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历山大‧赞科夫(保加利亚语:Александър Цолов Цанков,1879年6月29日—1959年7月27日),又译作詹科夫或常可夫,是战间期保加利亚著名的法西斯[1] 政治家。
生平
1910年起,赞科夫在索非亚大学担任政治经济学教授。[2]1923年6月,军方发动政变,赞科夫领导推翻斯塔姆博利伊斯基,稍后成为联合政府的领导人。[2] 保加利亚共产党对农民党抱持中立,而不是支持斯坦博利斯基,是政变成功的原因之一。[3] 同年6月9日至1926年1月4日,赞科夫担任保加利亚首相。此期间,赞科夫亦为民主联盟领导人。1925年,圣周日教堂暗杀事件后,赞科夫宣布戒严,并取缔共产党。[2] 赞科夫的行径引起共产国际的谴责。[4]
1925年10月,希腊入侵保加利亚,希腊因国联谴责,而未做久留。然而,此事件削弱了保加利亚的借款能力,导致赞科夫因财政危机被迫去职。[2]
被排除在主流政治之外后,赞科夫开始转向法西斯主义,并且成为了希特勒的追随者。[2] 1932年,赞科夫模仿纳粹党成立了人民社会运动。[5][6] 尽管促成了联合政府的分裂,但缺乏联结派及纳粹的支持,该党在政治上无足轻重。[2] 不过,1944年,纳粹为对抗祖国阵线,赞科夫获任为保加利亚流亡政府的首相。[7] 虽说如此,但实际上,赞科夫却是去信要求佩舍夫停止流放犹太人的反对派之一。[7]战后,赞科夫逃往阿根廷。1959年,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去世。[2]
参见
- 白色恐怖
- 红色恐怖
- 鲍里斯三世
- 1923年保加利亚政变
- 尼什条约 (1923)
- 佩特里奇事件
参考文献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