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成中文字幕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中文软件指的是专门为了中文资讯处理使用所设计的软件。包含但不局限于中文系统(外挂)、中文输入法、中文字形、中文自然语言处理、中文编程语言,如周蟒(ZhPy)等。
![]() | 此条目需要更新。 (2019年2月13日) |
中文系统一般为外挂形态,如DOS时代的使用倚天中文系统,或是采用特殊版本的软件,如必须使用中文Win2000。此外更麻烦的是,输入时必须采用特殊的输入法,因此中文系统在运作上必须考虑汉字特性、汉字语码、汉字输入、汉字输出等。
除了某些系统(如王安系统)外,目前大部分的系统汉字占用2Byte,是英数字的两倍。另外配合汉字显示,英数字可分成全形半形、全形之英数字(包含空白)是以特殊符号方式处理,与半形之英数字与法通用,半形的英数字可以被系统直接快速处理。
亦即输入法之按键次序,输入法不同,按键次序(即外码)随而不同。
因为电脑厂牌不同,电脑内汉字码可能不同,此即内码。
目前最普遍的交换码即统一码。
包括字型(font)与字形以及字体。“字形”(glyph)指单个字(字母、汉字、符号等)的形体。 所谓“字体”(typeface)与“字型”(font),都是排印学与书法领域的专有名词。无论港澳台、中国大陆还是欧美等国非专业普通人士都无法区分作为专业名词的“字体”(typeface)与“字型”(font)。
点阵(dot-matrix)或称位图(Bitmap),意即像素阵列(pixel array)。缺点是缩放时会有锯齿边,因此后来进化成向量字。
包括向量字/矢量字体(Vector Fonts/Outline Fonts)、向量图/矢量图形(Vector Graphics)。由于每个字型都透过数学向量式(线性代数)来描述,因此可以自由缩放比例。缺点是需要较多的计算时间,同时字型放大过量也会产生棱角而影响美观。
又名衬线字。如罗马体字、宋体字。由于使用曲线公式(非线性式)来描绘字框,因此任何缩放比例都一样平滑,与向量字在数学式的主要区别在于曲率(数学符号为Kappa:κ),曲率κ=0即直线,曲率κ≠0即曲线。缺点是计算耗时更久。
GB 18030主要有以下特点:
本规格的初版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电子工业标准化研究所起草,由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于2000年3月17日发布。现行版本为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总局和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05年11月8日发布,2006年5月1日实施。
此标准内的单字节编码部分、双字节编码部分,和四字节编码部分收录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A区汉字,为强制性标准。其他部分则属于规模性标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所有软件产品,都需要支持这个同时包含单字节、双字节和四字节编码的规格。
微软视窗代码页为 54936。
在Windows使用中文主要有三种方式:
现代的X视窗系统,中文支援主要是依赖
个别软件可能会支援或需要其他特别或较为少用的中文输入机制。
早期的X视窗系统并无有系统的中文支援,中文软件只能透过中文化的终端机模拟器,在文字界面运作,而中文输入也须透过终端机模拟器的中文输入功能。情况类似DOS的中文系统。
最早的X视窗中文软件是修改自xterm的cxterm(Chinese xterm)终端机模拟器。
Linux开始普遍后,cxterm不久就被改自rxvt的crxvt取代,而导致crxvt被取代的其中一个因素,是crxvt因并非自由软件,在授权上出现了问题。中文输入法和终端机模拟器分开,也是由crxvt开始。crxvt和rxvt后来合并,合并后的版本改称rxvt。
X视窗系统开始有普遍性的中文支援是在各种Unix的C library采取普遍性的多语文支援时开始;普遍性的多语文支援令中文输入可以透过标准的XIM机制,而毋须采取类似Windows的外挂中文系统一类的方法。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