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扎克陨石坑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伊扎克陨石坑(英语:Izsak)是月球背面南半球一座大撞击坑,约形成于爱拉托逊纪[1],其名称取自匈牙利数学家、物理学家及天文学家伊扎克·伊姆雷·久洛(Izsák Imre Gyula,1929年-1965年),1970年被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正式批准接受。
描述
该陨坑位于巨大的费米环形山东南,西侧毗邻奥尔登环形山;孔德拉秋克环形山坐落在它的西北偏北;东北则是狄德罗陨石坑;东面和东南分别为色诺芬陨石坑和日里茨基陨石坑;伊扎克陨石坑的南面则横亘着舍贝勒环形山[2]。该环形山的中心月面坐标为23.3°S 117.1°E,直径30.8公里[3],深度为2.0公里[1]。
伊扎克陨石坑外观接近正圆形,西北侧略微内凹,陨坑壁边缘清晰尖峭,内侧坡平整光滑,几乎未受到磨损和侵蚀。坑壁高出周边地形920米[1],内部容积600立方千米[1],坑底除东部一小块较平坦外,其余地表均崎岖不平,北部分布有数座山丘,中心点附近矗立着一座小中央峰。
卫星陨石坑

按惯例,最靠近伊扎克陨石坑的卫星坑将在月图上以字母标注在该坑的中心点旁。

伊扎克 | 纬度 | 经度 | 直径 |
---|---|---|---|
T | 23.2° S | 114.8° E | 14 公里 |
参考文献
另请参阅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