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三区尼西亚之歌》(德语:Trizonesien-Song)[1],又称《我们是三区尼西亚的原住民》(德语:Wir sind die Eingeborenen von Trizonesien),是一首德国的幽默狂欢节音乐,由卡尔·伯布尔在1948年创作。在西德还没有正式国歌时,由这首歌做为轻浮版本的非正式国歌。这首歌是对美、英、法三国的西德占领区宪制地位问题的自嘲与讽刺。
1947年元旦,美占区与英占区组成联合占领区。1949年4月8日,法占区加入联合占领区后,原本俗称“双区”(Bizone)的地区变成了“三区”(Trizone)。带有讽刺意味的“三区尼西亚”(Trizonesien)一词可能是在1948年6月20日西德三区实行货币改革后产生的[2]。
卡尔·伯布尔在1947年便有创作进行狐步的想法。当时,其坐在科隆大教堂附近的一间餐厅里,附近有人讨论著“双区”问题,并提到了“双区尼西亚”(Bizonesien)一词[3]。歌曲完成前,因“三区”一词出现伯布尔修改了歌词。1948年11月11日,此歌在狂欢节时公演;12月17日,此歌发行[4]。
德语歌词 | 汉译 |
---|---|
|
|
当时,德国尚无正式国歌。自纳粹德国向同盟国投降后,《德意志之歌》便失去了法律地位。在英格兰,此歌曲最初被视作复仇主义的象征,但后来亦被当作代国歌使用。在一场于英国战俘营举办的比赛中,这首歌与《天佑国王》一起演奏。在科隆举办的脚踏车比赛颁奖典礼中。在场的同盟国军官误以为其为德国国歌,并纷纷起身[5]。当时,让·肖恩赢得了战后第一场国际脚踏车比赛的冠军。1950年4月19日,时任西德总理康拉德·阿登纳在新闻发布会上提及此事[6]。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