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萨雷·波吉亚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切萨雷·波吉亚

切萨雷·波吉亚意大利语Cesare Borgia [ˈtʃeːzare ˈbɔrdʒa, ˈtʃɛː-]巴伦西亚语Cèsar Borja [ˈsɛzaɾ ˈbɔɾdʒa];西班牙语:César Borja [ˈθesaɾ ˈβoɾxa];1475年9月13日或1476年4月[1]-1507年3月11日),瓦伦提诺公爵,是位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军官、贵族、政治人物和红衣主教(枢机);是教皇亚历山大六世与情妇瓦诺莎·卡塔内之子。切萨雷即为凯萨之意,与古罗马的征服者凯萨同名,意大利语发音为切萨雷[2][3][4]

事实速览 切萨雷·波吉亚, 瓦伦提诺公爵 ...
切萨雷·波吉亚
多种头衔
Thumb
阿尔托贝罗·梅洛内英语Altobello Melone所绘之切萨雷·波吉亚肖像
瓦伦提诺公爵
在位1498年8月17日至1507年3月13日
出生1475年9月13日或1476年4月
教皇国罗马
逝世1507年3月11日(1507岁—03—11)(31岁)
 纳瓦拉王国比亚纳
墓地西班牙比亚纳圣玛丽亚教堂
贵族波吉亚家族
配偶阿尔布雷的夏洛特英语Charlotte of Albret
子嗣
路易丝·波吉亚英语Louise Borgia, Duchess of Valentinois以及至少11名非婚生子女
父亲教皇亚历山大六世
母亲瓦诺莎·卡塔内
关闭
Thumb
瓦伦提诺公爵徽章

切萨雷少年出家,年纪轻轻晋为红衣主教。1498年弟弟乔凡尼逝世以后,切萨雷还俗,成为天主教会史上第一位在任内辞职的红衣主教。随后其父将教皇国内的一部分领土分赐给他做领地。他才干过人,为人残忍,深通权术,在当时名噪一时,成为意大利中部霸主,惟其父逝世后,切萨雷遭到新任教皇儒略二世整肃,禁锢于西班牙,越狱后成为纳瓦拉的国王胡安三世的将领,后在任内战死。

波吉亚家族

切萨雷·波吉亚的家族来自西班牙巴伦西亚王国;家族于十五世纪中叶起,开始显赫。这是由于切萨雷的曾叔祖,曾任巴伦西亚主教的阿方索·波吉亚(Alfonso Borgia)被选举为教皇加理多三世(1455年至1458年期间在位)之故。[5]切萨雷的父亲教皇亚历山大六世是第一位公开承认自己与情人有子嗣的教皇。[6]

早年

切萨雷首先受推荐而进入罗马教廷。15岁时,被授命为西班牙一个教区的主教,并长期于意大利比萨受教育。18岁时,因父亲荣任教皇而升任枢机。[5]亚历山大六世原本冀望切萨雷之弟,即身任教皇国军事统帅的乔瓦尼·波吉亚,能负起荣耀全家族的责任。惟乔凡尼死于1497年,一场令人启疑的事件中(有几位同时代的人提示到切萨雷是事件的策划人)[7]。随着乔凡尼之死,切萨雷被父亲任命为教皇国的军事统帅。[8]

1498年8月17日,他自请还俗卸下神职,是天主教会史上第一位主动请辞的神职人员。[9]同日,法国国王路易十二册封切萨雷为瓦伦提诺公爵(Duc de Valentinois),封地于瓦朗斯;‘瓦伦提诺’即是波吉亚家族的发迹地-巴伦西亚的昵称。

军事生涯

切萨雷的军事生涯起于父亲将影响力遍及军队的能力,这层影响力,后来由于切萨雷与法国公主的婚姻而加强。另外,这桩婚事与法国谋取北意大利的战略相关。1499年,法国入侵意大利,切萨雷陪同法国国王路易十二进入米兰城。

Thumb
切萨雷·波吉亚留于罗马期间所绘的个人画像

另一方面,教皇亚历山大六世则希冀经由这起战事,使北意大利的一部分成为切萨雷的领国。因此,在路易十二入主米兰后,教皇便宣布北意大利两个教区的副主教被革职。名义上,当地须听命于教皇,惟实际上,当地政权已独立于或不从属教皇有历代之久。然而,由于当地政界和宗教界在生活上的败坏,使得公民视切萨雷的到来标志着一种大进展。

后来,切萨雷被任命为教皇国的军事统帅,并统辖著佣兵部队。这包括了300名骑兵和由法国国王派遣而至的4,000名瑞士卫兵团

乔凡尼·斯福尔扎(切萨雷之妹鲁克蕾齐亚·波吉亚的第一任丈夫)被逐出佩萨罗王国以后,继任的君主阿斯托雷三世·曼弗雷迪英语Astorre III Manfredi因切萨雷之命而被淹死于提贝河。但是切萨雷在暗杀他以前,一度提请任命他为罗马涅公爵。只是在这过程中,皮翁彼诺被并入切萨雷的领地。

1499至1503年间,是切萨雷权力的巅峰。由于他的权势及非凡才干(或许还有那些残忍手段),以及背后强硬的后台(法国国王以及教皇父亲),整个意大利半岛对他的名字望而生畏。公爵带领着一支小的雇佣军,在短时间内即将教皇国中的其他封建势力驱逐出去并确立教皇集权体制,1417年达成了天主教会大分裂结束后,历任教皇80多年来朝思暮想的盼望(此前教皇对罗马涅和教皇国只有名义上的封建领主权,教皇国实际上四分五裂、群雄割据),同时也使他的权力迅速增长、威震八方。至1501年,切萨雷已征服弗利佩萨罗里米尼法恩扎并且被封为罗马涅公爵;1502年,切萨雷·波吉亚强迫李奥纳多·达芬奇为军队工程师;在同年的乌尔比诺叛乱中他被叛军击败,但立刻与法王路易十二结盟并获得法军援助、迅速收复了失地,年底以残忍的方式处死一大批雇佣军队长(亦是意大利中部各城的小执政官),例如被身裂两段的拉米罗·德·洛卡(Ramiro de Lorca)。这一惨案传开后,意大利中部的其他小王公纷纷出逃;至1503年中,切萨雷不只占领卡斯泰洛城佩鲁贾,更试图当上托斯卡纳执政官(其领地包围住佛罗伦萨),他已称霸于意大利中部。

失势和结局

1503年8月,他父亲教皇亚历山大六世去世后,切萨雷·波吉亚也在同时病倒,无力反应,父亲之死标志他开始失势。新教皇庇护三世即位不到一个月即驾崩。随后由儒略二世当选。切萨雷的冤家在新教皇儒略二世的允许下将他逮捕,而切萨雷在罗马涅的领地都被儒略二世给据为己有。儒略二世之前为了当选教皇,向切萨雷和波吉亚家族许下了一大堆诺言,之后却全部反悔。

1504年切萨雷·波吉亚被流放到西班牙。两年后,他从西班牙的监狱里逃脱,后来再与他的大舅子、纳瓦拉的国王胡安三世联盟,成为纳瓦拉国王手下的军官。1507年于比亚纳,他在一次替国王攻击反叛者的战斗中,中了敌人的圈套而阵亡,年仅三十一岁。

遗体

切萨雷·波吉亚最初埋葬在胡安三世下令建造的大理石坟墓中,位于比亚纳的圣玛利亚堂的祭坛,那里是圣雅各朝圣之路的一站。在16世纪,蒙多涅多的主教安东尼奥·德·格瓦拉根据记忆中发表了他在参观教堂时在坟墓上看到的东西。多年来,这个墓志铭在措辞和外观上经历了几次变化,今天最常引用的版本是18世纪神父和历史学家弗朗西斯科·德·阿莱森出版的版本。上面写着[10]

Aquí yace en poca tierra
el que todo le temía
el que la paz y la guerra
en su mano la tenía.
Oh tú que vas a buscar
dignas cosas de loar:
si tú loas lo más digno,
aquí pare tu camino,
no cures de más andar.

虽然这里只有一小片土地
但是他是每个人都害怕的人,
和平与战争
都握在他的手中。
哦,你们前来寻找
值得赞美的东西,
如果你要赞美最值得赞美的
就在这里停下你的脚步
你不需要走得更远。

波吉亚跟阿拉贡斐迪南二世过节甚深,两人曾经兵戎相见。1512年斐迪南的军队占领纳瓦拉后,波吉亚的坟墓在1523年至1608年之间的某个时候被毁,在此期间,圣玛丽亚教堂正在进行翻新和扩建。传统认为,卡拉奥拉主教认为将堕落者葬在教堂里很不恰当,因此有此机会,就要将其坟墓拆除,将波吉亚的遗骨埋到教堂前的街道上,被所有走过的行人踩踏。

维森特·布拉斯科·伊巴涅斯在《维纳斯》一文中写道,当时的主教把波吉亚的遗体徙出圣玛丽亚教堂,因为他的父亲被亚历山大六世禁锢到死。多年来,这些遗骨都散失了,尽管事实上当地传统仍然相当准确地标出它们的位置,关于波吉亚的死和幽灵的民间传说也不断出现。事实上,这些遗骨被挖掘了两次,又被当地和外国历史学家重新埋葬。第一次挖掘是在1886年,由法国历史学家查尔斯·伊里亚特进行,寻找臭名昭著的切萨雷·波吉亚的埋葬之地,他也出版了关于波吉亚的作品。1945年,波吉亚第二次被发掘出来后,他的遗骨由外科医生和波吉亚爱好者维多利亚诺·朱阿里斯蒂进行了相当长时间的法医检查,检查结果与19世纪进行的初步检查一致。有证据表明这些骨头属于波吉亚。

切萨雷·波吉亚的遗体后来被送至比亚纳市政厅,就在圣玛利亚堂对面,直到1953年。[11] 然后,被葬在圣玛丽亚教堂门外,不再在街上,有被踩踏的直接危险。在上面放置了一块纪念石,翻译成英文,宣布波吉亚为教皇和纳瓦拉部队的将军。1980年代末,发起了一场运动,要将波吉亚的遗体再挖出来,放回圣玛丽亚教堂,但这一提议最终被教会官员拒绝,因为最近裁定,除了教皇枢机主教,不允许入内安葬。由于波吉亚已经还俗,不再是出家人,因此决定把他的遗骨搬进教堂是不合适的。据报道,潘普洛纳总主教费尔南多·塞瓦斯蒂安·阿吉拉尔在50多年的请愿之后将会默许,波吉亚的遗体最终将于2007年3月11日,即他去世500周年的前一天搬回教堂,但总主教发言人宣布,教会不会授权任何此类做法。[12][13]当地教会表示,“我们不反对迁入他的遗体。无论他生前做了什么,现在都应该得到原谅。”

毒药公爵

切萨雷·波吉亚是一个残忍的暴君。他先邀请敌人参加宴会,然后伏兵来杀害敌人。他也会使用托法娜仙液,慢慢毒杀敌人。

甚至早在1497年,就有传闻指称切萨雷谋害了自己的兄弟乔瓦尼·波吉亚,因为切萨雷似乎是整件事情的最大获益者。当时,亚历山大六世打的算盘是长子乔瓦尼掌握军队,而次子切萨雷则要继他之后,成为掌握基督教世界的教皇,然后使意大利成为波吉亚家族的天下。然而,亚历山大六世将整个家族的希望,寄托在握有武力的乔瓦尼身上。如此一来,乔凡尼就理所当然的成为切萨雷征伐之路上的阻碍。无论,切萨雷是否主导了这一次的刺杀,无庸置疑的,是乔瓦尼之死使他得以踏上所期盼已久的征伐之路。关于这个刺杀事件,尚有一种浪漫的解释,即整件事情是始自于一个女人,阿拉贡的珊莎公主。她是切萨雷最小的弟弟乔佛里·波吉亚的妻子,亦是乔瓦尼和切萨雷兄弟的情妇。由于忌妒和争风吃醋,而导致了这个血腥的结果。

切萨雷的第一任妹夫,佩萨罗君主,乔凡尼·斯福尔扎称切萨雷和他的父亲与他的妹妹鲁克蕾齐亚·波吉亚之间乱伦。但也可能是以此谣言来报复切萨雷,因为自己的阳痿,导致后来和切萨雷的妹妹离婚。

马基维利评价

尼可洛·马基维利在《君王论》对切萨雷毫不吝啬地给予高度赞赏。在《君王论》中就有这样一段话:“当我回顾公爵的一切行动之后,我认为他不但没有可以非难之处,更让我觉得应当像我在上面提出的把公爵提出来,让那些由于幸运或者依靠他人的武力而取得统治权的一切人效法,因为他具有至大至刚的勇气和崇高的目的,他只能采取这种行动,舍此以外,别无他路,只是由于亚历山大六世的短命和他本人正在病重,才使他的鸿图终成画饼。”

切萨雷虽在道德面上种种不堪,但纵观其一切特质,完全符合马基维利心目中理想君王所具备的一切条件。即使切萨雷最后失败了,马基维利仍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切萨雷的怜悯和遗憾,可见马基维利对于切萨雷是有多么赞赏。

“所以,如果一个人认为,为了确保他的新的王国领土安全免遭敌人侵害,有必要争取朋友,依靠武力或者诈欺以得胜,使人民对自己又爱又怕,使军队对自己又敬又畏,把那些能够或者势必加害自己的人们消灭掉,采用新政策把旧制度加以革新,既有严峻一面又能使人感恩,要宽宏大量且慷慨好施,要摧毁不忠诚的军队,创建新的军队。也要与各国王公保持友好,使他们不得不慇殷勤勤地帮助自己,或者诚惶诚恐地不敢得罪自己,那么,他再也找不到比公爵这个人的行动,更生动的范例了。”[14]

现代评价

当时他的政敌对波吉亚家族整体的看法非常负面。他们认为这个从西班牙来的家族,对意大利传统的老家族有威胁性。此外切萨雷·波吉亚本人的巨大战果也使许多意大利贵族相形失色。

大众文化

切萨雷·波吉亚曾在多部历史背景的小说,电影,电视剧,游戏等作品中出现。

小说

  • The Life of Cesare Borgia
  • The Family
  • 天之炽

漫画

  • 花冠安琪儿
  • 禁断毒天使

电影

电视剧

游戏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