释合奏(唱)作品的职业及技能[2]

简说

巴洛克音乐时代,大部分音乐作品都是以小合奏团的形式表演的。指挥的角色通常由羽管键琴手或者其中一名小提琴手担任。19世纪开始,乐队规模不断扩大,没有指挥的乐队演出变得非常困难,不事演奏的专门指挥者应运而生。历史上第一位指挥大师(按现代人对此词的理解)瓦格纳就属于这个时期,所谓“演绎”乐曲的传统亦是自他树立起来的[原创研究?]。廿世纪初期,欧洲相当大部分的管弦乐团依然由乐长(Kapellmeister)领导,当中与一个乐团长期合作的例子极多[1],而这些指挥们则会例行地为自己的乐团作曲。随着交通技术的进步,洲际间的旅行更加便利,指挥一人兼职多团的情形在近代则更为多见。[注 1][3]

在现代,指挥经常也是一支职业管弦乐团的灵魂人物。在总监制的乐团里,往往可见其艺术总监或音乐总监的工作交由指挥负责,而指挥必须擘划一整个乐季的节目与曲目安排,甚至可视为该乐团的品牌代表。在一些世界一线乐团的编制下,“首席指挥”或“艺术总监”可能仅是文字之差,实际的职责内容则是没有区别的。

从最基本的要求来说,指挥必须指出音乐的拍子,使全体演奏(唱)者能有统一的节拍,这些动作概括地刻画出一小节内的节拍,其重拍总是用向下的动作来表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乐队指挥主要有两个方面的职责:

  • 通过指挥棒给定演奏曲目的节奏,协调乐队的多个声部,使之能够成为一个整体。
  • 通过对乐队的指挥和安排,体现乐队指挥对音乐作品的诠释和再创作。因此有人说,听大型乐队演奏,就可以知道指挥的性情修养。

指挥们喜欢用右手握指挥棒、一细棒、或者铅笔来强调节拍的轮廓,左手则负责各个声部的进入和表示音乐的层次。为了视觉上的需求(以数十人规模乐队的后排演奏者角度),指挥通常站在乐队正前方的高台,总谱则置于自己前方,并通过指挥棒有节奏的击打和手臂的动作,指挥乐队的演奏。

历史

18世纪之前

11世纪时出现了“手势音符英语Chironomy”这种“指挥”方式,可能是最早的关于有意义的指挥技术运用的纪录[4]。到了17世纪,为了清楚击拍,乐队的领导者们(经常是首席)开始使用纸卷、短棒等工具来加强表示。传说作曲家卢利在指挥时,被自己使用的棒子戳伤,后来甚至死于溃疡恶化[5]

在18世纪时,首席小提琴开始担负起使乐队顺利演奏的责任,以琴弓做出音乐性的指示。另外也可见鲁特琴演奏者以琴头的顿点来达到相类似的效果,更有羽管键琴的演奏者在不演奏时开始以双手指挥。1791年9月30日,莫扎特的歌剧《魔笛》在维登剧院英语Theater auf der Wieden首演,由作曲家本人亲自指挥,相关的文件和公开文宣都记载了此事[6]。1798年,海顿也指挥了神剧《创世纪》的首演,当时他使用了指挥棒,而乐队的乐长约瑟夫·魏格尔英语Joseph Weigl则仍然演奏大键琴[7]

19世纪

Thumb
1881年的朱塞佩·威尔第,正在指挥《阿依达

承前所言,在1820年左右,演出时不须演奏的专门指挥者已经相当普遍,这时指挥已经是一支乐队的领导人了。在此同时,由于乐队人数的增加,使用指挥棒也成为必要的手段,于是全体演出者都能明白指挥的手势与意图。当时著名的指挥们经常也是作曲家,这包括了施波尔韦伯朱利安英语Louis-Antoine Jullien门德尔松等人。其中门德尔松在指挥时所用的木质短棒,仍可见于今时的指挥活动中。

19世纪中期的作曲大家柏辽兹瓦格纳二人也同时有着可观的指挥事业,他们的看法与探讨遂成为“指挥学”这门专业最早的重要文献。在此二人之后,可以说专业指挥与指挥学的发展就此步入新的阶段。[注 2]经常与他们归在同一音乐风格的作曲家李斯特在晚年亦从事指挥。李斯特的学生,钢琴家彪罗继而将指挥的音乐工作推升到另一层次,他的细致、精准的排练风格,尤其是将乐团拆分为小团练习的方式,深刻影响了慕尼黑、迈宁根、柏林等地的乐团,也启发了理查德·施特劳斯费利克斯·魏因加特纳等后辈。

20世纪

1895年,尼基施接任柏林爱乐乐团音乐总监,此前他在莱比锡、波士顿和伦敦等地工作。当代的重要作曲家如布鲁克纳柴可夫斯基勃拉姆斯等,对于尼基施的指挥都是赞誉有加。勃拉姆斯甚至表示,尼基施指挥自己的第4号交响曲的表现“简直就是模范,没有任何人可以超越”。尼基施于1912年4月率领伦敦交响乐团西巡,这是首次有欧洲乐团在美国巡回演出。他所留下的影音纪录,例如1913年11月的贝多芬第5号交响曲,是现代科技所捕捉最早的指挥影像。由这些资料中可见,尼基施以眼神接触来带动乐团演奏的能力,即使放在今天仍是一绝。弗里兹·莱纳就曾表示,尼基施的风格对他有重要的影响。

次一代的指挥,以托斯卡尼尼富特文格勒为首,开始动用录音技术留存自己独特的乐曲诠释与指挥艺术。在艺术层面,前者对于威尔第有绝对的权威性,指挥贝多芬、布拉姆斯等人的作品时所用的速度则经常偏快。后者以华格纳、布鲁克纳的演出为人称道,在贝多芬、布拉姆斯方面却经常可见许多弹性速度的运用。作为一名现代作曲-指挥家(富特文格勒亦从事作曲),可以说他承继了华格纳的指挥路线,是将自己的诠释与解读冠于乐谱的代表性人物。他们的指挥技术亦是南辕北辙:托斯卡尼尼使用长度甚长的指挥棒,打出清楚的节拍,甚少使用左手,富特文格勒的指挥则被许多人认为模糊难辨。直到这时为止,一位指挥者究竟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技术”,在乐界仍然没有具体的共识。战后的重要指挥如斯托科夫斯基克伦佩勒、卡拉扬和伯恩斯坦等人,其指挥画面也是各异其趣。

Thumb
伦纳德·伯恩斯坦指挥王家音乐厅管弦乐团,1985年

六〇年代,卡拉扬与伯恩斯坦构成另外一组对比,前者是“欧洲艺术总指导”,握有柏林、维也纳两支顶尖乐团,后者则是纽约爱乐的领导。相较于卡拉扬精于控制的指挥风格,伯恩斯坦的肢体、面部语言显得极为奔放,而他们的指挥方式也深入影响了所属乐团的声音美学。在此之外,卡拉扬与伯恩斯坦都是媒体好手,不过一人面向大众,另一人则醉心自我。威廉·门格尔贝格则以大量的排练时间来形塑与乐团的默契,但这样的方式在科技进步的时代已渐趋少见。

21世纪

由欧美男性所专断的指挥界,在21世纪有了新的变化。愈来愈多女指挥受到世界重要乐团的雇用,亚洲指挥也开始占有一席之地。日本的小泽征尔,韩国的郑明勋,以及出身印度的祖宾·梅塔都是一时之选。

技术特点

指挥技术发展至今,有许多制式的守则可用,但也仍有很大比例的操作出自于主观。从养成阶段一直到职业音乐圈,仍可见各种不同的指挥方式。总地来看,指挥者的首要任务在于在演奏时统率乐团,给予方向,设定速度,指出清楚的预备与拍点等,另外则是声音与乐曲结构的诠释。在演出时,这些都必须透过非口语的方式进行,但在一般的状况下,职业乐团有一定次数的演前排练,指挥者会在这时给予其他的指示与要求,业余乐团的排练频率则视团员的经济、音乐水平而可能浮动,指挥者也必须因地制宜。

指挥者透过易懂的手势,来传达包括速度、强弱与演奏法等必要元素,这是与乐团沟通最为直接且有效的方式。这些手势在一名指挥者的养成阶段就必须被训练,在阅读乐谱时需要做出相对应的手势设计,但在演出时往往也会有即兴发挥的成分。部分的教科书着重于指挥器乐与人声的技术差异,但这样的差异可能并非绝对性的。

划拍

Thumb
2/4
拍子,2/2
拍子,或者快速的6/8
拍子
Thumb
3/4
拍子和3/8
拍子
Thumb
4/4
拍子
Thumb
慢速的6/8
拍子

一般来说,奏出第一个音之前的起拍(呼吸拍)是一个向上的手势,其中同时带有速度(甚至是力度)的指示。起拍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数个,通常由右手操作。假若第一音并不始于重拍或第一拍,其起拍之击拍方向通常与之相反[8]。之后,视作品的拍号不同,在音乐行进间保持划定一基本的图形(如图示),方便乐队的大部分成员都能识别。

不论在什么样的拍号底下,清楚且坚定的向下手势,可以帮助乐队抓住每一个小节的重音所在,必要时(演奏变拍复杂的作品时,例如《春之祭》)也有助于演出人员重回轨道。相对于此,为了预备下一个重音,每个小节的最后一拍则必定是向上的手势。在拍与拍之间,指挥所做出的“击拍”瞬间,被称为“拍点”(ictus)。

强弱力度

拍点的“大小”,或说强烈程度,以及划拍线条的线条长短、走势,都可以是乐团据以辨识演奏力度的直接语言。除了所划图形的尺寸之外,将单手(或是双手)同时上举,经常意味着渐强与大声,反之则是渐弱与小声。

指挥棒

指挥用于打拍子和表达演奏表情的棒,一般用于右手。指挥棒的确切起源无从考证,其使用则始于19世纪的德国。棒的长度有多种,有些指挥家(如里希特和博尔特)用一根长指挥棒。不过一般来说,指挥爱用轻而短的指挥棒,这样可以在除了击打小节的节拍之外能作出更多的暗示;因而有所谓的“用棒技巧”(stick technique)。

有些指挥者不用指挥棒,仅用他们的双手(当然还有他们的眼睛)[1]。也有许多指挥家遵循长期以来指挥无伴奏合唱的做法,选择不用指挥棒[2]。这样的例子包括布莱兹捷米尔卡诺夫、斯托科夫斯基、奥曼迪米特罗普洛斯、小泽征尔等人[9][10]。另外,库尔特·马苏尔则是因为无法握持指挥棒,而必须空手指挥。

其它

在右手负责音乐行进的必要元素之余,左手一般则使用在较富表达性的时机,例如不同乐器的音色。此外各个声部的进入,特别是对于休息许久的管乐、打击部门来说,指挥高举的左手可以起到额外的提示作用。有些指挥家,例如廿世纪早期的理查德·施特劳斯,主张指挥者与他的活动可以(甚至是应当)完全不使用左手,这样的看法近来已非主流。

教育与养成

现今,在世界各地的大专院校,设有专门的指挥学系、所。年轻指挥除了学习音乐史、理论的知识之外,对于乐队的实际演练尤其关键。许多指挥者在起步阶段都会选择与专业钢琴合作搭档,在没有乐队可供实时使用的前提下,钢琴合作对指挥意图的揣摩与演奏,是指挥者在学成阶段重要的一环。另外,在乐团、合唱团当中实际演奏/唱,对于指挥的声音品味也有直接的助益。

中华民国(台湾)

在台湾,国立台湾师范大学是最早开设指挥硕士文凭的大学,另外包括国立台北艺术大学国立台北教育大学等,以及私立院校如辅仁大学东海大学东吴大学等,在研究所阶段也都各自开设了指挥学位。

代表人物

20世纪伟大指挥家

继《20世纪伟大钢琴家英语Great Pianists of the 20th Century》之后,EMI在20世纪的另一唱片巨集为《20世纪伟大指挥家》(英语:Great Conductors of the 20th Century)系列。[11]此系列陆续出版共40辑,收录40位指挥家,可为“代表性”指挥者的重要观点(依出版序、字母序[12]):

西方观点之外,日本音乐之友社(音楽之友社,Ongaku No Tomo Sha)也提出一份庞大的名单,即《世界指挥家名鉴866》(世界の指挥者名鉴866,2010年),除了上文提到的大部分指挥之外,也追加了几位活跃于世纪之交的重要指挥人物,例如:克劳迪奥·阿巴多君特·旺德汉斯·克纳佩茨布施卡洛斯·克莱伯乔治·索尔蒂图利奥·塞拉芬科林·戴维斯克劳斯·滕施泰特以及伦纳德·伯恩斯坦等人[13]。此外,也有许多亚洲指挥被列入这份名单当中。

女指挥家

Thumb
女指挥家郑小瑛

职业指挥家一直由男性垄断。首位女指挥家是娜迪亚·布朗热(Nadia Boulanger)于1938年指挥了波士顿管弦乐团。中国第一位女指挥家是郑小瑛,后有女指挥家张培豫。 香港有女指挥家叶咏诗

时至今日,世界音乐舞台上,依然较少有女性能成为指挥家。著名者有马林·阿尔索普西蒙娜·扬等人。

其他

文献回顾

  • 承前,埃克托·柏辽兹是对指挥艺术提出创建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在著作中他尝表示,指挥“必须要使团员能感受到他所散发出来的音乐素养,而将之演奏出来,然后指挥者的情绪才能和团员互相沟通,他的热情才能温暖他们,他的威力才能激动他们,而使音乐光芒四射。”[14]

参考资料

参见

外部链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