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航空集團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航空公司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中国航空集团

中國航空集團有限公司(英語:China National Aviation Holding Corporation Limited),簡稱中航,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一家主要從事民用航空行業的特大型中央企業

事实速览 中國航空集團有限公司, 公司類型 ...
中國航空集團有限公司
China National Aviation Holding Corporation Limited
公司類型中國中央企業
國有獨資企業
控股公司
機構代碼91110000710930392Y
成立1930年8月1日 (1930-08-01)
代表人物董事長:馬崇賢
總經理:王明遠
總部 中國北京市順義區天柱路30號國航大廈
產業民用航空
所有權者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
國務院國資委代表國務院履行出資人職責
網站www.airchinagroup.com
关闭
事实速览 中國航空 China National Aviation Corporation, IATA ...
中國航空
China National Aviation Corporation
IATA ICAO 呼號
F6 CAG CNAC
創立於1930年8月1日
終止運營(1952年後不再直接經營民航運輸業務,僅保留中航香港分公司作為中國民航辦事機構。1988年中航總公司恢復原徽標及字號,2002年民航改革後僅作為控股公司)
總部 中國上海市[1]
 中國天津市(兩航事件後)
 中國北京市(1988年以後)
关闭

中航集團的前身是1930年8月1日由中華民國政府美國柯蒂斯-賴特飛機公司合資成立的中國航空公司China National Aviation Corporation[2][3][4]。1949年,中航公司香港總部及海外辦事處決定易幟,香港部分機隊北飛中國大陸,接受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領導[5]。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接收中航公司後,於1952年將中航與央航合併組建中國人民航空。1979年,中國民航在香港恢復中航名義。在1988年民航改革中,恢復設立中國航空總公司,作為港龍航空澳門航空的母公司,以香港澳門為基地進行資本運作。2002年,以中國航空、中國國際航空中國西南航空為基礎,組建中國航空集團公司,作為中國國際航空公司(國航)的控股公司。2018年改為現名。

歷史

中航公司時期

Thumb
1933年,廣州上海航空線開航紀念信封。

1929年4月5日,南京國民政府成立一間名為中國航空公司的國營航空公司[6],但因與克萊門特·梅爾維爾·基伊斯英語Clement Melville Keys旗下「航空發展公司」的糾紛[7],而合併為新的「中國航空公司」。後者是中華民國交通部與美國投資者合營的公司。在1938年春,中航公司隨國民政府遷至重慶,恢復一度因蘆溝橋事變而暫停的營運,並透過駝峰航線運輸物資協助中國抗戰。

1949年,隨著中國共產黨聯合當時的其它政黨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國政府開始將資源遷往臺灣。但同年內發生兩航事件,中航香港總部及海外辦事處的2,000餘員工宣布投向中華人民共和國,部分機隊北飛中國大陸。1949年11月12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總理周恩來宣布接收中國航空公司、中央航空公司為中華人民共和國資產[8]。1949年12月5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印發通知,決定繼續保留中國航空公司、中央航空公司,由軍委民航局管理領導。在兩航事件中的一批前中航員工組成了中國民航的第一代骨幹。中航、央航分別以天津、廣州為基地繼續運營。1950年8月1日,中航開闢天津-漢口-重慶航線,這是新中國最早的國內定期航線之一。1951年1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重新調整了中航董事會並向香港註冊署備案[4]

1952年7月17日,中航併入中國人民航空公司,後者於一年後的1953年6月,借鑑蘇聯民航「政企合一」的模式,與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民用航空局合併組建中國民用航空局,並以中國民航的名義經營民用航空業務;不過中航在香港的分公司繼續作為中國民航在香港的辦事處存在。

1978年,中國民航以中國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的名義在香港重新開展業務,成為中國民航在香港的窗口企業[9]

中航總公司時期

1988年民用航空業改革後,原中國民航被分為多家航空公司,原中國民航的國際航線業務整合組建為一家控股公司。1991年,中國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正式註冊,成為中國民用航空總局直屬的一家航空運輸企業。1999年5月經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准,更名為中國航空公司。2000年11月經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准,更名為中國航空總公司China National Aviation Corporation[10]

1988年民航改革後重組的中航總公司定位是以香港澳門為基地進行資本運作的公司,中航總公司持有中航興業港龍航空(通過中航興業持有其43.29%股權[11])、澳門航空中航浙江航空等子公司[12]

中航集團時期

Thumb
2019年12月,兩航起義70周年紀念版中航塗裝的DC-3在上海虹橋國際機場等待起飛

2002年,以中國國際航空公司為主體,聯合中國航空總公司和中國西南航空公司,組建中國航空集團公司China National Aviation Holdings),保留中國國際航空公司名稱,繼續使用中國國際航空公司的標識[13]

2018年1月2日,國航發布公告稱,根據國家有關國有企業公司制改制工作部署,經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關於中國航空集團公司改制有關事項的批覆》(國資改革〔2017〕1182號)批准,國航控股股東中國航空集團公司由全民所有制企業改制為國有獨資企業,改制後名稱為中國航空集團有限公司China National Aviation Holding Corporation Limited),由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代表國務院履行出資人職責[14]

2021年1月,美國政府將中國航空集團列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擁有或控制」的公司,從而禁止任何美國公司或個人對其進行投資。[15]

組織架構

Thumb
位於上海虹橋國際機場2號航站樓中航集團旗下泊悅酒店[16]

內設機構

  • 辦公室(總裁辦公室)
  • 規劃發展部
  • 財務部
  • 法律監管部
  • 航空安全辦公室
  •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中國航空集團紀檢監察組
  • 黨組辦公室(黨群工作部)

控股企業

香港中航

事实速览 中國航空(集團)有限公司, 公司類型 ...
中國航空(集團)有限公司
China National Aviation Holding Corporation (Group) Limited
公司類型私人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編號0517653
公司前身中國航空公司香港辦事處
成立1995年6月13日 (1995-06-13)
總部 香港大嶼山香港國際機場東輝路12號中航大廈[17]
產業航空業
所有權者中國航空集團有限公司
網站www.cnachk.com
关闭
Thumb
中國國際航空公司香港國際機場的貴賓室,以「中國航空」名義營運

中國航空(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航有限,又稱香港中航,是中國航空集團有限公司香港註冊的全資子公司。

歷史

1953年6月,中國航空公司與中央航空公司合併組建中國人民航空公司後,中航在香港的分公司繼續作為中國民航在香港的辦事處存在。1984年,沿用民國時期中航之中英文名及徽號[18]中國航空公司在香港成立,之後成立的中航興業公司曾控股港龍航空。1991年5月13日,中國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重新登記註冊,經中國民航總局授權統管中國民航在港澳地區的業務[19]:428。2002年,香港中航組織成立香港兩航聯誼會,承擔宣傳學習「兩航」歷史、聯繫和服務兩航起義人員和其家屬之工作[20]

1996年,浙江航空被交由香港中航控股,改名中航浙江航空,使用民國時期中航的徽號,企業形象重返藍天。2004年中航浙江航空併入中國國際航空公司,成為中國國際航空公司浙江分公司。

控股(參股)企業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參見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