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成龙(1638年—1700年),字振甲,号如山,汉军镶黄旗(一说镶红旗)人,清朝政治人物,荫生出身,与当时名臣于成龙同名同姓,所以又被称为小于成龙。大于成龙升任两江总督时,向皇帝推荐了小于成龙,小于成龙后来也升到直隶巡抚[1]。
![Thumb](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1/11/%E6%B0%B8%E5%AE%9A%E6%B2%B3%E5%8D%97%E5%B2%B8_%E4%BA%8E%E6%88%90%E9%BE%99%E6%96%87%E5%8C%96%E5%9B%AD%E9%93%9C%E5%83%8F_20230723.jpg/640px-%E6%B0%B8%E5%AE%9A%E6%B2%B3%E5%8D%97%E5%B2%B8_%E4%BA%8E%E6%88%90%E9%BE%99%E6%96%87%E5%8C%96%E5%9B%AD%E9%93%9C%E5%83%8F_20230723.jpg)
生平
康熙七年(1668年),出任乐亭县知县,为官清正,被于成龙提拔为江宁府知府。历任安徽按察使、直隶巡抚。与河道总督靳辅争论开河之议,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当时御史郭琇弹劾大学士纳兰明珠专权,小于成龙与慕天颜等诬陷靳辅为明珠一党,事情查明后,康熙帝追究了小于成龙的责任。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靳辅去世,小于成龙任河道总督,依然用靳辅之法治河,受到康熙帝的嘲讽[2]。
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康熙帝亲征噶尔丹,小于成龙以左都御史督运中路军粮。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治理浑河,修筑永清、固安堤防,康熙帝改浑河为永定河。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三月初十,小于成龙去世,谥号襄勤。
据载,于成龙墓在今河北承德市丰宁满族自治县。
家庭
- 孙于宗瑛,乾隆甲戌科三甲进士,著有《来鹤堂诗钞》。
- 曾孙鳌图,乾隆庚寅科举人,江苏按察使,著有《习静轩诗文集》。
参考资料
延伸阅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