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国陆军步兵第一〇四旅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陆军步兵第一〇四旅,为中华民国国军驻守于台中市陆军部队,配属陆军第十军团指挥部。队名“常山部队”。平时负责新兵、驻地、基地及教召训练,战时负责海岸守备任务[3]

事实速览 陆军步兵第一〇四旅 104th. Infantry Brigade, 国家或地区 ...
陆军步兵第一〇四旅
104th. Infantry Brigade
国家或地区 中华民国
效忠于 中华民国
军种 中华民国陆军
兵种步兵
规模,约4,000人[1]
隶属于陆军第十军团指挥部
驻地 中华民国台中市乌日区
指挥官
现任指挥官 颜上校[2]
关闭

历史

  • 陆军步兵第104旅前身为民国22年于河南成立之“剿匪第一纵队”。
  • 1934年,改编为“陆军第95师”。
  • 1946年,陆军第95师改编为“陆军整编第95旅”。
  • 1947年,复衔为“陆军第95师”。
  • 1948年改为“陆军独立第95师”。
  • 1949年,恢复为“陆军第95师”。
  • 1950年,迁驻台湾台南。
  • 1951年,陆军第95师更衔为“陆军第16师”。
  • 1952年,陆军第16师整编为“陆军第41师”。
  • 1969年,陆军第41师改编为“陆军预备第4师”。
  • 1972年,迁驻台中。
  • 1976年,陆军预备第4师更衔为“陆军步兵第31师”;同年,再更衔为“陆军步兵第104师”。
  • 1999年,因应“精实案”组织调整,陆军步兵第104师改编为“陆军步兵第104旅”。
  • 2004年,因应“精进案”组织调整,陆军步兵第104旅移编后备司令部并更衔为“后备第905旅”。
  • 2013年,因应“精粹案”组织调整,后备第905旅移编陆军司令部并更衔为“陆军步兵第104旅”,队名“常山部队”,驻地台中市成功岭新兵训练中心[3]

编制

指挥管辖

  • 旅长 一位 上校
  • 副旅长 一位 上校
  • 参谋主任 一位 上校
  • 政战主任 一位 上校
  • 监察官 一位 少校
  • 保防官 一位 少校
  • 心辅官 一位 上尉
  • 士官督导长 一位 士官长

直属单位

  • 旅部连
  • 通信连
  • 工兵连

下辖单位

  • 步兵第一营(战支连+步兵连×3+火力连)
  • 步兵第二营(战支连+步兵连×3+火力连)
  • 步兵第三营(战支连+步兵连×3+火力连)
  • 步兵第四营(战支连+步兵连×3+火力连)
  • 步兵第五营(战支连+步兵连×3+火力连)
  • 炮兵营

队徽含义

盾牌外型代表团结巩固、精实战力之意;狮头象征该旅在抗战期间,发扬威武精神,创建辉煌战绩;雄狮怒吼象征旭日东昇,呈现如朝阳般不灭之战斗意志,更有阳光般之温暖及包容天地万物之胸襟;狮头面向西方象征完成反攻之准备,指日西征[3]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