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法國前總統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弗朗索瓦·马里·阿德里安·莫里斯·密特朗(法语:François Marie Adrien Maurice Mitterrand,法语:[fʁɑ̃swa maʁi adʁijɛ̃ mɔʁis mitɛʁɑ̃] (ⓘ);1916年10月26日—1996年1月8日),法国政治家,曾任法国总统兼安道尔大公和法国社会党第一书记,是法兰西第五共和国首位左翼总统[1]。
弗朗索瓦·密特朗 François Mitterrand | |
---|---|
第21任法国总统 安道尔大公 | |
任期 1981年5月21日—1995年5月17日 | |
总理 | 皮埃尔·莫鲁瓦(1981年-1984年) 洛朗·法比尤斯(1984年-1986年) 雅克·希拉克(1986年-1988年) 米歇尔·罗卡尔(1988年-1991年) 埃迪特·克勒松(1991年-1992年) 皮埃尔·贝雷戈瓦(1992年-1993年) 爱德华·巴拉迪尔(1993年-1995年) |
前任 | 瓦莱里·吉斯卡尔·德斯坦 |
继任 | 雅克·希拉克 |
社会党第一书记 | |
任期 1971年6月16日—1981年1月24日 | |
前任 | 阿兰·萨瓦里 |
继任 | 利昂内尔·若斯潘 |
个人资料 | |
出生 | 法国雅纳克 | 1916年10月26日
逝世 | 1996年1月8日 法国巴黎 | (79岁)
墓地 | 法国雅纳克大屋公墓(Cimetiere des Grands-Maisons) |
政党 | 火十字团(1936年以前) 民主和社会主义抵抗联盟(1945年—1964年) 共和机构公约(1964年—1971年) 社会党(1971年—1996年) |
配偶 | 达妮埃尔·古兹 |
1934年,曾参与极右运动,当时属于一个反犹太人与火十字团相关的团体;之后到巴黎,于1937年毕业于巴黎政治学院。1939年9月,由于法国参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于是从军。其后由于负伤被德军捕获,但他于1941年12月逃回法国。1942年被迫在维希法国政权下从事工作。
1943年8月16日,由于他在战前参与国家主义运动,并积极参与维希法国政权,故获得勋章。同年12月,参加自由法国,从事地下活动。
1944年,巴黎光复后,他参与戴高乐的临时政府。
1946年,在涅夫勒省当选国民议会议员,其后他反对戴高乐,加入第四共和的左翼政府,期间曾出任退伍军人部长、海外领地部长、国务部长、内政部长、司法部长,直至1958年戴高乐再度上台为止。
1965年,被选为左派的统一候选人参与总统选举,虽然与戴高乐争夺失败,但在第二轮决选投票中他得到近45%的选票,由此成为最具影响力的反对派领袖。
1971年,被选为社会党第一书记。
1974年,戴高乐的继任人、总统庞毕度在任期间因为卡勒氏病逝世。他再次代表左派参与总统选举,在第二轮投票中得到49.2%的选票,以些微差距败给季斯卡。
1981年,再次参选,与竞选连任的季斯卡对决,得到51.8%的选票胜出,成为第五共和第四位总统,也是首位民选的左翼总统。
密特朗主政期间,施行了扩大有薪假期、削减法定工作时间、废除大学入学试,废止死刑等以及把部分私人企业国有化、扩大社会保障费等政策。
由于一连串的经济问题,故使社会党在1986年法国立法选举中大败,任命右派政治家希拉克为法国总理,产生保守派内阁,亦出现第一次正式的“换轨”。
1982年,由于失业者不断增加,密特朗削减公共支出、转回自由主义的政策。
在密特朗任内,接续前任的四个大型建设,开启新的四个大型建设,号称密特朗的“八大功绩 ”(Grands Travaux),改变了巴黎的天际线:卢浮宫金字塔、奥赛博物馆、维莱特公园、阿拉伯国际研究所、巴士底歌剧院、新凯旋门、经济、财政和工业部大楼、法国国家图书馆。
1988年的总统选举,他在第二轮投票中以54%的得票率,击败希拉克成功连任,接下来的国会选举社会党亦胜利,故再次由社会党人出任总理。
1993年国会大选,右派取得压倒性胜利,他再次任命右派推举的巴拉杜为总理。第二次左右共治成立。
1993年12月,司法报告指出密特朗及其子 Libourne 市长 Gilbert Mitterrand 长达数十年接受某位企业家赠款,此前该企业无息贷款给前任总理皮耶·贝赫戈瓦,事情曝光后,贝赫戈瓦自尽[2]。
1995年5月17日,任期届满卸任,把权力移交予希拉克。
密特朗支持欧洲共同体扩大,包括西班牙和葡萄牙(两国于1986年1月加入)。1986年2月,他帮助了《单一欧洲法》生效。他与赫尔穆特·科尔增进了法德关系。《马斯特里赫特条约》于1992年2月7日签署。该条约经公民投票批准,得到了51%以上的选民的批准。
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对德国统一表示反对,也反对当时讨论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当时任德国总理的科尔要求密特朗同意西东德合并(法国是需要同意“两加四条约”的四个盟国之一)。密特朗告诉科尔,他只有在德国放弃马克并采用欧元时才接受。
“可能的社会主义”是密特朗提出的一种社会主义主张,他在多部著作中对此进行了详细阐述。1970年,密特朗在《可能的社会主义》一书中首次引入这一概念。他认为,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解放,扩大人类的自由责任感,以充分发挥“人”的价值。他指出,苏联模式和北欧模式都不适合法国,只有在可能范围内的“社会主义”才符合法国的愿望和历史传统。“可能的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包括:改革生产关系,反对“国家垄断”,将控制法国经济命脉的大型工业集团和大银行集团国有化,同时保障和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实行“混合经济”体制,以及民主计划与市场相结合;扩大民主,建立民主决策管理机构,实施地方权和工人自治,推行“新的公民制度”,支持多党制;遵循所有道德和伦理原则,充分尊重人及其基本价值等。在社会党执政期间,可能的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成效,缓解了严重的社会矛盾。密特朗多次强调,可能的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相对立,他的国有化计划与实现共产主义目标的所有制变革“没有任何联系”。这一理论一直被法国社会党视为党的“理论基础”,并在中下层民众中产生了一定影响[3]。
《被死神打断的回忆:密特朗回忆录》1996,中文版1998中国书籍出版社
长子夭折,次子 Jean-Christophe Mitterrand 出任密特朗的非洲事务顾问。
三子 Gilbert Mitterrand 为 Libourne 市长,涉入贪污案。
与其他法国领导人一样,以风流闻明,密特朗更是其中翘楚,在婚姻期间与18岁的巴黎罗浮艺术学校的高才生安尼相恋,周旋于原配达尼埃尔这两个女人之间[4][5],藏了近20年才认领他们的私生女玛扎利娜[6],他还有一位未被认领的私生子。[7]
侄子 Frédéric Mitterrand 是萨科吉总统的文化部长。
妻舅 Roger Hanin 为知名法国演员。
1996年1月8日,密特朗因前列腺癌逝世,享年80岁。近年有资料指出,他本人于1981年当选总统时已经患上癌症,在任期后半时使其难于行使其总统职权。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