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五言古诗是中国古代古体诗体裁的一种,全篇由五字句构成。与近体诗(绝句、律诗)相异的是,五言古诗不讲求对仗、平仄和句数。
汉代以前,偶有五言的诗句,但没有完整的五言诗。五言诗是在两汉民谣和乐府民歌中首先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据《物理论》记载秦代民歌[1],及《汉书·五行志》、《尹赏传》索引西汉成帝时歌谣[2][3],已为完整的五言形式;东汉时五言歌谣继续产生,并被采入乐府,其中如《陌上桑》、《江南可采莲》等,已是比较成熟的五言作品。
文人五言诗始于何时,前人的看法颇不一致。旧传西汉枚乘、李陵、苏武、班婕妤等人的五言作品,实际上不可靠。今存最早的文人的五言诗当为东汉班固的《咏史》:
五言诗取代四言诗的地位,因四言字少,较难把意思表达得完美。锺嵘《诗品序》指出,四言诗“每苦文繁而意少”。五言诗比四言诗多一个字,较易容纳双音词以至三音词,能配合词汇的发展。古代歌、诗关系密切,乐曲日趋丰富繁复,五言诗的音节富于变化,亦较能与音乐配合。
东汉张衡《同声歌》、秦嘉《赠妇诗》和赵壹《疾邪歌》等,表现技巧日趋成熟。汉顺帝、汉桓帝之时,黄门郎秦嘉所作《赠妇诗》或为最早的五言赠答爱情诗,且为“婉约诗”之祖[4]。东汉佚名《古诗十九首》的出现,标志着五言古诗已经达到成熟阶段。
五言诗到曹植笔下而扩大其范围,无所不写。至建安和魏晋南北朝时期,五言诗已“居文辞之要”,成为最盛行的诗体,出现了大批名作,逐步取代了四言诗的正统地位,成为古典诗歌的主要形式。初唐以后,产生了近体诗,其中即有五言律诗、五言绝句。唐代以后的五言诗便通称为“五言古诗”或“五古”。
历代伟大的诗人往往采用五古的体裁,作为立意最高的表现工具。李白说“七言不如五言”,元好问亦以五言为诗的正宗。明清时,诗人写“咏怀”、“寓感”、“读史”等题材时,多用五古,作品比同一诗人的其他诗歌,往往更具气势。[5]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