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位于北京市西城区金融街街道的城隍庙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北京都城隍庙是旧北京城的城隍庙,创建于元至元七年(1270年)。明代重建。清同治十年(1871年)庙毁于火,后修复寝祠(后殿)及仪门。现唯存寝祠五间,是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西城区成方街33号(实际为西兴盛胡同与金融大街交叉处),为研究元大都地理方位的重要遗迹。[1]
元至元四年(1267年),世祖开始兴建元大都。至元七年(1270年),数位大臣建言,“大都城既成,宜有明神主之”,请求建立城隍庙,世祖应允,并在城西南角选地建庙,封城隍为“佑圣王”。北京都城隍庙的历史由此开始。[2]元文宗天历二年八月(1329年),加封大都城隍神为护国保宁王,夫人为护国保宁王妃。[3]
明代,太祖加强城隍信仰,正城隍神号,去封爵。[4]明成祖(1403—1424年)永乐迁都,定鼎于北京,重修都城隍庙,主殿为大威灵祠。[5]正统十二年(1447年)重建,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毁于火灾,再次重建,万历三年(1575年)重修。每年农历五月十一日,以太牢(牛羊豕三牲)祭都城隍。[6]每年祭祀期间,庙宇附近逐渐形成庙会,后来更发展到每月初一、十五、二十五日开市,成为京师最重要的庙会之一。其时商贩云集,人潮如涌,南北货物,古今珍奇皆有。庙会绵延数里,规模甚大。[7][8]
清代,北京都城隍庙是全国两所京都城隍庙之一。顺治八年(1651年)仲秋,遣太常卿致祭,此后每年为定例。仍用太牢祭祀。[9]清雍正四年(1726年)和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又分别重修。同治十年,都城隍庙发生火灾,后来仅修复了寝祠和仪门。到民国年间,庙内虽有香火,但早已颓败,庙会也转移至城内其他地点。
20世纪后半叶,仅存的寝祠沦为水电印刷厂库房,因年久失修,门窗断裂脱落,彩画磨灭无存,周围更被私搭乱建的低矮房屋环绕。1984年,北京市政府将寝祠列入第三批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名单。1990年代,这一地区被规划为北京金融街的建设范围。2005年11月,对寝祠的大修正式开始。工程持续一年余,投资约430万元,更换了三成以上的内檐木构件,殿内的水泥地面也重新换成青砖。同时还拆除周边违章建筑百余平方米,清理倚靠大殿堆起的煤堆,开辟出一休闲广场。在维修过程中,发现了三座石碑,其中两座石碑曾作为民房墙壁,碑身字迹仍依稀可辨,分别是顺治年间之《西棚老会碑记》和雍正年间之《重修京都城隍庙挂灯会碑记》;另一座石碑则被敲断后深埋地下,字迹已磨灭不清。现三座石碑被重新竖立于寝祠两侧。[10]随着金融街地区众多古老胡同的消逝,历经风雨的都城隍庙寝祠成为林立的高楼间最后的古都遗韵。
都城隍庙盛时,中轴线上建筑自南向北依次为:都城隍门(庙门)、顺德门、阐威门、大威灵祠和寝祠,还有钟鼓楼、两庑殿、治牲所、井亭、燎炉、碑亭等附属建筑。[11]庙内立石碑多处,有顺治十五年(1658年)立《西棚老会碑记》,康熙十二年(1673年)立《东棚二圣会碑记》,雍正十二年(1734年)立《重修京都城隍庙挂灯会碑记》,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立《重修都城隍庙碑记》等。
庙内还有对联一副:
现存寝祠坐北朝南,大殿五间,面阔24.8米,进深17米,建筑面积约420平方米。黄琉璃瓦黑剪边歇山顶调大脊,正吻垂兽,排山滴水,五踩重昂斗栱,配旋子彩画,斜方格门窗五抹;殿内井口天花,前后加金柱,一斗三升斗栱。殿前出轩三间,通阔17.8米,进深7米,轩内为鎏金斗栱。[12]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