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遵信(1937年9月—2007年10月28日),曾用笔名忍言、佚之,安徽芜湖人,中国大陆著名政治异议人士、知识分子。为包拯的三十四世孙。
生平
早年曾读五年私塾。1948年入读小学,1953年9月入读安徽省芜湖第一中学,1959年9月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从1963年起,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化报》、《历史研究》、《哲学研究》以及《中国论坛》、《明报月刊》等报刊上发表中国思想史方面论文约百万字。1964年9月至1976年9月在中华书局任哲学编辑,1976年10月至1980年任职于国家出版局研究室。1981年起任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包遵信80年代初由其任主编的《走向未来》丛书,被誉为中国自由民主思想的启蒙[谁说的?]。1989年5月学运期间曾连同多名知识分子到广场劝学生停止绝食,后和陈子明、王军涛、刘晓波等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当局指为事件之“幕后黑手”并被捕入狱判刑五年。
出狱后长期被非法监控,以研究和写作为生,并一直积极参与中国民主运动曾参与了声援刘荻、杜导斌和天安门母亲等多项维权签名活动。2004年后曾患脑栓塞,在2007年10月23日清晨6点多突发大面积脑溢血,被送至北京方庄东方医院,医生曾为其做开颅手术,但包遵信最终仍于10月28日6时整在院内逝世,遗体告别仪式订于同年11月3日上午11时整在北京市东郊殡仪馆举行。
2007年11月3日,他的追悼会在东郊殡仪馆举行,政府对此严加戒备,限制或者阻止有关敏感人士参加。六四伤残者齐志勇因试图瞻仰包遵信遗容并参加追悼会于11月2日被警方带走。民间维权人士胡佳被严密监控,处于软禁状态。胡佳曾同齐志勇前往东方医院,试图瞻仰包遵信遗容,但未能如愿。
2008年10月28日,包遵信去世一周年即举行骨灰下葬仪式,数十名各领域的民主人权人士前往参加悼念,包括:著名六四异议人士刘晓波、马少芳,宪政学者于浩成、张祖桦,法律界人士莫少平、滕彪,以及一些维权人士以及媒体工作者。与包遵信骨灰一起下葬的还包括一本集结各界悼念文章的文集。
2008年10月28日,包遵信骨灰安葬仪式现场,便衣警察只是在一旁观察,并没有阻挠行动。而参加者基本顺利前往,除了刘晓波事前被国保方面电话要求不要邀请外国记者。
著作及任职
参考资料
- 六四敏感期民运人士被监控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包遵信先生病逝讣告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刘逸明:别在伤口撒盐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