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类淀粉蛋白质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前類澱粉蛋白質

前类淀粉蛋白质 (英语: 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 APP) 是一个细胞膜内嵌蛋白,在很多组织都能找到,但主要集中在神经元突触。一般认为前类淀粉蛋白质能够调控突触的形成,[2] 神经可塑性[3]及排出铁原子[4],但其主要功能仍然未明。

类淀粉蛋白的生成被广泛认为是由前类淀粉蛋白质经蛋白酶解所产生。类淀粉蛋白是一个由37 至49颗氨基酸所组成的不可溶的纤维性蛋白质,其沉积之后形成的类淀粉蛋白斑能够在阿兹海默症病人的大中被找到,并被认为是很多神经性疾病的病因。
事实速览 Amyloid beta (A4) precursor protein, 有效结构 ...
Amyloid beta (A4) precursor protein
PDB rendering based on 1aap[1]
有效结构
PDB 直系同源检索:PDBe, RCSB
标识
代号 APP; AAA; ABETA; ABPP; AD1; APPI; CTFgamma; CVAP; PN-II; PN2
扩展标识 遗传学104760 鼠基因88059 同源基因56379 ChEMBL: 2487 GeneCards: APP Gene
RNA表达模式
更多表达数据
直系同源体
物种 人类 小鼠
Entrez 351 11820
Ensembl ENSG00000142192 ENSMUSG00000022892
UniProt P05067 P12023
mRNA序列 NM_000484 NM_001198823
蛋白序列 NP_000475 NP_001185752
基因位置 Chr 21:
25.88 – 26.17 Mb
Chr 16:
84.95 – 85.17 Mb
PubMed查询 [1] [2]
关闭

基因学

前类淀粉蛋白质表达于很多不同的物种而且高度保守[5]。 其基因序列位于人类第21号染色体,拥有290,000个碱基对而组成18个外显子[6][7] 在人体中,基于选择性剪接,前类淀粉蛋白质有几个等位蛋白英语Protein isoform,长度由365至770个氨基酸不等,其中一些等位蛋白主要于神经元表达。等位蛋白间比例的改变被认为与阿兹海默症有关。[8] 同源蛋白存在于果蝇秀丽隐杆线虫与及所有哺乳类[9] 不过,位处细胞膜间的类淀粉蛋白并不高度保守于物种间,亦与前类淀粉蛋白质的生物功能没有明显关系。[9]

某些基因突变如果发生在前类淀粉蛋白质的重要位置,包括但不限于发生在类淀粉蛋白序列组中,就会增加患上遗传性阿兹海默症的机会。[10][11][12]例如一些发生在类淀粉蛋白序列外面的基因突变就被认为导致类淀粉蛋白增长。[13]

亦有些基因突变,例如是A673T,就被认为能减低患上阿兹海默症的机会。这个突变位于 beta secretase cleavage site,理论上能经由减低beta C-Terminus fragment 而抑压类淀粉蛋白的生成。证据显示于试管内能减低40% 类淀粉蛋白生成。[14]

参阅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