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英國历史学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乔纳森·德莫特·斯彭斯(英语:Jonathan Dermot Spence,1936年8月11日—2021年12月25日)[4],汉名史景迁,生于英国萨里郡,英裔美国籍的中国历史学家、汉学家[5],1993年起担任耶鲁大学历史学斯特林教席。他因深入研究中国历史而享誉国际,其研究涵盖了从明朝末期到现代的中国历史,特别注重个人与历史大背景之间的联系[6]。
史景迁1936年出生于英国伦敦市郊的萨里郡,父亲在出版社和艺术画廊工作,母亲是法国文化的爱好者[6]。
1954年,他从温彻斯特男子学院毕业后,在军队服役两年,驻扎在德国,后进入剑桥大学克莱尔学院,期间担任校报编辑和文学杂志《格兰塔》(Granta)的联合主编[6]。1959年获得学士学位后,以美仑奖学金到美国耶鲁大学读硕士学位,师从于史学家费正清的学生芮玛丽。后来芮玛丽推荐史景迁去澳洲跟房兆楹教授夫妇做博士论文,其博士论文《康熙与曹寅》后获波特论文奖。1965年史景迁获耶鲁大学史学博士学位,毕业后留在耶鲁任教[5]。
史景迁是美国历史学会2004年至2005年的主席。他因研究而经常访问中国的大学。
史景迁被公认是16世纪以来的最有影响力的汉学家之一,他在历史塑造现代中国所扮演的角色方面有详尽的写作。他备受好评的《追寻现代中国》 已经成为近代中国史的标准教科书。他最近的著作包括毛泽东传记和《大义觉迷》,探究18世纪历史引人注目的一段经历。
史景迁研究中国历史半生,对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时间有与中国史学界不同的看法,而且他认为应该修改中小学历史教材,他说:“我在西方教中文、中国历史文化的时候,发现中国人编的课本有一个缺陷,就是当他们讲述中国近代历史的时候,总是从19世纪中国受的屈辱和侵略开始切入。40年前我在开始教授中国历史时就觉得这非常不合理,如果要更好地研究中国历史,我们应该从17、18世纪的中国开始研究。因为当时的中国在世界上表现出一种更自信的姿态。”[5]
顾思齐称“史景迁以叙事和文笔见长”[8],史景迁的著作,大多能深入浅出,且文笔流畅、叙事性强,美国匹兹堡大学教授许倬云形容:“给他一本电话簿,他可以从第一页的人名开始编故事,编到最后一个人名。”[9]史景迁是在美国少数能使专业史学著作成为畅销书的作者之一,对于中国历史知识在西方英语世界的传布造成很大影响。
汪荣祖说:“史景迁并不喜欢后学理论,他的书根本没有什么理论,更无艰涩的名词,但他生动的叙事,完全可以迎合史学界随后学而起“叙事再生”(Revival of Narrative)的呼声,使他成为史学叙事再生后的一支生力军”,“他的作品作为历史文章毕竟缺乏分析与论证,也少见他对历史问题提出独特的解释。因而虽多引人入胜的故事,却少扎实的历史知识。”[10]据称钱锺书当年访问耶鲁时私下戏称史景迁为“失败的小说家”。[11]
史景迁一生结过两次婚,第一任妻子是海伦·亚历山大(Helen Alexander)。二人离婚后,他于1993年与历史学家金安平再婚。他与第一任妻子有两个儿子,以及一个继女和一个继子。[6]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