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话南平话,又称南平官话、延平官话和延平土官话,是官话在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的一个方言岛,也是官话在福建省面积最大的一个方言岛。南平话的使用人口约有1万人至2万人左右。 南平话作为官话的一种方言,为何能在闽北地区形成,至今仍是个谜。 一种说法,南宋时期大量皇亲国戚迁居福建,多定居于南平
延平区南平话又称南平官话、延平官话和延平土官话,是官话的一种,接近于江淮官话。南平话是官話在福建省境內的兩个方言岛之一(另一个是長樂旗下話,通行於福州市长乐区航城街道琴江村)。抗日战争时期以及1949年之后,由于大量福州地区居民迁入,南平城区内说闽东语侯官片方言的人口急剧增加,目前城区内说南平话者已经较少,普遍使用普通話。
建阳话建陽話(閩北語:建陽事,羅馬字:Gṳ̿ing-iô̤ng-dī)是閩北語西片的代表方言。建陽話通行於南平建陽區中部和西部,一般以潭城口音為標準音。 建陽話有18個聲母、34個韻母和8個聲調。 《建阳县志》(请参见“第三十一篇 方 言”一节) (繁體中文)漢字古今音資料庫(可查建陽話單字讀音,現代>閩語>閩北區>建陽(潭城鎮城關話))
廣西平話广西平话是中国广西、广东、湖南、云南部分地區的若干類方言的笼统称谓。分南部平话(桂南平话)和北部平话(桂北平话)两大类。桂南平话内部比较一致,具有某些粤语特征,与粤语勾漏片接近,一般被归入粤语。桂北平话与桂南平话有很大不同,且桂北平话內部各方言之间差異也很大,部分桂北平话方言具有某些湘语特征,又與湘南土話有一些联系。
南平市南平属闽越国。汉建元六年(前135年),馀善受封为东越王,割据闽北,闽越改称东越。馀善分别在今浦城县、武夷山市、建阳市、邵武市建成六座城堡拒汉。汉元封元年(前110年),东越被汉王朝所灭,立冶县,南平属之。 南平建置区划始于东汉建安初年(约196年),福建境内设置5县,南平境内有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