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斯反坦克步枪(英语:Boys anti-tank rifle),亦作波埃士反坦克步枪[1],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英军的反坦克步枪,英军步兵排当中几乎很普及使用,但随着德军坦克的装甲越来越厚,博斯反坦克步枪越显得无能为力,故很快就被PIAT取代,德军在敦克尔克大撤退后掳获大批英军留下的博斯反坦克步枪,但德军对此却毫无兴趣,认为已是过时的武器。
设计
博斯反坦克步枪采用栓式枪机,5 发弹匣在机身上方,发射内藏钢芯的13.9x99毫米穿甲弹,能射穿在100米处的21毫米厚钢板,由于发射时会有强大的后座力,故枪托具有缓冲器和很厚的护垫,枪口有减震的防火帽,英国原厂制的是圆饼形而加拿大生产的为长方形。
保留至今的博斯反坦克步枪大多已改为发射美式M2重机枪弹。
使用情况
1942年中国远征军撤退到印度后开始获得美援军械建军,但在反甲武器部分则是接收了英国军援的博斯反坦克步枪强化基层反甲武力,国军称为博爱式坦克防御枪,在弹药消耗统计时有称为五五战防枪。每个步兵营都有一个配备3挺博斯反坦克步枪的反坦克班,每班13人。后续反甲兵种是置于步兵团下所属反坦克连,分为4个排,每排有M3反坦克炮、巴祖卡火箭筒和博斯反坦克步枪各一具。
博斯反坦克步枪随后援引租借法案成为军援武器的一部分,租借法案统计共提供了1,269支博斯反坦克步枪给中华民国,但受运输能量所限,实运入中国战场的数量远低于此。运交给国内的国民革命军部队,目前可知最早成立编装之部队始于民国三十三年(1944)底,第31集团军群领取8把,并在国民革命军第七十八军与国民革命军第八十五军各组成一坦克防御枪队。1945年豫西鄂北会战期间,日军曾佯攻河南省西峡县,其机械化部队在4月3日进攻西峡县重阳店时遭七十八军战防枪队伏击,该役日军遭击破9辆坦克,但日军仍成功将击破坦克拖回抢修。
至中印公路开通后,国民革命军至少又获得了185挺博斯反坦克步枪,拨补给阿尔法师(半美械军)强化战力,其中有领取之部队包括了国民革命军第七十四军,在湘西会战时有投入作战,但其战术地位很快地就被巴祖卡火箭筒给取代。
除英中两国及部分共和联邦采用之外,苏联也曾透过租借法案获得3,200 挺博斯反坦克步枪,而美国海军陆战队在菲律宾也有采用。
使用国家
流行文化
参考资料
参考文献
相关条目
外部链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