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丽水市
中国浙江省的地级市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Remove ads
丽水市是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级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优秀生态旅游城市、浙江省森林城市、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首批试点之一。
Remove ads
名称
丽水的“丽”普通话读“lí”(阳平),而非“lì”(去声)[2];中华民国国语则读“lì”(去声)[3]。粤语中则采用常规读法lai6。
《元和郡县志》:“丽水本名恶溪,以其湍流阻险,九十里间五十六濑,名为大恶,隋开皇中,改为丽水,皇朝因之,以为县名”。《名胜志》:“以县北七里有丽阳山,故以丽水为名”。《栝苍汇纪》:“县北七里有丽阳山,下环清溪,县名丽水以此。”
市名来自于旧时处州府治丽水县,后以此县名设丽水地区,沿用至今。
历史
秦朝时地属闽中郡。西汉时,先隶于东瓯国。后来因为东瓯国国王叛国,汉武帝废除东瓯国。于汉昭帝时又置会稽郡。东汉时古括苍地区尚未置县。汉末,括苍地区已置两县,均归属东阳郡。[来源请求]
隋朝开皇九年(589年)以括苍、松阳、永嘉、临海四县置
唐朝武德四年(621年)复改为括州,天宝元年(742年),改括州为缙云郡。中唐乾元元年(758年),复改为括州。大历十四年(779年)改为处州,以避德宗讳。
元朝至元十三年(1276年)改为处州路,1359年改为安南府,随后改为处州府。明朝景泰三年(1452年)起,处州府辖丽水、松阳、缙云、青田、遂昌、庆元、宣平、云和、景宁10县。
1912年中华民国北京政府在全国废州府。中华民国的抗日战争期间,由于省会杭州沦陷,1942年5月-1945年10月浙江省政府迁云和县(在丽水县西邻),跟随省政府迁移还有盟军代表团、党政军特、工厂商店、学校医院、新闻出版等,以云和县为中心,沿公路线散落在各大集镇和大村庄,北起缙云县壶镇,南至庆元县,东至青田县,西至遂昌县。[5]
文化
地理
- 矿产资源有铅锌、石英、花岗岩、铜、铁、锰、银、石灰石、萤石、煤等。
- 动物资源有虎、黑麂、穿山甲、金钱豹、大灵猫、云豹、毛冠鹿、獐、九江狸、香狸。
- 植物资源有华东黄杉、南方红豆杉,钟萼木、香果树、黄山木兰、凹叶厚朴、长叶榧、短穗竹、银钟树、天竺桂、紫茎等。
- 水产资源有草鱼、团头鲂、圆吻鲴、鳗鲡等。
瓯江、钱塘江、闽江、飞云江、灵江和福安江的源头都在丽水[7]
丽水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1月平均气温6.8℃,7月平均气温29.4℃,年平均气温18.4℃, 年降水量1400毫米。极端最高气温43.2℃(2003年7月31日),极端最低气温-7.7℃(1967年1月16日、1970年1月16日)。
政治
|
|
丽水市现辖1个市辖区、6个县、1个自治县,代管1个县级市。丽水是浙江省省唯一所有县(市、区)都是革命老区的设区市[12]。
人口
根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为2,507,396人[17]。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2,116,957人相比,十年共增加了390,439人,增长18.44%,年平均增长率为1.71%。其中,男性人口为1,293,190人,占总人口的51.58%;女性人口为1,214,206人,占总人口的48.42%。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106.5。0-14岁的人口为400,417人,占总人口的15.97%;15-59岁的人口为1,574,433人,占总人口的62.79%;60岁及以上的人口为532,546人,占总人口的21.24%,其中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385,344人,占总人口的15.37%。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1,550,182人,占总人口的61.82%;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957,214人,占总人口的38.18%。
全市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2,398,675人,占95.66%;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08,721人,占4.34%。其中,畲族人口为72,214人,占2.88%。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372,345人,增长18.38%,占总人口比例下降0.06个百分点;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18,094人,增长19.97%,占总人口比例增加0.06个百分点。其中,畲族人口增加297人,增长0.41%,占总人口比例下降0.52个百分点。
交通

早在1921年孙中山所著《建国方略》中就规划有金华经丽水至温州的金温铁路,1980年代丽水、温州等地人民群众对铁路的呼声日益增长,在南怀瑾提议并出资的情况下,金温铁路在1992年开始建设,在1998年全线开通,结束了丽水、温州两地不通铁路历史,丽水市内缙云县、莲都区、青田县始通铁路。
2008年国家发改委批复了金温铁路扩能改造工程,新金温铁路沿旧线相同路径运行,2010年扩能改造工程正式开工,2015年全线通车仍称金温铁路,老金温铁路改称金温货线。至此丽水至杭州仅需一个半小时。
2014年浙江衢州经丽水至福建宁德的客货共线铁路衢宁铁路开工建设,2020年开通运营,结束遂昌、松阳、龙泉、庆元等地不通铁路历史。但该线路无法与金温铁路连接,即无法到达市区。衢州至丽水铁路衢丽铁路在2020年经浙江省发改委批复并动工,计划在2027年建成,建成后衢宁铁路与衢丽铁路将在松阳站接轨。
金华至台州铁路金台铁路在丽水市缙云县的壶镇镇经过并设有壶镇站,该铁路在2016年动工,2021年通车。但面临与衢宁铁路相同的问题,即无法与丽水市内的金温铁路站点贯通运行,只能在位于金华市的永康南站进行换乘。有规划中的宁波至丽水铁路甬丽铁路,计划连接壶镇站与缙云西站。
目前丽水境内仍有云和、景宁两地未通铁路。但有纳入规划的温武吉铁路经过龙泉、云和和景宁。
在一·二八事变后,国民政府在江浙各地修建军用机场,丽水机场于1934年始建并于同年完工。1937年杭嘉湖地区沦陷后,浙江省党政机关随即迁往丽水各地,丽水城区及机场也成为日军的重点轰炸目标。1941年宁波、温州等地的沿海机场被日军占领,丽水机场成为距离前线最近的机场。1942年和1944年丽水城两次被日军占领,机场也遭到破坏。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丽水机场失去军事作用至此闲置直至荒废,仅在 1966年为喷药治虫任短暂修复过跑道。
70年代起丽水各界人士多次要求新建民用机场,但并未获准。在时隔机场荒废五十年后,新建机场终在2007年被国家民航总局列入《全国民用机场布局规划》,2013年最终获准迁建,2016年经国务院批准立项,后于2018年正式动工。计划在2025年正式通航。丽水人民长达几十年,历经几代人的“民航梦”终于实现。
教育
截止2018年底,丽水市共有幼儿园468所,小学211所,初中74所,各类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5所,普通高校(含独立学院及筹建院校)3所。高考录取率95.64%,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59.29%。[18]
- 丽水学院
- 丽水职业技术学院
- 丽水广播电视大学
- 丽水旅游学校
- 缙云中学
- 松阳县第一中学
- 遂昌中学
- 遂昌县第二中学
- 遂昌县第三中学
- 庆元中学
- 景宁中学
- 景宁畲族自治县民族中学
- 青田中学
- 龙泉市第一中学
- 云和中学
- 丽水学院附属高级中学(丽水民族高级中学)
- 丽水第二高级中学
- 丽水市职业高级中学
- 青田县职业高级中学
- 花园中学
- 吉时雨中学
- 丽水市实验学校
- 缙云县实验中学
- 莲都外国语学校
- 处州中学
- 梅山中学
- 黎明中学
传媒
- 丽水广播电视台
- 丽水日报
- 处州晚报
- 丽水广播电视报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名胜古迹
特产

- 缙云烧饼
- 缙云麻鸭
- 缙云土爽面
- 缙云黄花菜
- 景宁惠明茶
- 庆元香菇
- 龙泉青瓷
- 龙泉宝剑
- 青田石雕
- 青田鱼干
- 云和木制玩具
- 遂昌野菊米
- 松阳晒红烟
- 处州白莲、柑橘、杨梅、枇杷、西瓜
名人
注释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