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中華民國的國家通訊社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中央通讯社,简称中央社,是中华民国的国家通讯社。1924年4月1日由中国国民党在广州成立,1949年随中华民国政府播迁台湾。1996年依据《中央通讯社设置条例》从公司转为由中华民国政府捐助成立的财团法人机构[a],改制为国家通讯社[3]。目前总社设于台北市中山区的志清大楼[4]。
1910年9月,中国全国报界俱进会在北京举行第二届年会,会中决议设立一家通讯社,并计划先以北京、上海、东三省、蒙古、西藏、新疆及欧美为发稿范围,其次推及中国内陆城市;但不久后该会解体,未能实行该项决议。1920年5月,中国全国报界联合会在广州举行第二届年会,会中决议组织一家国际通讯社;但不久后该会也解体,一样未能实行该项决议。[5]
1924年1月20日至1月30日,国民党在广州举行全党改组后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闭幕后,随即召开第一届一中全会,选举中央常务委员与中央委员会各部部长;中央常务委员戴季陶兼任中央宣传部第一任部长。[6]1924年3月28日,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发布第29号通告,明定中央宣传部组织中央社,定于该年4月1日开始发稿,同时规定各地方党部及党员均有供给新闻资料之义务;中央社成为国民党第一个党营文化事业。[7]这份通告出自戴季陶的手笔,发布时间与一中全会闭幕相距不到两个月,也是中央宣传部成立后的第一件大事。[6]1924年4月1日,中央社在广州成立,全名为“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宣传部通讯社”,规模较小,发稿范围局限于广州。[5]1925年7月1日,国民政府在广州成立,当时国民政府和国民党中央党部所有重要文告和各部中央消息都交由中央社编发,中央社每日发稿次数从1次增为2至3次。[8]
随着国民革命军北伐,中央社总部在1927-1937年定于南京市,1938-1945年迁至陪都重庆,1945-1948年迁回南京市。
1926年7月9日,蒋中正就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北伐开始,先攻湖南;中央社记者随军采访,逐日报道北伐军消息;国民革命军攻克一地,中央社随军记者立即以急电回报总社,并以其随身携带的油印机每日印发军报;这是中央社第一次随军报导战争新闻。[9]但随着北伐战争范围扩大,当时总数稀少的中央社工作人员不足以处理战争新闻,各地战争新闻多由各军政治工作人员代送至中央社总社,经编辑后发稿。[10] 1926年10月,北伐军攻克武汉与南昌,中国共产党挟持武汉的一部分国民党中央委员建立武汉国民政府,在武汉建立了另一个中央社。1927年4月12日,蒋中正发动四一二事变,宣告武汉国民政府为非法政府;1927年4月18日,国民政府定都南京。1927年5月初,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决定,中央社总社从广州迁入南京成贤街沙塘园中央党部,工作人员10余人,定于该年5月6日开始发稿;1927年9月,中央社总社随国民党中央党部迁至南京丁家桥,工作人员增为25人。[8]1927年5月6日,中央社开始发稿,第一篇社稿是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部长胡汉民撰写的〈共党挟持下的武汉政府〉。[11]
宁汉复合后,武汉中央社便于1928年迁至南京合并在中央党部楼内。早期的中央社规模很小,工作人员仅20余人,没有自己的电讯设施,只是利用两部老式收音机抄收一些国外通讯社的广播稿,同时抄录一些党政官报上的文章,免费送给京沪各报。
1932年4月21日,国民党中央宣传部秘书萧同兹面见总裁蒋中正,提出中央社改组的三原则:一是总社迁出中央党部,全名改为“中央通讯社”,对外独立经营;二是以新闻为本位,自设无线电新闻专业电台;三是以不违背中华民国法律与国民党党纪为前提,独立处理新闻。[12]也有一说,指称萧同兹也要求中央社社长拥有人事自主权。[13]当党中央同意后,萧又提出“工作专业化”、“业务社会化”、“经营企业化”三项改革目标。为达到此目标,萧还拟定了《全国七大都市电讯网络计划》和《中央社十年发展计划》。
1932年5月1日,国民党改组中央社,中央社全名改为“中央通讯社”,在南京洪武路寿康里两幢一楼一底的房屋。改组后的中央社实行社长制,萧同兹担任社长。
从1932年开始,中央社在全国陆续设立分社,派驻随军小组、总社特派员、特派记者、特约记者、特约通讯员,建立通讯网络。当时内部架构:[14]
总社所发电讯稿分为:
1934年,中央社耗费钜资到意大利和德国购买新式机器,增强发报能力;此外,中央社开始和路透社、哈瓦斯社、合众国际社等国外通讯社定立交换新闻协议,从而控制了新闻来源渠道,控制了无缐电专发新闻的专利权,使之在中国新闻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
1937年7月7日,中国抗日战争开战。1937年9月25日,位于南京的中央社总社被侵华日军夷为平地,但是中央社上海分社照常发稿给各报社。
1939年5月4日,已迁至重庆的中央社总社被日军炸毁,中央社新闻稿转由中央社贵阳台发稿。1945年9月2日,盟军接受日本投降,中央社记者曾恩波首先发出相关新闻稿。[15]
抗战胜利后,中央社总部迁回南京。1948年鼎盛时期,有分支机构(分社、支社、办事处、特派员)国内52处、国外25处,员工2653人。1949年1月15日,解放军攻占天津,《天津日报》社(兼新华社天津分社)通讯部部长邵红叶为接管中央社天津分社的军代表。1949年1月下辖,中央社总社迁至广州,南京该设中央社办事处,由编辑部主任唐际清主持。1949年1月31日,解放军和平进驻北平市,范长江带队进程接管新闻机构,新华社华北总分社副社长李庄在中央社北平分社编辑主任黄卓明、采访主任赵孝章陪同下抵达西长安街石碑胡同的中央社北平分社,次日完成接管,挂出牌子“新华社北平分社”;2月19日北平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文化接管委员会派遣石西民(新华社副总编辑)为军代表组长驻社工作。1949年5月5日,石西民、李光绳(新华社电务处副处长)以正、副军代表身份率队接管中央社南京办事处。
1949年10月,中央社随中华民国政府迁至台湾;同年,中央社总编辑陈博生率先推动发送白话文新闻稿,方便教育程度不高的民众读报。1950年10月13日至1954年7月,曾虚白担任中央社社长,促成中央社重建英文部并发行《英文快报》。[15]
1973年4月2日,中央社改变经营型态,成立股东大会,改组为“中央通讯社股份有限公司”。
1993年,中央社成立广播电视部,发展语音和影像新闻,但因当时脚步未稳、市场无著而中辍[17]。
1995年12月29日,在中央社社长施克敏的游说之下,立法院三读通过《中央通讯社设置条例》,授权中央通讯社股份有限公司改制为国营的“财团法人中央通讯社”,中华民国政府捐助新台币一千万元作为财团法人中央通讯社创社基金,由行政院院长连战聘请“对大众传播富有研究之专家学者”、“大众传播事业人员”及“社会公正人士”担任中央社董事,具有同一党籍的董事不得超过董事总额二分之一(《中央通讯社设置条例》第五条)。中央社成为台湾第一个从党营改为国营的事业体。[15]
1996年7月1日,依据立法院通过、总统公布之《中央通讯社设置条例》,中央通讯社股份有限公司改制为财团法人中央通讯社;从此,中央社以全民共有之国家通讯社角色,为国内外各界及大众传播媒体提供服务,并办理国家对外新闻通讯业务。
2000年至2008年,以及2011年至今,中央社网站在中国大陆被防火长城封锁。[18]
2003年,中央社兴建摄影棚,以承揽台湾宏观电视业务。
2005年起,中央社每年固定举办“台湾十大潜力人物”甄选,并将得奖人的事迹与获奖原因刊登在该社每年12月出版的《世界年鉴》。
2008年12月30日,《政府资讯频道》上线,《全球中央杂志》创刊。[19]
2009年2月28日,中央社与卓越新闻奖基金会开始合办“卓新论坛”系列座谈会,预计举办12场座谈会,探讨“公营媒体的发展”、“第四权的自律与他律”等传媒议题。
2009年3月8日,中央社开始以半年到一年为期,制作《今天的台湾英雄》系列报导,报导台湾各行各业“平民英雄”的故事。
2009年9月1日,中央通讯社举行萧同兹铜像(1974年杨英风作品,魏景蒙题字)安座揭幕仪式与“第一届中央社新闻奖”颁奖典礼。[20]
2009年10月26日,中央社董事长洪健昭、国立政治大学传播学院院长锺蔚文与Yahoo!奇摩总经理洪小玲签署《未来公民媒体实验计划》,中央社负责品管与指导,国立政治大学新闻学系负责提供《大学报》校园新闻内容,Yahoo!奇摩负责刊登新闻,初期实验一年,是台湾产学界首度合作进行的新闻媒体开发计划。[21]
2010年1月1日,中央社推出“中央社手机平台”。
2010年4月1日,中央社影音频道《全球视野》开播。[22]
2011年4月1日,发表中文新闻移动应用程序《一手新闻》Android版[23],另与《台湾醒报》、《朝日新闻》及中华电信结盟[24]。
2011年7月1日,发表日文新闻网站《Focus台湾》(フォーカス台湾)、中文新闻移动应用程序《一手新闻》iOS版与英文新闻移动应用程序《Focus Taiwan》。[25]
2012年1月13日,泰国第3电视台与中央社签定影音新闻合作协议。[26]2012年3月30日,土耳其吉汉新闻社(Cihan News Agency)与中央社签定新闻合作协议。[27]2012年7月10日,樊祥麟接任中央社社长。
2012年11月27日,中央社以“明天过后的娼桑-社维法修正与性专区的未来”获得中华民国新闻媒体自律协会“第八届优质新闻奖2012忠实报导奖”忠实报导类平面媒体即时新闻奖。[28]
2012年12月7日,中央社社长樊祥麟与日本共同通讯社社长石川聪在中央社签署合作备忘录(MOU)[29]。2013年5月1日,中央社与共同通讯社签定新闻合作协议[30]。
2013年7月5日,客家电视台与中央社合作,客家电视台在国际新闻节目《聚焦国际》中播出中央社《全球视野》[31]。
2013年9月1日,中央社推出图表新闻,使得新闻产品从即时新闻、一般新闻(含商情新闻)、照片新闻、影音新闻等四项,扩大为五项新闻产品,并积极推动营运模式的转型,将服务对象从媒体客户B2B扩大为网友、阅听大众的B2C。
2013年10月31日,中央社取得台达电子文教基金会的合作后,恢复自行举办第39届曾虚白先生新闻奖,并代办2013年台达能源与气候特别奖,借由该新闻奖项的持续办理,善尽国家通讯社的职能,倡导媒体勿忘在公共服务领域上应有的责任。
2013年12月16日,中央社与日本第二大门户网站雅虎日本完成联结,进一步扩大该社日文新闻在日本的影响力。2014年3月2日,《数位时代》杂志公布2014年“台湾网站100强”,中央社主网站排名第75名[32]。
2014年4月1日,并推出全新改版《一手新闻》iPad版[33]。
2014年10月9日,中央社与葡萄牙Lusa通讯社簪署合作协议,将相互交换中文、葡文与英文三种语文的新闻、照片和影音,并相互提供必要的协助。[34]
2014年11月3日,中央社社长樊祥麟与中央广播电台总台长赖祥蔚签署合作协议,中央社主网站、英文、日文及西班牙文网站上可听取央广节目,使中央社从文字、照片、图表及影音等范围跨足广播,朝向全媒体之路迈进。[35]
2015年2月,中央社新闻部成立数位新闻中心,统筹网站、社群平台、移动载具及新闻内容App的处理,进一步推动数码化。[36]
2015年5月,与蒙古通讯社(MONTSAME)签署合作协议,交换文字新闻、照片、图表及影音新闻。
2015年11月19日,与法国国际广播电台(RFI)集团确认合作备忘录,相互同意使用对方新闻内容。
2016年5月31日,与土耳其国家通讯社-安纳杜鲁社(AA)签署合作备忘录,交换各类新闻产品。[37]
2017年3月27日,与俄罗斯卫星社(SPUTNIK)签署新闻合作协议,互换新闻资讯。
2017年7月1日,第8届董事会及监事会成立,刘克襄为董事长,邱晃泉为常务监事。董事会通过聘张瑞昌为社长,曾嬿卿为副社长。[38]
2017年10月13日,洪都拉斯副总统葛芭拉(Ava Rossana Guevara Pinto)拜访中央社,为首次有媒体人出身的外国国家领袖来访。
2017年12月11日,首届“我是海外特派员”活动校园巡回讲座拉开序幕,全台校园巡回34所大专院校,2018年8月选派3位实习生,分别至华盛顿办事处、雅加达及吉隆坡实习。[39]
2018年1月1日,推出“文化+双周报”[40],宣示加强文化新闻质量并进后的升级版。
2018年6月14日,英国牛津大学路透新闻学研究所(Reuters 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Journalism)的2018年数位新闻报告,在台湾地区媒体使用者即时新闻信任度中勇夺第一。
2018年7月2日,成立“媒体实验室”,开发创新科技在媒体产业的应用,提升华文世界数位阅读体验。[41]
2018年8月24日,与财团法人资讯工业策进会签署合作备忘录。
2019年1月16日,推出“国际新闻”电子报,每周三、周日上午10时发送,为读者汇整重要国际新闻。[42]
2019年2月25日,劳资双方首度签订团体协约。
2019年3月29日,推出“早安世界”电子报,每日上午8时发送,为读者精选当天国内外要闻。[42]
2019年7月12日,波兰国家通讯社(Polska Agencja Prasowa)社长Wojciech Surmacz拜会中央社,洽谈建立两国家通讯社新闻交流及合作机制。[43]
2020年4月1日,完成Focus Taiwan听新闻全新服务。[44]
2020年7月1日,第9届董事会及监事会成立,刘克襄为董事长,胡元辉为常务监事。董事会通过聘张瑞昌为社长,曾嬿卿为副社长。[45]
2020年9月1日,出版《百年大疫COVID-19疫情全纪录》,详实记录疫情初起、扩散、肆虐全球的重大历程,以及台湾超前部署的防疫成功经验。[46]
2021年4月7日,与印尼安塔拉通讯社签订合作备忘录,透过新闻媒体交换,提升台、印双方实质关系,并充实新闻内容。
2021年6月9日,承接中华民国文化部“国际影音串流平台营运及影音内容制作案”,成立专责团队经营TaiwanPlus。同年8月30日举行全球开播典礼。[47]
2021年8月30日,由中华民国文化部成立、中央社主责执行的国际影音串流平台“Taiwan+”正式上线。[48]
2021年9月1日,Podcast节目“中央社好POD”开台,内容包含“文化普拉斯”、“特派谈新事”及“空中小客厅”三个单元。[49]
2022年4月22日,世新大学发布2022台湾媒体可信度与影响力调查,中央社即时新闻获民众最常使用的“传统媒体电子版”第1,一手新闻App获民众及学生最常使用的新闻App第2名。[50]
2022年5月16日,与东海大学进行产学合作,签订合作备忘录。[51]
2022年6月30日,与国立台湾科技大学进行产学合作,签署合作意向书。[52]
2022年12月20日,中央社与日本东京放送电视台(TBS)电视台签订合作协议。[54]
中央社历代总社地址如下:[55]
1990年代末至2004年5月17日,中央社启用第三代社徽。[56]
2004年5月18日,中央社改用绿色基调的第四代社徽,整体标榜“与时俱进”的精神,黑色的“中央通讯社”字样沿用创社时的字样。
2009年6月,中央社恢复使用红蓝基调的第三代社徽作为第五代社徽。依据中央社官方说法,中央社第三代社徽涵义如下:蓝色中黑体的“中央社”字样,象征中央社新闻的客观、平实、公正;“C”象征“华人(Chinese)的通讯社,发挥大众传播(Communications)功能和新闻的不偏不倚(Central)”;“C”中央的地球,象征中央社所坚持的新闻国际观;“CNA”字样与“中央社”字样以18度角倾斜上下排列,象征中央社的“充满活力,向前奔跃”;飞跃的红色三条水平尾翼,象征中央社新闻的迅速、确实、详尽。[57]
2011年10月,中央社使用第六代社徽,涵义如下:蓝色的“CNA”字样,象征中央社新闻的客观、平实、公正;红色中黑体的“中央通讯社”字样,代表追求新闻专业的热情;地球代表中央社掌握世界新闻局势与跨媒体合作的宏观视野,也象征中央社的志向是成为台湾之眼、世界之窗。[58]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