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内乌肯盗龙属(属名:Neuquenraptor)是驰龙科恐龙的一属,是在2005年发现于阿根廷巴塔哥尼亚,是少数生存于南半球的驰龙科恐龙。身长约2.5米,重约30公斤,生存于白垩纪晚期。
在1996年1月,阿根廷巴塔哥尼亚内乌肯省发现一些驰龙类的化石,发现的骨骸包括一只脚及其他骨头碎片[1]。在1997年,这类恐龙被非正式命名为阿根廷阿劳干盗龙("Araucanoraptor argentinus")。在1999年,研究人员提出这些化石属于伤齿龙科[2]。
在2005年,阿根廷古生物学家费尔南多·诺瓦斯、美国古生物学家迪亚戈·玻尔(Diego Pol)所带领的研究队伍,将这些化石进行叙述、命名,模式种是阿根廷内乌肯盗龙(N. argentinus)。属名、种名是以其发现地的阿根廷内乌肯省来命名[3]。
正模标本(编号MCF-PVPH 77)包含:数节颈椎、肋骨、尾椎的人字骨、桡骨、以及左脚。化石发现于波特苏埃洛组(Portezuelo Formation)地层,地质年代相当于康尼亚克阶[3]。
内乌肯盗龙被命名时,被归类于驰龙科[3]。之后的亲缘分支分类法分析,将牠们归类于驰龙科的半鸟亚科。
内乌肯盗龙可能是半鸟的次客观同物异名[4]。这两属可能为同种动物,而半鸟的命名时间较早(1997年),因此具有命名上的优先权[5]。
盘古大陆于侏罗纪早期开始分裂,约1亿6000万年前,分列出北面的劳亚大陆、及南面的冈瓦那大陆。冈瓦那大陆本身再分裂成西冈瓦那大陆(即现今的非洲与南美洲)、及东冈瓦那大陆(即现今的南极洲、大洋洲、印度及马达加斯加)。西冈瓦那大陆于白垩纪时期开始分裂,于1亿3200万至9000万年前形成非洲及南美洲。因加勒比海海床向东的移动,令北美洲及南美洲联合起来,约于8000万年至6000万年前(上白垩纪及古新世之间)。
在未发现内乌肯盗龙前,所有驰龙科都是在北美洲、欧洲、中国北部或蒙古发现,因此当时科学家认为牠们只生活于劳亚大陆。内乌肯盗龙的存在,显示很多物种都在盘古大陆分裂时存活下来,并在劳亚大陆及冈瓦那大陆发生不同的演化,或是驰龙科于上白垩纪时经过加勒比海迁徙至南美洲。
根据估计,内乌肯盗龙只有约1.2米高,身长约1.8米[6],比北美洲的驰龙科(如犹他盗龙)更为小型。内乌肯盗龙有一些比近亲的鹫龙更进化的特征,使得很难去估计牠的外貌。为更多了解内乌肯盗龙,古生物学家现正寻找更为完整的头颅骨。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