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岭角蟾
角蟾科布角蟾属两栖动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南岭角蟾(学名:Boulenophrys nanlingensis),一种分布于中国南方江西省、湖南省和广东省交界的南岭地区的两栖动物,模式产地为广东省韶关市乳源瑶族自治县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隶属于角蟾科布角蟾属。[2]其种加词“nanlingensis”意为“南岭的”。
形态特征
南岭角蟾体小,雄蟾体长30.5~37.3毫米。身体背部呈褐色,眶间具有一镶浅黄色边的深色三角形斑纹,躯干中心具有一镶浅黄色边的“X”形斑纹;小臂和后肢上的背侧具深褐色横纹;腹面为浅灰色,喉部有不清楚的纵向条纹,胸部有猩红色斑点,腹部灰白色,有深褐色大理石花纹。四肢腹面淡红色,散布白色斑点。[2]
保护
本种于2023年被收录入《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3]。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