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李屋邨,正式名称为上李屋(英语:Sheung Li Uk),是香港房屋协会首个出租屋邨,以及全香港首两个发展的公营房屋之一(另一个是由香港模范屋宇会兴建的北角模范邨[1]。该屋邨位于九龙深水埗区东北部的保安道顺宁道东端一带,第一期共四幢楼宇在1952年8月落成,9月11日正式开幕,建立的时间比起由港府兴建,在上李屋附近的石硖尾徙置区(今石硖尾邨,1954年落成)还要早两年[2]。1958年2月,加建一座大厦,使屋邨楼宇座数增为五座。该屋邨落成时开放予市民申请并获得超额认租,不少人因抢不到而失望而回。另外,虽然为全港首批公屋之一,但因房协委员邬励德的主张下,本邨所有单位均设有独立厨厕,而这个主张是为“邬励德原则”。不过由于楼宇老化,房协于1990年决定将上李屋清拆,原址重建成乐年花园[3]

事实速览 上李屋 Sheung Li Uk, 概要 ...
上李屋
Sheung Li Uk
Thumb
摄于1980年代初的上李屋邨
概要
类型资助房屋:出租单位
地点香港深水埗区
托建方 香港房屋协会
入伙年份1952年
拆卸年份1990年
技术细节
座数5
其他信息
住宅套数360
网站
房协上李屋网页
关闭

屋邨结构

上李屋邨总共有五座长型大厦,占地近9,300平方米,合共提供360个单位,容纳达1,900名租户,建筑成本为250万港元[4],当时港府以市值三分之一的地价拨交房协,并提供了40年低息贷款[5]。其中A、B、C、D座于1952年落成,单位分甲种大型单位(供四至六人家庭用)和乙种小型单位(供四人以下家庭用),仅前者有独立厨房厕所;而E座则于1958年落成,是房协为试验兴建工人住宅而加建,每个单位则皆有独立厨房及厕所[6]。在A至D座当中,每座大厦有五至六层楼,而每层楼至少有十个单位,即每座大厦至少有50个单位,至于E座就有90个单位。除了上述的独立厨厕外,每户不单有独立门户,还有六扇钢窗及附设小露台以供晾晒衣物[7]

这个内部设计安排,是依据后来历任房协执行委员和工务司的工务局总建筑师邬励德提议,并由T.S.C.Feltham建筑师设计[8],邬励德当时主张除了公共房屋的建筑物需要足够的采光和空气流通,更重要的是为居民提供独立厨厕[9]。这个主张后来得到房协接纳,并应用在部分房协发展项目,是为“邬励德原则”,不过后来的徙置区却因成本问题、兴建急切和空间不足而未能应用[10]

屋邨资料

历代楼宇

以下是上李屋邨内的历代楼宇,全部现已拆卸重建[11]

更多信息 楼宇名称, 落成年份 ...
楼宇名称 落成年份 拆卸年份 建筑师[8] 重建后建筑 安置屋邨
A座 1952年 1990年 T.S.C.Feltham 乐年花园 家维邨[12]
B座
C座
D座
E座 1958年
关闭

历史

Thumb
上李屋邨的现址已重建为乐年花园

第二次国共内战开始,大量来自中国大陆的移民涌入香港,人口大增下造成严重住屋问题,而大批移民现象衍生出不少寮屋[13]。港府为鼓励私人机构或团体可以多建房屋,自1946年中开始以“私人协约”方式,邀请他们提出非牟利建屋方案,获港府批准后便可透过优惠地价获得土地建屋,这个政策除了促使不少建屋合作社的成立外,后来更吸引房协香港模范屋宇会香港平民屋宇有限公司香港经济屋宇会等机构响应[13]

上李屋邨的选址,原本是前上李屋村位于大埔道青山道之间一带的木屋区之部分用地,房协兴建时便沿用“上李屋”此名,但传媒为区分上李屋村木屋区、房协出租单位及后来的徙置大厦,普遍使用“上李屋村平民屋/平民大厦”或“上李屋邨”等通称[12]。房协于1948年成立并着手觅地建屋,在得到英国殖民地部的支持及香港政府发展基金拨款后,便计划在这里初试啼声,兴建逾三百个单位[14]。不过,由于附近上李屋村有太多所谓的“霸王屋”,即占据官地的房屋,而港府没有相关法例去即时取缔,故此房协只能略缩规模并四幢兴建平民屋,直到港府到1952年平民屋兴建期间,分别设立《1952年紧急(立即收回土地)规则》、《1952年紧急(徙置区)规则》、及修订《1948年公共卫生(洁净规定)规则》,这些“霸王屋”才被加速拆掉[15]

当年上李屋A至D座共270个单位,每个单位不连差饷的每月租金为大型单位70港元、小型单位56港元,并于1952年5月20日起开始接受租住申请,市民若在香港住满五年、有固定入息、属于三至七人的家庭者,便有资格申请,战前在港居住或在港出生及低收入者优先[16]。不过自开放申请以来到落成为止,共收到约六千份申请,即至少22户竞争一户,情况激烈[17]。就算连公务员,尤其是警员和便衣探员,都因为所属机关自有宿舍提供,而不获房协酌情处理[7]。虽然不少人因抢不到而失望而回,但获房协保留申请资格,在日后建筑项目中再行予以分配[18]。经过一段时间筹备,上李屋项目终在同年8月落成,9月11日下午四时半举行启钥典礼,由署理港督、时任辅政司柏立基主持[17]

石硖尾大火后,港府为解决木屋区火灾风险,便在房协上李屋附近的上李屋村土地开始兴建多座七层徙置大厦,并迁拆区内数千间大小木屋[19]。而徙置区第一期建筑地基工程也于1955年5月10日开始,落成后成为李郑屋徙置区,即今日的李郑屋邨[20]。1955年底,邨内加建一个公共会堂[21],房协又同时宣布自落成以来首次减租,甲种大型单位租户租金(含差饷,下同)从原来每月85港元减至80港元,而乙种小型单位则从67港元减至61港元,减幅均逾半成,10月1日生效[22]。1957年8月17日,房协宣布屋邨旁边加建一幢楼宇,即为后来的E座[23],主要供低收入者入住,月租最低每月45港元,翌年2月28日宣告开始入伙[24]。1959年,房协再次推出少部分单位供在港住满三年者申请,以当时四至七人单位的租金计为每月53至80港元[25]

上李屋规模不大而且单位数目不多,但单位内部设计和周边设施较为齐全,比起邻近的石硖尾邨和李郑屋邨徙置大厦,质素较为优胜[26]。而上李屋落成后,房协开始了长达数十年的公营房屋发展,并沿用前者的内部设计安排(邬励德原则)在港九各区兴建房屋,提供徙置屋邨、香港屋宇建设委员会廉租屋邨和日后的政府廉租屋以外的房屋选择,其后随着市区发展,石硖尾和李郑屋徙置区都相继重建[1]

社区环境

Thumb
上李屋邨原址所在的深水埗市区发展成熟,图片中央棕、白色相间,背靠后山的楼宇是上李屋重建后的乐年花园,左边后方数幢白色高楼,即为重建后的李郑屋邨

上李屋邨位处九龙市区,交通配套上已经成熟,而且邻近大埔道一带的山区,环境上都较为清幽[14]。屋邨内设有一些休憩设施,例如沙地和球场等,有住过上李屋的居民在2018年因应房协成立70周年接受香港01访问,表示上李屋邻里关系很好,在日间时单位正门大门,经常有小朋友在走廊或室外玩耍,而妇女亦不时聚集打麻将;当年更有房协女性职员“收租姑娘”,在每月底逐家逐户收租,居民也会等候迎接,鲜少有不交租的事件[27]

上李屋落成初期,邻近的李郑屋村木屋区因为是从旧李、郑氏两乡村发展而来,而且战后大量移民涌入,已自有一个大型的半自给自足的社群,之后李郑屋于1955年只用八星期变为港府规划下的徙置区后,周围昔日混乱的环境已大为改善,同时设有天台小学等教育设施[28]。1966年10月14日下午四时半,位于上李屋隔邻的上李屋花园由市政局李有璇议员主持下开幕,设有花园、凉亭、篮球场及排球/羽毛球两用场地等,为上李屋一带的居民提供基本的康乐设施,这花园直到现在还仍然存在[29]。自李郑屋和石硖尾相继重建后,周围已变为密度较高的新型房屋,同时亦有新式街市图书馆体育馆等设施,例如于1988年6月4日开幕,在宝丽苑基座的保安道市政大厦[30]

重建

1990年4月16日,房协宣布动用4.6亿港元(建筑费3.8亿港元、补地价0.8亿港元)将日渐老化的上李屋邨清拆,重建成七幢13层楼高的出租及出售混合住宅,提供共728个单位,并计划沿用“上李屋”这个名称[12]。受影响的住户一早从1988年起,已获安排迁住红磡家维邨安置,选择不迁入家维邨而外找地方暂住的,亦可优先购买重建后的单位;房协称在两年的安置期间居民相当合作,愿意接受迁出安排,因此所有单位于1990年3月底搬离,5月开始清拆工程,原预期于1992年4月落成[12]。而市政局也永久让出附近的上李屋花园小部分用地,方便房协在重建期间设立行人天桥供日后屋苑内连接之用,但条件是房协需要自费为上李屋花园进行改善工程[31]。重建工程最终如计划一样完成,不过名称却不是“上李屋”,而是借用房协创办人之一兼前主席龚乐年之名,重新命名为乐年花园,而原本的出租及出售混合发展变为全部出售,入伙期延至1995年7月[3]

影响

上李屋邨是房协首个公共屋邨,以及全香港首两个发展的公屋之一,另一个是位处香港岛北角英皇道,由香港模范屋宇会兴建的模范邨,该建屋团体由J·H·律敦治周锡年等人在1950年7月发起成立,并随即获港府拨地建屋[32]。虽然直到今日港府仍将石硖尾大火视为香港公屋历史的起点,但这是1953年尾的事情,而且港府早于1951年展开“徙置平房区计划”,并于翌年1月公布近廿个徙置地点,显示政府一早注视住屋问题却推行进度缓慢,只是石硖尾大火加速徙置区发展和促成石硖尾邨的诞生[15]

在上李屋开始发展同时,模范邨也在兴建当中,原规划有七座大厦,首两幢大厦A及B座于1952年3月建成,并开放予合资格人士申请,并于5月起开始入伙,时间上略早于上李屋[33],但到1955年4月才建成其中五幢,整条屋邨要到翌年才全数完成,比后者更迟[34]。这两条屋邨提供的单位不多,但租金相对其他住屋较为低廉,也令港府意识到兴建多层大厦可以用较小土地安置大量人口,经济效益明显,后来的首批徙置区都因而以七层大厦为主[35]

自“邬励德原则”应用在上李屋之后,虽然未能套用在徙置区,但邬励德亦提出在徙置大厦天台设课室(天台小学雏型)、地下设商店等建议,这些提议之后都化为现实,改善了日后基层生活[36]。房协于1953年邀请邬励德加入执行委员会,为发展公共房屋给予意见,后来房协为表扬邬励德,将1976年落成的香港岛大坑新公屋命名为励德邨[37]

参考文献与备注

参见

外部链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